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范,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哪个版本的

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范,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哪个版本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5 00:47:45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哪个版本的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2008年的。
意思就是当规划块状绿地为该项目的代征绿地,并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时,建筑后退规划块状绿地的距离不小于5米,其余情况(包括该规划块状绿地不属于项目代征绿地—当然也不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了)按第3.2.3条规定执行,也就是说只需考虑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的规定进行控制。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哪个版本的

2,规划退道路红线距离中建筑高度是到屋面还是女儿墙

平屋顶一般是到屋面。这个各地有不同,你看下当地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有的有附录表明建筑高度的计算方式。
兄弟,你问的问题太笼统。要知道建筑退红线距离的不同情况非常多,每种适用的规定各不一样。 总体来说,当道路红线宽度小于30米时,多低层建筑为5米、专业市场大型公共建筑为12米、高层建筑为10米;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30米时,多低层建筑为8米、专业市场大型公共建筑为12米、高层建筑为8米。 但具体的细节还有很多的规定,建议你到成都规划局去买本《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里面有详细的规定,而且这本书是成都所有地块的规划任务书下达的法定依据。

规划退道路红线距离中建筑高度是到屋面还是女儿墙

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有哪些规范

没有明确的标准,应根据具体的项目确定所需依据的规范,但总体来说有以下:《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规范》(CJJ27—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有哪些规范

