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铁启动规划于2009年,启动申报于2016年,当年即获批建设,也就是现在在建的洛阳地铁一期工程,包括洛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洛阳地铁在建2条,远期规划4条,更远期甚至有8条,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洛阳也就只会有2条地铁,至于规划,洛阳当前是规划了4条线路,在建的1号线,西起于中州西路西端的谷水站,东至中州东路延长线,贯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终点是位于洛龙区白马寺镇的杨湾站,是紧密联系中心城区洛北板块的东西向骨干交通线路。
1、有人说“洛阳应天门建成后将成为地标建筑”,附近的交通会如何规划?
洛阳的应天门大气磅礴、巍峨壮观,又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完全可以成为洛阳的新地标建筑之一。可能有人会因为应天门是根据历史记载复原的古建筑而不以为然,甚至否定它的历史意义。其实,洛阳在中国四大古都中是建都年代最早、历经朝代最多的古都,正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历经战争人祸,文物毁损严重,尤其是地面建筑在洛阳解放之前基本上就被破坏殆尽,这当然是件十分痛心也不可逆转的事情。
现在条件允许了,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历史,也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记载建设复原一些重要的古代标志性建筑,彰显城市的历史,让人们记得住乡愁,这对于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也是十分必要的,洛阳古代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让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秀传统在保护中传承,并发扬光大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应天门是紫微城也就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南与太微城正门端门、郭城正门定鼎门相对应,北与明堂、玄武门、龙光门相对应,处于隋唐洛阳城南北轴线上,唐宋年间相继沿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天门是由门楼、垛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复建的应天门完全按照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时的情形予以复原。复原后的应天门大气磅礴,富丽堂皇,巍峨壮观,再加上声光电等现代因素的加入,夜色下的城楼美伦美焕,如梦回隋唐,令人叹为观止,不负洛阳古代第一门的称号!至于应天门附近的交通,城建交通部门在复建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全面详细的制定和规划,有些已经实施,有些正在推进之中。
2、洛阳地铁规划了几条线,进程怎么样?
洛阳地铁在建2条,远期规划4条,更远期甚至有8条,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洛阳也就只会有2条地铁!洛阳是中西部唯一在建地铁的非省会城市,这一点也是洛阳的骄傲,是面对其他中西部非省会城市时非常有底气和自豪的一点,洛阳地铁得以修建,应该说是赶上了好时候,凑得了好时机。洛阳地铁规划的早,申报的早,洛阳地铁启动规划于2009年,启动申报于2016年,当年即获批建设,也就是现在在建的洛阳地铁一期工程,包括洛阳地铁1号线和2号线。
随后,在2018年,国家即出台了关于城市地铁申报的准入门槛,明文规定,修建地铁的城市需同时满足1、GDP大于3000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300亿,3、城区人口大于300万,在洛阳地铁申报时,洛阳市并不满足条件,一直到今年2020年,洛阳市仍然不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其实也就是最难的城区人口条件,
洛阳差距还有80万人左右,按照洛阳年城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要达标还要起码40年。更何况,关于地铁准入标准还有收紧的可能,因此,洛阳地铁2号线之后的线路将很难再报批,洛阳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有这两条地铁线路。至于规划,洛阳当前是规划了4条线路,在建的1号线,西起于中州西路西端的谷水站,东至中州东路延长线,贯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终点是位于洛龙区白马寺镇的杨湾站,是紧密联系中心城区洛北板块的东西向骨干交通线路,
该线路全长22公里,平均间距为1.3公里,沿线共设谷水、秦岭路、武汉路等18座车站,均为地下两层站,共有119个地铁出入口,线路标识色为牡丹红;在建的2号线,设站19座,其中一期起自经三路站,终点至龙门大道站,长约18.3公里,设站15座,投资140.3亿元,列车采用6B编组,一期计划2022年建成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