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收入)这是博士入职后的收入,我们来谈谈在读博士的收入。(博士收入的学科差别)比如读历史的博士,同样是北大的,一年拿到九万就不是普遍了,我国目前有多少博士估计没人统计过,即便在教育部门有数据,似乎也从没见怎么公开过,博士的收入完全看情况,区别很大。
1、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的收入完全看情况,区别很大。有的是学科差别、有的是学校差别、有的是能力差别,千差万别,前几天和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博士吃饭,他说这两年买房子、装家花了八十万。我说哥你除了安家费二三十万之外,年工资也就十来万吧,他说是哈,不过我这两年项目经费到了六十万左右。他说我的同事不是人才引进,而且没项目,现在就压力很大了,
(博士收入)这是博士入职后的收入,我们来谈谈在读博士的收入。1、学科差别不同学科博士的收入差别很大,比如北大光华的博士,除了各种补贴与导师发的经费外,论文影响因子乘以1000也是收入。许多每年能拿到十几万,(博士收入的学科差别)比如读历史的博士,同样是北大的,一年拿到九万就不是普遍了。2、学校差别不同学校博士的补贴差别很大,
清华的平均补贴在五六万左右,像南开、复旦这样的学校补贴在两万左右。上次和一个武大的老师吃饭,才知道那的博士补贴在4万左右,高于很多学校,目前来看,中山大学的博士上涨幅度最快,深圳大学也不错。(不同大学补助差别很大)3、能力区别同一学科的博士收入差别也很大,以前见一个朋友,他要延期一年,很发愁,不是发愁论文,是发愁钱,没有补贴了,怎么办?另外一个就属于另一个极端,前些日子哭穷说没钱、物价高,最近已经开始筹备买房子了。
2、博士毕业一般能发多少篇文章?为什么?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就我熟悉的博士来说,大部分是3-4篇文章毕业的,少量5篇 ,和部分网友的观点有点类似,即两三篇文章就像博士毕业不容易。想要了解“博士生一般发几篇文章毕业”,就得明白他们为何要发表小论文?最大的理由就是“毕业需要”,学校毕业要求中,一定数量的小论文是博士生毕业的前提,而且得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小章节对应。
相对来说,学校对小论文的质量要求不高,是按大学科门类制定的,其次,学院会细化院内几个专业的博士毕业要求,如限定文章层次,如中科院三区、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文章才计入毕业条件。也许,有人会问:学校和学院的博士生毕业要求,会有什么大的差异吗?差异肯定不会太大!但是,2篇和3篇这样的1篇文章的要求之差就能让不少博士生无法毕业,被迫延期,
之前,上海大学2014级的博士研究生柴丽杰状告学校不发学位证(有毕业证),已走完答辩流程(5票通过,0票反对)。事实上他符合学校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三级期刊论文),未达到的是《经济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量化指标》(3篇),小西也觉得柴丽杰博士律师的说法是正确的,即学院指标不合法,学校行政不作为。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学院的规定不授予其博士学位,就相当于学院架空了学校的规定,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非举例的柴丽杰博士答辩。但是,现实中博士生想要毕业,必须得达到学院的条件,而不是更简单的学校要求,为什么呢?因为不满足学院要求的话,是不会安排预答辩和论文送审的。在答辩前期的过程中,学院是绕不开的,通常,不少学院的理工类博士毕业要求是“123”,即一篇一区,或二篇二区,或者三篇三区。
这个“123”也是目前国内普通双非高校引进人才的最低条件,低于此条件毕业的,部分会选择进站博士后,2年内达到要求后再入职。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关键因素没有提及,即更为主观的“导师要求”,简单的说,学校、学院的“严格要求”是否合理不谈,起码不止一个人得遵守,说的直白些,就是再苦再难,都会有个伴,而导师则不同,不同博导对自己学生的毕业要求设置差异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