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的部队最终拱手相让山东后,只有正规军的三个军带在身边,而留在山东境内的民军则基本失去了控制,有的被后来的省主席沈鸿烈收编,有的干脆加入了八路军。根据史料,该团团长陈延年以下尚余兵力1814人,这还是经过月余抗战有一定损失后的数字,可以得见韩部各主力团的兵员普遍在2000人以上。
1、山东有哪些著名的将军?
山东的解放军将军,我已介绍很多了,借此题目再总结一下。△山东开国将军中有三位中将,他们是孔庆德中将、刘兴元中将、孙继先中将,还有86名开国少将,△1988年以后授衔的解放军上将,计有迟浩田、刘振华、李耀文、王海、张万年、张连忠、李景、王瑞林、李文卿、李来柱、张太恒、宋清渭、李九龙、周子玉、邢世忠、王茂润、李新良、李继耐、杨怀庆、刘顺尧、姜福堂、张黎、张文台、靖志远、迟万春、孙忠同、许其亮、刘成军、孙思敬、王洪尧、魏凤和、戚建国、宋普选、刘粵军、于忠福、杜恒岩、徐忠波、杨学军,共计38位上将,还有一批中将、少将。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迟浩田,山东招远人,1929年7月生,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曾任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张万年(1928年8月1日-2015年1月14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08月入伍,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
2、民国时期,占据山东7年之久的韩复榘,究竟有多少部队?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军二级上将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所以这个第3集团军就是他的基干兵力所在,不过在该集团军下辖的四个军中,临时划归其指挥的第51军是东北军余部,军长于学忠同时被任命为集团军副总司令,另外三个军第12军、第55军、第56军那就是老韩的基本盘,也是他统治山东时期逐渐扩充起来的军事基础,
(韩复榘)韩复榘是1929年5月投蒋的,旋被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他和石友三的联袂倒戈,也标志着西北军这个军事集团开始走向没落。老韩的第三路军当时部队并不多,下辖两个步兵师(第20师和第29师)、一个骑兵师(骑兵第1师)和一个混成旅(第1混成旅),听起来番号挺多挺吓人,其实三师一旅加一起拢共只有27000多人枪,
1930年9月韩复榘奉命主鲁,终于有了自己一块很大的地盘,到抗战爆发的七年间,韩复榘一边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来弄钱,一边大肆招兵买马和收编土匪以扩军,到抗战爆发前,他已经有了四个军的番号:第6军、第12军、第55军和第56军,其中第6军所辖各师在成立集团军时被划入其他各军,所以该军成为了空番号,不久被裁撤,后来转授给甘丽初统领的中央军。
(第三路军总指挥)在韩复榘基本部队的三个军中,第12军军长孙桐萱,下辖第20师和第81师,其中第20师为三旅六团编制,第81师为两旅四团编制,全军十个步兵团加直属部队22000余人,是老韩的主力部队,第55军军长曹福林,下辖第29师和手枪旅,其中第29师为三旅六团制,手枪旅两个团(旅长就是那位吴化文),全军八个步兵团加直属队约18000人。
第56军军长谷良民,下辖第22师和第74师,其中第22师为为三旅六团编制,第74师为两旅四团编制,全军十个步兵团团约20000余人,另外还有集团军和各军的各直属团级建制,杂七杂八共约40个团左右,所以第3集团军在去掉东北军的51军之外,韩复榘掌握的三个军和直属队总兵力在65000人至70000人左右,比刚来山东时翻了一番还多。
(于学忠)由于当时山东是个拥有近4000万人口的大省,所以韩复榘的部队编制人员比较充实,比如在德州抵抗日军第10师团的进攻战役中,由于老韩已经决心保存实力,为掩护其主力部队撤出山东转进河南(李宗仁闻迅暴跳如雷),命令第81师243旅的第485团留在德州城断后,根据史料,该团团长陈延年以下尚余兵力1814人,这还是经过月余抗战有一定损失后的数字,可以得见韩部各主力团的兵员普遍在2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