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諴亲王府,占地约2.66公顷,相当于26600平方米;另一个是恭亲王府,占地6万多平方米;(应该是面积最大的王府了)所以可以推之,清朝王府大约占地2万—6万平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最里面是黄颜色——紫禁城(皇宫用黄色琉璃瓦)外圈是绿颜色——王府所在(清室规定王府只能用绿色琉璃瓦)最外圈是灰色——老百姓家(老百姓家屋顶只能用灰瓦)清朝对王府的建筑规制限定是非常严的,比如大门开的门数。
1、清朝王府一般多大?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得明确一点:到底什么地方才能叫王府?其实并不是所有达官贵人、宗室皇亲的府邸都能叫王府的,像很多清宫剧里老讲什么和珅府、纪晓岚府、刘墉府,都是错误的!据《大清会典》里记载:“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住所,均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的家要更高级一点,称“王府”,其余称“府”,
而像军机大臣、一品大员什么的,就算你官再高,也只能称宅或者第!所以,以上这个问题咱们应该准确表述为:“清朝时亲王和郡王府一般多大?”额。,。关于多大的问题,典籍里确实有明确记载,只不过书里都是用的古代长度单位,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稍显绕口,接下来小君就给大家简要翻译一下,“王府的规制”清代对于分封的王爷一般采取“圈养”的形式,即把你整个家族圈在北京城里,相当于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以防放你出去你反叛。
所以旧时的北京城一般是三种颜色:最里面是黄颜色——紫禁城(皇宫用黄色琉璃瓦)外圈是绿颜色——王府所在(清室规定王府只能用绿色琉璃瓦)最外圈是灰色——老百姓家(老百姓家屋顶只能用灰瓦)清朝对王府的建筑规制限定是非常严的,比如大门开的门数:(注:《大清会典》里记载:亲王府的门为五间房,可开启中央的三间,大门上的门钉要用九行、七列共63个,
而郡王府的大门为三间,可开启中央的一间,门上的门钉则减亲王九分之二。)同时对于王府的大小也限制颇多,大约多大呢?小君用两个王府的建筑面积给大家比较一下:一个是諴亲王府,占地约2.66公顷,相当于26600平方米;另一个是恭亲王府,占地6万多平方米;(应该是面积最大的王府了)所以可以推之,清朝王府大约占地2万—6万平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用紫禁城作比较,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王府大约是它的12分之一,
2、清朝的亲王比贝勒地位高多少?
高四个档次,和硕(ᡥᠣᡧᠣᡳᠴᡳᠨᠸᠠᠩ,hošoicinwang,四方之一)亲王和多罗(ᡩᠣᡵᠣᡳᠪᡝᡳ᠌ᠯᡝ,doroibeile,一角)。贝勒中间隔着亲王世子,郡王和郡王长子,清朝亲王爵位对比贝勒的政治和等级待遇是碾压的,被封为和硕亲王只会是皇帝的儿子或兄弟,是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
清朝宗室亲王爵位正式建立是在公元1636年4月,皇太极称帝建清,改元崇德,仿照明制,首封亲王,冠以和硕,功封:和硕礼亲王ᡥᠣᡧᠣᡳᡩᠣᡵᠣᠩᡤᠣᠴᡳᠨᠸᠠᠩ,Hošoidoronggocinwang代善,和硕郑亲王ᡥᠣᡧᠣᡳᡠᠵᡝᠨᠴᡳᠨᠸᠠᠩ,Hošoiujencinwang济尔哈朗。
和硕睿亲王ᡥᠣᡧᠣᡳᠮᡝᡵᡤᡝᠨᠴᡳᠨᠸᠠᠩ,Hošoimergen莫尔根cinwang多尔衮,和硕豫亲王ᡥᠣᡧᠣᡳᡝᡵᡴᡝᠴᡳᠨᠸᠠᠩ,Hošoierkecinwang多铎。和硕肃亲王ᡥᠣᡧᠣᡳᡶᠠᡶᡠᠩᡤᠠᠴᡳᠨᠸᠠᠩ),Hošoifafunggacinwang豪格,
和硕成亲王岳託(获罪降爵,追封为多罗克勤郡王)及同时追封了萨哈廉为和硕颖亲王(其子勒克德浑为多罗顺承郡王)。再加上顺治时期授封的承泽亲王塞硕(其子博果铎承袭,并改号为庄亲王),这便是乾隆四十三年,钦定的定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功封),崇德元年实封六位亲王,另外还有众郡王,贝勒,诸蒙古亲王和归降的藩王(孔,耿,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