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东汉时期,便在洛阳周边设立了洛阳八关,分别是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作为洛阳防守的屏障。洛阳虽然靠近“天下之中”,但是对于河南省而言,位置确实太靠西了,“天下之中”就一定要政治地位很高,因为在洛阳属于有德性的人才可以居住。
1、夏、商、周三代为何一定要定都于洛阳?难道他们在那个时候就知道洛阳是天下之中吗?
因为从古至今就讲究权力的正统。因为我们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得到,洛阳处于中国的中间,而他又处于河洛文化的中心点。洛阳市横跨黄河、洛河、伊河,黄河、洛河、伊河都是洛阳市的内河。而洛阳四周山河拱卫,就是处于神州大地的中心。在古代也是九州的中央核心区域,所以你定都在这里,就是最正统的地方。春秋时期的典籍《儒家》——《三代改制質文》有专门对夏商周三代,定都于中国“洛邑”有专门的解释: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制稱號正月,服色定,然後郊告天地及群神,遠追祖安道爾,然後布天下,
諸侯廟受,以告社稷宗廟山川,然後感應一其司。三統之變,近夷遐方無有,生煞者獨中國,而三代改正,必以三統天下。曰:三統五端,化四方之本也,天始廢始施,地必待中,是故三代必居中國。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也唤醒了最初的中华文明!法天奉本,執端要以統天下,朝諸侯也。是以朝正之義,天子純統色衣,諸侯統衣纏緣紐,大夫士以冠,參近夷以綏,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統之義也,
其謂統三正者,曰:正者,正也,統致其氣,萬物皆應,而正統正,其余皆正,凡歲之要,在正月也。法正之道,正本而末應,正內而外應,動作舉錯,靡不變化隨從,可謂法正也,只有在洛阳建都,你这个统治阶级才是正统的。因为在洛阳属于有德性的人才可以居住,无德的时候就会被别人赶跑。躲在一个角落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能在洛阳坐江山的都了不起!。
2、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古代饱受战乱,真的是无险可守吗?
感谢邀请,洛阳古代饱受战乱不是无险可守,而是都城地位耀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洛阳有成为古都的先决条件在古代王朝建都一般会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易守难攻,便于军事防御,维持都城的安全,王朝的稳定;第二是人口稠密、水草丰满,适宜农作物生长,便于控制人口和粮食,有利于王朝的稳定。而洛阳就恰恰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成为了古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地形易守难攻,险要非常多洛阳地处盆地,周边崇山峻岭,而洛阳城则是水草丰盛的大平原,适宜人们生存和农作物生长。早在东汉时期,便在洛阳周边设立了洛阳八关,分别是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作为洛阳防守的屏障,洛阳境内有伊河、洛河、黄河三水,在古代也是天然的屏障。因此洛阳并不是无险可守,相反是易守难攻的地形,
3、洛阳,曾经号称“天下之中”,为何现在连省会都不是?为何古今差别如此之大?
这个逻辑很有意思。“天下之中”就一定要政治地位很高?你有钱就一定长得帅?作为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洛阳的历史可谓极尽辉煌,是名副其实的“十三朝古都”,但是,洛阳的辉煌和长安是分不开的,在陆上丝绸之路极其繁荣的唐朝以前,长安和洛阳是帝国统治核心的双子星,武周时期甚至是地位极其高的“神都”。但是,当陆上丝绸之路走向衰败,长安和洛阳也随之水落船低,
但长安的命运明显要比洛阳好太多,在西安宋朝以后作为西北重镇到今天的西北第一城,西安的发展虽然大不如前,但是终归还是陕西省的省会,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洛阳,不仅失去了国都的身份,政治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成为河南省一个普通地级市,经济地位更是掉到3线以下!同样是曾经的钻石,为何西安只是掉到了白银,洛阳就掉到了青铜以下了呢?为何古今反差如此之大?静夜史认为有几个原因:1、地形不好地形不好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而历史上城市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