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教育孩子有以下几种模式。我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自己反思不算成功,中国式家长最辛苦,但换不来孩子的成长和独立,棍棒式教育部分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出错,棍棒伺候,无道理可讲,这本应该是一个游戏问题,《中国式家长》其实是一款由墨鱼玩游戏开发的模拟养成游戏,游戏模拟从出生到高考的整段过程,探讨中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1、中国式家长教育方法你怎么看?
中国的家庭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烙上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又受到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略显功利,我国整体家教思想首先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早期教育被过早关注,有的甚至从胎教开始抓,孩子一出生学习就开始有计划进行。听儿歌,看动画,学外语,上辅导班,学习奥数,弹钢琴,练跆拳道等等,沉重的负担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情何以堪?这样的家长大多城市人居多。
另外一种景象似乎有点儿目不忍睹,父母在孩子满月后不久便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幼小的孩子从此闻不到妈妈的气味,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开启了养儿育女的生活模式,虽苦不堪言,倒也自得其乐,尽心尽力,整天小心翼翼生怕有什么闪失没办法给儿女交代。溺爱成了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舍不得说,舍不得吵,更舍不得动一指头,
孩子说啥就是啥,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冷漠等不良心理品质表现明显。攀比现象在农村孩子身上也有上升趋势,李家孩子有滑板车,整个村里的孩子很快全都普及了,过一段时间一个孩子玩平衡车,要不一星期全村孩子都玩上了平衡车。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是富足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则显得滞后,甚至缺失,这也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后遗症。
2、《中国式家长》游戏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
这个游戏我玩了很久孩子都好几代了一般游戏火有三个因素一是游戏性二是情怀三是资本运作中国式家长我觉得属于第二种中国式家长虽然不是什么大作的续作但他最突出的在于情感共鸣与我们青年学生时期的情感共鸣有时候你玩着玩着就突然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贴近父母的角度更加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拿商店里面的道具来说里面的黄冈密卷以及小玩具都是我们儿时耳熟能详的东西以及面子PK中的话语简直是父母辈的话术再现加上很多小彩蛋例如床头收音机里的节目除此之外游戏制造商依旧更新到现在推出了很多游戏联动丰富了游戏这种游戏火是应该的无论是从厂家态度还是游戏内容的不断完善或是游戏所带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对于我们身在中国经历过学生阶段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款可以火的游戏,
3、你们觉得中国式家长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中国式家长教育孩子有以下几种模式:溺爱式教育家长无原则的宠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读大学了还不会自己洗衣服被单,带回家让父母洗。放任式教育家长把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只管生活费,不管教育,任其发展,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巨大,不能只养不教。
棍棒式教育部分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出错,棍棒伺候,无道理可讲,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宜形成孩子健全的人格,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探索式教育有远见的家长把教育孩子作为人生规划中一件大事,不断探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用新的理念教育孩子,他们会上家长学校,会阅读有关家教的论述,会参加亲子活动,会和孩子谈心交流,平等对待孩子。
4、你是如何变成“中国式家长”的?
谢邀,我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自己反思不算成功!操心过多,总怕孩子有磕磕碰碰,总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安排好。后果就是孩子所有的事自己都不再上心,一流的小学一流的初中顶尖的高中下来并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原因就是他沉迷于游戏,不再热爱学习,勉强考入211大学,比较好的专业,但也不够努力,业余时间都用来玩游戏,然后出国读研,一直到研一暑假,三个月的假期竟然都不自己找实习单位,原因是去实习就没有时间玩了我想,如果有重新来过,我不会再帮他安排他的生活,我也累的慌,他也没有责任心!中国式家长最辛苦,但换不来孩子的成长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