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东北的移民是军屯,就是孙承宗袁崇焕那帮人,出于对抗女贞的需要,在这里建立的防线,军屯,战功封赏的土地,这个时候内地的人口在这里大概有200万,山东占50%,但是清入关之后这些人大部分退回关内了,留下的不足10万人。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保持着浓厚的儒家文化,他是一种士族文化,这是一种士大夫精神,情操的传播与再现,但是东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他的人文文化已经发生改变了,比如人的个性比较淳朴,自然,比较张扬,自我,他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草根文化,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东北人与山东人同样都对自己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山东人对自己约束的力量来源是知耻近乎勇,而东北人则是感同身受的站在被自己侵犯的利益的人的角度去考虑,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做。
1、山东的西王村,到底有多富?
西王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西王村。西王村的西王集团是村办企业,主要产业有西王玉米胚芽油,西王葡萄糖,西王钢铁,西王物流,西王置业等产业,村里60岁老人免费住老年公寓,学生免费念书,家里每月分油,米,面,菜等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以前王勇干董事长时工资待遇还不错,如今他儿子王棣干董事长。从前年开始西王集团就叫职工集资,工资也不按时发了,
2、元旦前去山东自驾游5天,不去海边的话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
首先看你是从哪个方向入鲁;齐鲁大地历史文化厚重。如果从江苏入鲁首先红色革命老区临沂,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称琅琊、沂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建鄅古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朝设沂州府;临沂有临沂商城、临沂极地海洋世界、沂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竹泉村、天上王城、汤头温泉、地下大峡谷等景点,有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
出临沂进山东钢城莱芜,进泰安登五岳之首泰山看日出;然后进山东省会济南游大明湖畔尝趵突泉的甘甜,感受一山一水的自然神奇;西进聊城出省会,6000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过梁山进入济宁市界,感受水泊粱山聆听108将的江湖豪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往东过汶上县佛都宝相寺参观释加摩尼舍利指;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一山一水一圣人)就全部看完。再往南进枣庄;枣庄市是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
3、为什么有的人说山东人、东北人实际上是一家人?
这话差矣我生长在河南,现在定居东北,我出差经常去山东,对这个问题有一点发言权。首先说一下这个问题的由来,就是东北移民问题东北最开始的时候基本是一个空地,有一些女真人,有一些鲜族人,但数量很少,最初的东北的移民是军屯,就是孙承宗袁崇焕那帮人,出于对抗女贞的需要,在这里建立的防线,军屯,战功封赏的土地,这个时候内地的人口在这里大概有200万,山东占50%,但是清入关之后这些人大部分退回关内了,留下的不足10万人。
东北是清的龙兴之地,清一直是拒绝汉人往东北移民的,这估计是处于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想法,但是陆续的有一些山东河北的人往东北移民,在清解禁之前,大概有300万汉人长居东北,主要是为了对抗俄罗斯对东北的觊觎,从清朝中后期开始解禁了汉民对东北的移民。开始了汉民大批的闯东北的时代,截止清朝灭亡,加上原东北人口的繁衍,东北的人口达到2100万,后来迁移的这波移民,仍然是以山东人为主,
后来民国又陆续的迁入一部分人口,大概占东北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山东人占90%弱一些。所以说东北人其实主要就是山东人,加一部分河北人,加一部分河南人,再加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省份的人,这个一家人估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观点呢?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已经差别很大了,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保持着浓厚的儒家文化,他是一种士族文化,这是一种士大夫精神,情操的传播与再现,但是东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他的人文文化已经发生改变了,比如人的个性比较淳朴,自然,比较张扬,自我,他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草根文化,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东北人与山东人同样都对自己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山东人对自己约束的力量来源是知耻近乎勇,而东北人则是感同身受的站在被自己侵犯的利益的人的角度去考虑,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