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许多人报道,在玉米生长发育期间追施尿素15-20斤会比单纯使用复合肥提高玉米产量。用46%含量的尿素50斤,亩投入50元为了实现夏玉米一亩地增产300斤左右,需要一亩地投入50斤尿素【46%含量】在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施入,复合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养分比例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1、玉米播种,一亩地应该上多少肥料?怎么施肥才能不浪费?
一亩地玉米应该上多少肥料?这个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提法一般来讲,一亩地的玉米的播种的时候会使用一袋复合肥,有的地方是40公斤的,有的地方是50公斤的。复合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养分比例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但也有许多人报道,在玉米生长发育期间追施尿素15-20斤会比单纯使用复合肥提高玉米产量。
只不过在玉米生长发育后期,追施尿素相对比较困难,第一是植株的高度比较高,难以操作,第二是土壤已经比较硬化,如果撒施尿素的话,尿素的利用率比较低,如果开工的话,一般的机械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人工开沟又比较浪费劳动力,劳动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产中一般不进行追肥,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施肥才能够提高利用率?笔者认为如果是播种期只使用一次肥料的话,那么建议使用缓释肥或者控释肥。
它们与普通复合肥的主要差异是,通过包膜来实现养分的缓慢释放,能够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第二种方式是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追肥,目前玉米上用的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滴灌施肥,这在西北地区一年之中只一茬玉米的地方用的比较多;一种是喷灌施肥,这在喷灌应用比例比较高的华北地区用的比较多。
2、玉米播种时一亩地用一袋化肥,如果不上追肥能减产多少?
一次去河南南部的一个城市,随行的一个技术员小刘差点跟别人吵起来,起因是因为玉米种植的技术,这个技术员是在黄河北做种植。跟当地的种植户聊起了有关玉米种植的一些技术,大家都是搞种植的,因为小刘是农校毕业,他跟当地种植户聊天的时候发现,当地种植玉米竟然从来不追肥,从播种的一袋底肥之后,就不再去使用其他肥料,而且也不浇水,
小刘听完之后感觉很不可思议,跟种植户说,你们这种植方法太落后了,玉米一定要追肥,而且玉米后期增产应该用两遍的药,水肥一定要跟上等等,一会说了一大堆,种植户听完之后很不耐烦,说我们几十年一直都是这样种的。小刘还是不放弃,一直在批判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最后双方差点吵了起来,地域的差别,种植习惯不一样是很正常的,而且不追肥也有不追肥的道理,豫南和豫北玉米产量确实有一定的差别,在豫南玉米高产也就1200斤左右,在豫北,玉米的产量能够达到1500左右,但是这也是跟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的。
豫北的水肥条件比较充分,玉米干旱的时候可以浇水,但是在豫南就不一样了,灌溉条件不充分,只能靠天收,这种条件下追肥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加上现在控缓释技术的出现,在播种的时候直接种肥同播,节省了很大的劳动力,很多管理不是太精细的种植区域也就不重视追肥了。追肥肯定要比不追肥的产量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的情况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毕竟每个地区条件都不一样,
3、玉米追肥超量,会造成产量下降,那每亩用多少肥料合适?
这个可能给不了你准确的答案,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及产量目标不同等都会影响追肥使用量的。玉米是需要氮磷钾比较多的作物,像我们一般高产栽培情况下,都基本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要求一次性将所需要的磷钾肥作为底肥施入,氮肥则将总量的60-70%作为底肥施入,30-40%作为追肥在拔节及大喇叭口期追施,
比如我们经常是亩用二铵30斤左右,尿素30-40斤,氯化钾25斤底肥,同时还要亩施农家肥土杂肥2000-4000斤不等。而追肥一般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分别亩追施尿素20和30斤左右,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用量差别很大的,像上面我们施肥用量都是一般土壤肥力中等田块长用用量,对于土壤肥力高的田块肥料用量则要减少,而肥力水平低的通常还要增加,尤其在追肥时,一般要根据田间长势进行,长势不好的通常要多施,对于叶片暗绿叶片披散田块等则要少施,甚至有时拔节肥或攻穗肥还要增施5-10斤等,这样通常都会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