4,成都市规划设计方案报建时须提供三维模型电子文档

确有其事。 为加强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成都市规划局今年开始建设“成都市中心城三维控规系统”,并委托专业公司,全面开始对中心城区的主要区域进行实景三维模型的建设工作。 2011年8月,成都市规划局正式行文,要求成都市房地产等开发项目,在设计方案报建时必须提供三维模型电子文件(并颁发了“成都市城市规划三维模型数据标准”)。 至此,成都市规划控制管理水平,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房地产企业,以前报建时提供的是平面效果图,现在要求提供三维模型,给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额外的负担,不过这是社会进步、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如何顺利的完成三维模型报建工作呢? 1.委托设计公司完成 房地产企业,可以委托你们的设计公司,将设计图纸,按照成都市规划局颁发的“成都市城市规划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完成三维模型的制作工作即可。 不过,由于三维报建工作刚开始实施,大多设计公司没有虚拟现实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就是有或临时招聘一些技术人员,把握“成都市城市规划三维模型数据标准”,短时期也有一些难度,必须通过若干项目的实践,并需要了解“成都市中心城三维控规系统”的技术标准、特性等,才能顺利的完成三维报建模型的制作并顺利地投放到“成都市中心城三维控规系统”中。 专业的3D动画公司、效果图公司等,也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数月的项目实践方能完成本项工作。 2.委托专业的“规划报建三维模型”制作公司来完成 “规划报建三维模型”,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在规划设计报建过程中,还需要反复研讨修改。 为节约成本,建议在报建完成后,利用报建使用的三维模型,设计制作楼盘销售中需要的效果图、电子沙盘、虚拟现实漫游制品、触摸屏展示系统等。所以,建议委托专业的公司来完成三维报建模型的制作,他们会兼顾报建完成后三维模型的再利用问题,来给你们设计制作报建三维模型。 3.专业的报建三维模型制作公司有哪些呢 随成都市规划“报建三维模型”工作的实施,会出现大量的“三维报建模型”专业制作公司,相信在网上搜索 “成都三维报建”、“成都规划三维报建”、“成都三维模型报建”、“成都报建三维模型制作公司”、“ 成都三维模型电子文件制作”等关键字,你会找到很多这样的公司。
~~~~~~~~~~~~~~~~~~~~~~~~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现状三维模型、城市设计三维成果,以及该区域内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方案虚拟实景三维模型成果制作。~~~~~~~~~~~~~~~~~~~~~~~~~~~~~~~~~~~~~~~~~~以上制作成都全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都能完成。成都全景真诚希望能为房产开发商的报建工作顺利通过做出贡献!~~~~~~~~~~~~~~~~~~~~~~~~

5,成都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搜一下:成都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成都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成规办[2011]202)第一条 为促进成都市规划建设协调发展,规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 /T141- 2010)等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本市建设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成都市域范围内的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第二条 本市以下区域内,并符合所列规模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一)居住、商业、服务、办公类建设项目交评启动阀值表1居住、商业、服务、办公类建设项目交评启动阀值区 位 ①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②建设项目的商业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区域 范围 居住用地 商业、服务、办公等用地 第一区 中心城区三环路内及红星路南延线、天府二街、剑南大道、三环路围合区域 ≥5 ≥1 ≥3 第二区 中心城区三环~外环区域(不包括198地区)、区市县城区 ≥7 ≥1.5 ≥4.5 第三区 中心城198地区、区(市)县其他地区 ≥10 ≥3 ≥9 注:1.符合上表中①、②任意一项应启动交评;2.上表第②条中“建设项目的商业建筑面积”主要针对居住用地兼容容商业的建设项目;有建筑设计方案时按商业总建筑面积计算,无建筑设计方案时按用地面积×容积率×商业兼容比例计算。(二)其他需要进行交评的项目 停车泊位数超过100个的医院、超过200个的场馆与公园(停车泊位数按《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建机动车标准测算)、单独报建的中小学校项目; 长途车站、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及第一区的加油加气站(含改扩建)项目; 用地面积超过100亩的物流、工业项目; 需在城市主干道及以上道路一侧设置机动车出入口的建设项目;涉及交通需求可能增加的规划调整项目(改变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其他项目。 第三条 符合第二条应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项目按下列情形实行分类管理。(一)核提规划条件阶段交评规划条件申请方在申请核提规划条件时应提交已审定的交评意见,规划管理部门以交评意见为依据之一核提规划条件。 核提规划条件的交通影响评价应主要对项目开发程度(对交通的影响)、项目开口、项目用地内各类交通设施配置要求等提出交评意见。如果商业建筑面积可能大于等于第二条启动阀值2倍以上的项目,还应要求在方案阶段在细化交通影响评价。 (二)规划调整论证阶段交评 涉及用地性质调整或容积率调增的项目,应在其调整论证阶段同步进行交评,交评意见应作为调整论证的条件之一。与用地性质调整或容积率调增论证同步进行的交通影响评价,应重点对拟调整事项(对交通的影响)、项目开口、项目用地内各类交通设施配建要求提出交评意见。(三)项目方案阶段交评商业建筑面积大于等于第二条启动阀值2倍以上的建筑项目,还应在方案阶段同步进行交评,交评意见作为方案审查的依据之一。 方案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不改变已核发的规划条件。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具体的交通设施配建、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评价。提出相应优化措施作为交评意见。 (四)简易交通影响评价 对距离城市主次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一个街坊以上需作交评的建设项目、拟在城市主干道及以上道路一侧设置机动车出入口的较小建设项目(未达到第二条表1所示规模),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交通、公安交管部门研究提出交评意见。第四条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当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法定规划和经主管部门认定的相关规划和数据、指标为依据第五条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如下: 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前交评范围内的交通量及交通设施服务水平,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的交通量及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的变化,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使交通状况不恶化。 (一)项目内容; (二)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三)评价范围内交通及交通设施调查及现状分析; (四)项目建成年及使用后5-10年的交通预测分析; (五)交评对象(各类交通设施)的交通分析评估; (六)应对方案及规划控制要求; (七)评价结论。第六条 交通影响评价应当委托具有城市规划乙级及以上或工程咨询(市政交通类)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中心城区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委托城市规划甲级或工程咨询(市政交通类)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单位)根据交评报告的质量定期对交通影响评价咨询编制单位进行考校,并纳入规划信用管理(具体办法见成规办(2010)166号)。第七条 交通影响评价的评审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交通通和公安交管部门参与,组织城市规划、交通等相关专家进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审定的交评报告形成交评意见。规划调整论证阶段和项目方案阶段交评的评审工作可与规划调整论证、项目方案审查合并进行。第八条 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单位提供的评价报告,经过评审,认为不符合交通影响评价要求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要求编制单位熏新修正、完善评价报告。 第九条 本规定自2011年9月1日实施。

