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定都杭州是实实在在的,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是一个朝代。吴越国只是十国之一,还够不上是一个朝代;宋朝法理上的都城是开封,杭州的名分只是行在,第一次建都的,是个地方小政权,很难称之为一个朝代的都城;第二次建都的,就连天子本人,也不愿给它一个正式的名分。
1、有哪些朝代定都杭州的?
很遗憾,一个都没有。君王长期驻跸于杭州,仅见于钱氏吴越国、赵氏南宋,吴越国只是十国之一,还够不上是一个朝代;宋朝法理上的都城是开封,杭州的名分只是行在。公元907年,钱鏐建立吴越政权,占据两浙一十三州,定都杭州,因为地域狭小,三面为强敌包围,不得不奉北方王朝为正朔。北方先后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代及后来的宋室,
老钱家无一例外地接受其册封,并尊其为正统。靠着这样的策略,吴越政权存在72年,相比其他短命的政权来说,已经算是一份不错的成绩了,吴越国定都杭州是实实在在的,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是一个朝代。就连钱镠的谥号“武肃王”都是后唐朝廷给的,北宋覆灭之后,赵构于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继位,当时的情形,中原腹地也守不住呀。
两年之后金兵突袭扬州,于是赵构仓皇窜至杭州,将其作为行宫,并改称其为临安府,用“临安”二字足以说明其地位了吧。直到绍兴8年(1138年),才承认了临安的地位,但法理上的都城仍然是开封,临安的官方称呼是“行在”。这一地位一直延续到1279年崖山海战才算结束,这个词在汉语里的意思:1.天子所在之地;2.特指天子巡幸之地;3.走路的动态表达。
无论哪种意思来看,杭州都不能称之为南宋正式的都城,宋朝时期,实行多京制: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临安的地位在四京之下,确实很难将其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城,毕竟涉及法理道统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杭州在这点上来看,还是比较悲催的。第一次建都的,是个地方小政权,很难称之为一个朝代的都城;第二次建都的,就连天子本人,也不愿给它一个正式的名分,
2、为什么没有朝代在苏州,杭州等地定都?
首先,杭州和苏州都是做过都城的,只不过不是很“主流”。南宋的都城就在杭州,至于苏州,张士诚的都城就在苏州,西施吴王那个故事的发生地也在苏州,算不算你说的都城就有商量的余地了,杭州苏州不适宜建都城的一个最大原因是地理情况,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能够当上开国皇帝的人应该都是有点智慧的,不可能连这点都不考虑。
另外杭州苏州都非常“偏”,中国地大物博,两地都过于偏东了,不易建都,个人觉得,一国两都才是最合理的,明代就是这样的,南北两京,遥相呼应,一套行政,一套备用,若北京有事,南京可以立即启用首都功能,只可惜崇祯这不争气的人完全没有利用这个功能,直断送我中华汉人政权两百余年,幸而我中华民族同化功能太强,竟把满人反过来同化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