苏辙六国论习题2,苏洵六国论全文3,苏轼苏辙的六国论翻译字词的赏析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1,苏辙六国论习题选B,分析前后文,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莫过于韩魏两国了),这是说明韩魏两国地理位置很重要,阻在秦东进的路上,能够庇护着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的诸侯国…所以弊应该是庇护,掩护的意思,而非...
更新时间:2023-03-18标签: 苏辙六国论六国习题苏辙六国论 全文阅读韩国和魏国无法单独抵抗秦国,而天下诸侯都得靠他们把秦国隔在西边,不如亲近韩国和魏国来抵抗秦国,苏辙的“六国论”是针对六国无奈灭亡的历史事实,指出六国之所以相继灭亡,是因为无法团结一致,互相对抗,国家的灭亡是罪有应得,苏轼的“六国论”在六国长久存在与秦国迅速灭亡的对比分析中,突出了“士”的作用。1、《六国论》主旨苏轼的“六国论”在六国长久存在与秦国迅速灭亡的对比分析中,突出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王公大臣竞相培养士子,是由来已久的原因。只要把那些“知识分子”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都找不到领袖,国家才能安...
更新时间:2023-03-22标签: 苏辙六国论六国论苏辙指六国灭亡对抗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