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生活在山东济宁这样的四线小城,总体来说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小城市的热闹,没有大城市的通宵达旦的不夜城,但也有很多不错的娱乐休闲去处,虽然没有特别高档的餐厅,但也有很多大众消费得起的各地美食,虽然没有著名的景点,游览太白楼旁的古运河也会让你流连忘返。
1、在济宁生活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一直生活在山东济宁这样的四线小城,总体来说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小城市的热闹,没有大城市的通宵达旦的不夜城,但也有很多不错的娱乐休闲去处,虽然没有特别高档的餐厅,但也有很多大众消费得起的各地美食,虽然没有著名的景点,游览太白楼旁的古运河也会让你流连忘返。先说济宁的交通,市区交通极其便利,公交四通八达,由于坐公交的人不多,大部分人以电动车代步,所以不必为挤公交而烦恼,做公交一般都有座位,而且设有公交车道,在市区做公交特别方便快捷,而且通往各县区有城际公交,十分便利,
如果开车,在早晚出行高峰有时会堵车,正在加紧修建的环城高架通车后马上就会缓解这一状况,一个交通便捷,公交网全面覆盖的小城正在崛起。再说济宁人的吃,济宁人的早餐不仅丰盛且品种齐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的,包子、油条、汤面角,羊汤、粆汤、胡辣汤那都是标配,还有馅饼、丸子汤那是特色,济宁人爱吃在鲁西南名不虚传,甏肉干饭是济宁名吃,既好吃又实惠,来济宁玩一定要吃一次地道的甏肉干饭,
本地人的家常饭也十分的丰盛,因为济宁水资源丰富,各种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品种繁多的淡水鱼是各家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常菜。济宁的物价相对于收入并不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消费也不高,市场超市的肉菜蛋奶水果等供应齐全,小区周围大小超市、学校、幼儿园、药店等设施齐全,市民生活极其便利,另外济宁人周末锻炼郊游的去处特别多,东西南北方向都可选择,太白湖,凤凰台植物园,京杭大运河,湿地公园等都是济宁人爱去的地方。
2、作为在济宁人,你觉得这些年济宁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不太大,基本上没怎么发展!相比其它城市可以说这十几年是落后了!看看人家徐州临沂,城区扩大了多少倍?济宁呢?济宁之前经济比徐州还好,GDP领先徐州100亿现在被人家落下了那么多!一个假丸子弄个什么曲阜新区耽误了济宁10年,白白浪费金钱,使济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全面落后!幸好最近这5年才慢慢复活过来了,
3、湖南人祖籍一般都在江西,那本来的湖南人都去哪里了?
世上本无土著,住的时间长了,就成了土著,但没有最土,只有更土。1、旧石器时代,湖南人主要在资水和沅江中上游过日子,也就是雪峰山区域,为啥?那会主要是每天拿着棍子、石头追着野兽满山跑,逮到野兽就大块吃肉,没逮着就喝西北方,那会,没有工具,只能搞穴居钻山洞。所以,湖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集中在资水、沅江和湘江中上游,
2、新石器时代,等野兽被捕杀得差不多了,湖南人就往别处迁徙!那咋迁徙呢?我们时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话其实非常违反人性。人性其实和水一样,喜欢舒适安逸和随波逐流,所以大家那会活得一点都不励志,于是就溜达到了洞庭湖区域,这也是为啥湘、资、沅、澧下游和洞庭湖有很多新石器遗址。3、秦汉时期,向南主要是往湖南和广东移民,直到晋朝才向淮河及长三角移民,
秦国修建灵渠和南中国高速路网(驰道)时,征调大量军队和徭役进入湖南。等这些超级工程竣工后,人员大多就地安置,4、五代之前,湖南移民主要来自北方;五代之后,主要来自江西。主要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向地广人稀处迁徙,基本是按照“江浙—江西—湖南”这个链条进入湖南的。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但凡有能力、有办法,谁都不想背井离乡,所以被挤出去的移民通常都是能力不咋行的平头百姓,
5、到现在,湖南人60%都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那湖南本地土著去哪了呢?他们都被挤压到湘南、湘西的深山里去了,就是现在的土家族、侗族、瑶族、苗族等,他们保留了较为独立的血统,大概算得上湖南最初的原住民了,迁徙过程一般都是打打杀杀,非常少儿不宜,6、至于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基本是最后一波迁徙到湖南的江西人去填的,为啥?因为他们来得晚,好地方和好资源都被别人占了嘛!我们经常说“后来居上”,其实是“例外论”,因为现实世界很难做到后发先至,毕竟不是龟兔赛跑,而是同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