6,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原发布者:办公室耗子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审批阶段有关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的规则,根据《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梧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审批建设项目,应当执行《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第三条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计算分为计容建筑面积计算及可建建筑面积计算。计容建筑面积是指建设项目中,根据容积率计算出的建筑面积。可建建筑面积是指按相关规范计算建设项目的实际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可建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扣除按高度折算部分)+奖励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的其它建筑面积。奖励建筑面积范围详《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第四条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可建建筑面积:(一)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通道、绿化等公共活动部分(架空层应以柱、剪力墙落地,不设围护结构,视线通透、空间开敞)。(二)建筑飘窗挑出外墙宽度一般不得大于0.6米,飘窗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2米,符合上述要求的飘窗不计算建筑面积。(三)沿街建筑沿公共空间部分设置的骑楼或过街楼底层。(四)设备管道夹层(专用于设备及管道布设的空间,一般除检修口外不得设置其他出入口)高度不超过2.2米时。第五条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该项目的计容建筑面积,但须计入可建建筑
现在是各省只有关于发布《建筑层高控制与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规定(试行)》的通知,各省也是按此中的规定计算容积率的,没有正式版《建筑层高控制与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规定》,但是各级政府都是按此执行的。
住宅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5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跃层式住宅、别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在户内通高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 办公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4.8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商业建筑当层高大于等于5米,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标准层面积乘1.5倍计算。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用房(如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酒店、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商业用房)建筑高度可根据功能要求适当提高。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地下空间:层高2.2米以上,室外地坪为基准,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超过1.5m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当地上部分大于1.5米时,该层建筑面积计入地块容积率。若因地势原因室外地坪高低有变化时,按上述规定分别计算。 架空层:建筑底层布置层高3.0米以上架空层,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地块容积率,但电梯井、门厅、过道等围合部门应计入容积率。架空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无特定功能,只作为公共休闲、交通、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用。架空层应计入建筑层次。
四川省成都市规划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容积率、建筑面积等指标的补充解释》(以下简称《补充解释》),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的容积率。 2月28日,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补充解释》首次明确了4个硬指标——办公建筑层高、商业用房层高、住宅阳台进深尺度和地下空间与地面距离,这些硬指标都是为了规范成都房地产市场容积率,防止开发商通过“可变户型”变相增加房屋面积。 现在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打着的“三房变四房”、“买房送面积”等促销牌,实际上就是“偷面积”、变相增加容积率。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不管是从后期搭建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产权保障来讲,这些行为都给房地产市场发展埋下了隐患,所以必须及时规范。 关于两年有效期问题,该市规划局的有关人员解释称,《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般是两年改版一次,而《补充解释》肯定是要写进去的,所以有效期定为两年。 在《补充解释》中,重点对建筑层高、阳台、地下空间三方面进行了细化。 “建筑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通过架空、填充等装饰装修手段规避层高限制。” 记者在《补充解释》上看到:住宅建筑层高不应大于3.6米,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层高不宜大于4.9米,商业用房层高不宜大于6.1米。 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住宅建筑层高不应大于3.6米,之前在相关规定中已有提及,办公、商业建筑层高是首次明确了4.9米和6.1米两个具体数值。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楼盘房屋层高太高,给后期内部搭建留下空间。 为防“偷面积”,《补充解释》规定,阳台进深不应大于1.8米 开发商“偷面积”另一种常用方式是修大阳台,然后把阳台封闭,算成一个房间。因为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里,阳台无论是封闭或不封闭,只算一半面积。 《补充解释》规定了阳台进深不应大于1.8米。有了这样规定,阳台面积大小就限定死了,可“偷”的面积也就十分有限。另外,还规定了飘窗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不得小于0.45米,并且凸出外墙宽度不得大于0.6米。 在地下空间方面,《补充解释》要求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不应高于室外地坪1米,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顶板面高于室外地坪大于1米时要计入容积率。 如果有些特殊房屋建筑怎么办?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突破本解释或出现难以界定的情况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其方案的合理性,专家论证结论作为方案审查的参考依据。 相关链接 啥是容积率?容积率指在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内,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总和与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它跟老百姓居住环境息息相关,比如按照城市规划,一个小区本来只能修10万平方米的房子,结果开发商修了15万平方米,一方面让住户公共使用面积下降,居住环境变差,另一方面,小区水、电、气承载力都是按原来10万平方米配置的,那么扩建之后肯定会出问题。
文章TAG: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