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0年东北人口300万,后清末打破纯满血统封锁,1910时东北人口达到1300万,其中以胶东一带为增加幅度最大,这时山东人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最后山东人口外流务工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系,山东省缺乏第三产业,更缺少信息科技,软件研发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当前所有行业当中薪资比较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这类岗位比较集中,所以吸引了大批人才前往就业,拉高了地区平均薪资水平,这无形当中也带动了普通务工群体的薪资水平,有人的地方就有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务工群体。
1、山东GDP突破7万亿,和江浙广东相比,为何有大量农村人外出打工呢?
在国经济排名前5的省份,山东省的确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尤其是鲁西鲁南地区的人才大量外流,原因很简单,在山东省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近些年我国外来人口汇集最迅速、汇集数量最多的地区有两个,一个是长三角,一个是珠三角,尤其是以珠三角为最,因为这两个地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相比于这两个区域,山东虽然经济也比较强悍,但是产业模式更趋向于传统的工业,而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并不活跃,这也是山东省人口外流的最根本原因。
而人口外流其他省份务工的支撑点是收入水平,上面说了,山东省当前的经济组成更趋向于传统的工业,这类工业产业总资产雄厚,但是利润率不是特别高,所以最终导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举个例子,山东省和江苏省都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江苏省的制造业当前已经普遍科技化,所以同样的普通操作岗位两个省份的收入水平是完全不同的,显然江苏省更高。
最后山东人口外流务工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系,山东省缺乏第三产业,更缺少信息科技,软件研发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当前所有行业当中薪资比较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这类岗位比较集中,所以吸引了大批人才前往就业,拉高了地区平均薪资水平,这无形当中也带动了普通务工群体的薪资水平,有人的地方就有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务工群体,
2、东北人中有多少山东人的后代?
在1840年东北人口300万,后清末打破纯满血统封锁,1910时东北人口达到1300万,其中以胶东一带为增加幅度最大,这时山东人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说辽宁山东是一家之说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山东辽宁是中国的体育大省名符其实。由于身体高大,灵活,运动能力在中国首屈一指,因此两省皆以自我培训,自我发展,自我荣获为荣,很少借助外部力量获取冠军,
3、山东农村现在实施合村并居,是包括全部村庄吗?
山东的合村并居,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要进行合村并居,而是依据相关的规定,先分类,再规划,再实施合村并居。具体分析如下:首先,进行村庄分类,目前,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将县域村庄大体分四类:一是,集聚提升类,主要是现有规模大的中心村;二是,城郊融合类,主要是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三是,特色保护类,主要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四是,搬迁撤并类,主要是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
五是,看不准的村庄,暂不做分类,由此可见,合村并居主要是针对第四类村庄,也就是说,搬迁撤并类的村庄是需要进行合村并居的。第二,编制村庄规划,中央农办等5部门下发《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年底完成村庄分类工作,2020年年底完成村庄布局规划,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目前正在开展村庄规划工作,规划完成经过审批以后,将成为合村并居工作的实施依据,第三,实施合村并居工作。合村并居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争议,和推进速度过快,很多村民前期工作不了解有关,比如:村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类?我的村子是属于那一类?需要拆迁吗?如果需要拆迁?我需要搬迁到哪里?我的生活会有保障吗?补偿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些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好,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为了抢时间赶任务,产生了盲目拆迁行为,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甚至部分地方出现了“强拆强推”等违法违规事件,大大偏离了“合村并居”的初心,伤了老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