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大驻马店方言,你听听是不是这个味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驻马店人,方言这事可以好好的和大家聊聊,在不同场合,老家话出现的概率频次都不一样,但“中”这个字在大驻马店可谓是朗朗上口的地道方言了,我这么说中吧,没一点毛病,俺家住在驻马店,好多地单儿都好玩儿。
1、方言是怎么形成的?
汉语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所用语言经过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而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其他汉语方言则发端于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几次南下移民活动,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上溯先秦,下及近世,代代不绝。人口迁移的方式大概有两类,一是人民自动的流徙,一是政府有计划的移民,前者多因为战乱、灾荒、饥馑或人口膨胀所引起,后者则是为了某种政治、军事或经济上的目的。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活动,迁徙的大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其次是由东到西,反向而行的例子比较少见,这一重要特点产生了汉语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源头,并形成了今天汉语方言地理的格局,吴方言的源头最为久远。据《史记》记载,三千年前的先周时代,有一支移民在经过一场政治变动后,从陕西渭水流域迁到江南太湖流域,他们建立了吴国,其语言可能成为后来吴方言的最早渊源。
比吴方言稍晚的是湘方言,湘方言来源于今天已不存在的古楚语。在商朝末年的中原动乱中,楚人南迁至江汉流域,因此楚语被带到了湖北地区,战国时期,楚国南进占有湘资流域,于是古楚语又扩散到湖南。秦统一六国后,向南越过五岭占有了两广地区,岭南原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秦始皇为防止他们的反抗,派遣五十万军队驻扎于此。这些士卒所用的语言,成为粤方言的先声,
福建本是闽越族的家园,两汉时这里仅设一个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大量北来移民从陆路和海路进入福建,八十年中,福建西北山地和东部沿海接连出现十三个新县,原始闽方言应该就萌发于这一时期,赣方言和客家方言出现最晚。江西地区古称吴头楚尾,应当是古吴语和楚语的交汇处,因此汉代以前并没有原始的赣语,在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以后发生的汉族人民大南徙的浪潮中,有部分北来的移民到达江西北部,他们带来的语言可以看成是赣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前身。
2、驻马店有哪些有趣的方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驻马店人,方言这事可以好好的和大家聊聊,在不同场合,老家话出现的概率频次都不一样,但“中”这个字在大驻马店可谓是朗朗上口的地道方言了,我这么说中吧,没一点毛病。而就地域划分不同,比如平舆汝南正阳新蔡这些地方方言在大体上是一样的,但上蔡西平等又和这些地方不尽相同,下面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大驻马店方言,你听听是不是这个味道。
一:各地通用方言男士单身叫做:刮汗条子爸有些地方叫做:答蹲叫做:谷底那厕所叫做:谷底那上衣叫做:褂子,短袖叫做:汉叉子。马甲叫做:小坎儿,背叫做:脊娘太阳叫做:日头(这个河南很多地方都如此叫)昨天叫做:叶儿个放东西叫做:搁到那儿膝盖叫做:布老盖儿板凳叫做:蹲儿衣服兜叫做:布袋儿牛叫做:偶恶心人叫做:格一人女孩叫做:小妮坏叫做:孬捉迷藏叫做:藏老木儿没事叫做:木事儿花生叫做:裸身很累叫做:可睡哩慌骗人叫做:猫人夹菜叫做:叨菜(在年关餐桌上,劝亲戚朋友常用语)聊天叫做:喷阔儿估计叫做:约摸住叫喊叫做:胁火(表达不满的口头禅,你胁火啥胁火)正好叫做:可美无论如何叫做:弄啥都中骂人叫:绝人同龄人叫:一筏儿(哩)下午叫:后班儿(或鹤上)现在叫:阵满刚才叫:江氓(前尖尖)舒服:叫出坦或带劲厨房叫:灶屋卧室叫:里班吃晚饭没叫:喝木有客厅叫:堂屋车叫:拆二:部分地方方言(不同的县市不一样)背巾儿------“背心”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