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成都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发展轨迹,进而深化对成都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把握。由成都社科院刘从政、王苹主编的《成都城市精神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一书,深刻地揭示了成都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成都之所以别具魅力,主要在于她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1、成都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
整理归类如下: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明蜀王陵(含朱悦燫墓)、杨升庵祠及桂湖、十二桥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宝光寺、水井街酒坊遗址、金沙遗址、孟知祥墓、望江楼古建筑群、洛带会馆(含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江南馆街街坊遗址、寿安陈家大院、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平安桥天主教堂、四川大学早期建筑(含华西校区文物建筑群、四川大学第一行政楼)、淮口瑞光塔、大邑刘氏庄园、新场川王宫、蒲江石窟(飞仙阁摩崖造像、龙拖湾摩崖造像)、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含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址、鱼凫古城址、芒城古城址、双河古城址及紫竹古城址)、观音寺、都江堰、玉堂窑址、茶马古道、灵岩寺及千佛塔、灌口城隍庙、奎光塔、青城山古建筑群、彭州佛塔(含正觉寺塔、云居院塔、镇国寺塔)、领报修院、什邡堂邛窑遗址、石塔寺石塔、邛崃石窟(含石笋山摩崖造像、磐陀寺摩崖造像、花置寺摩崖造像)、罨画池、圣德寺塔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成都市、都江堰市、洛带镇、黄龙溪镇、五凤镇、安仁镇、新场镇、平乐镇、上下正街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新都杨升庵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成都华通博物馆、四川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沙。
2、成都城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
成都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成都之所以别具魅力,主要在于她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12个字全面、准确而又凝练地勾勒出了成都的城市精神,使人徜徉其中,能深切地体味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这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便熔铸成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是成都人守望的精神坐标和外地人了解成都的锁钥。
由成都社科院刘从政、王苹主编的《成都城市精神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一书,深刻地揭示了成都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地说,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视野开阔,立意深远。作者遵循“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写作原则,以突出成都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以城市精神为主线,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起来,追溯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解析了成都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和演变过程,阐释了成都城市精神的具体特征和丰富内涵,论述了这种城市精神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对成都城市精神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是内容丰满,论证精当。作为第一部以“成都城市精神”为题的研究专著,综合运用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行为学、城市发展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翔实的资料,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的文字,详细梳理、解读了成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所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深入阐释了将成都城市精神定义为“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原因和由来,以及培育、弘扬成都城市精神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成都独特的地域文化及其发展轨迹,进而深化对成都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三是关注现实,针对性强,作者没有单纯地就城市精神论城市精神,而是关注现实,着重通过这种研究,为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书中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城市在精神层面治理城市上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对成都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