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 > 临汾市 > 师家大院,石家大院现在门票多少

师家大院,石家大院现在门票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6 20:37:08 编辑:临汾本地生活 手机版

1,石家大院现在门票多少

门票是26元,学生是半价,军人是免费的。可以从北辰坐车到大胡同然后换乘672.669.便民8路都能到达的。
北辰家乐坐便民二路就行,十几分钟一趟,到石家大院下车,4-5元/人。石家大院门票是27元/人。
石家大院门票:20元

石家大院现在门票多少

2,师家大院的简介

师家大院位于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的僧念镇师家沟村,在霍州市西北,距大运路5公里。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与乔、王两家大院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点巧妙结合。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自然布局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统呈阶梯形状,真是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的简介

3,师家大院姓师的免门票吗

不免,门票是8元,也不贵。师家大院石质的造型很洋气,印象颇深的是住宅东边围了半边院墙,就只建了西面一个躲间,躲间里为一个玲珑的四合院,很美,四间屋子在那时候作厨房用,很有些古典的味儿。
这个可以说,不可能,乔家大院属于国有景区,只是针对在合法范围内的免费,比如60岁以上老人(拿身份证),军官证、记者证、士兵证等有效证件,平遥古城乐游网提供。

师家大院姓师的免门票吗

4,了解这4点山西临汾师家大院才不算白来天下第一村果然有料

山西晋商大院多,作为山西人与有荣焉。这些古代的富商巨贾耗资千万修建的家族住宅群落,如今成为了当地很好的 旅游 资源。 可是,临汾汾西的师家大院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更别提师家大院还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有“北观乔家堡,南看师家沟”的名气。 对爱好发掘古村落魅力的胡哥来说,这个师家沟师家大院那是不能错过的。说走就走,五一期间,胡哥一行慕名前往山西临汾汾西县,目标直指师家沟村。 从资料里得知,师家沟是师氏家族经营了数代,历经80多年建成的家族聚集地,整个师家沟村以师家人为主,所以,师家沟也被称为师家大院,就好比乔家堡村被称为乔家大院一样。 师家崛起于康乾盛世之时,师家先祖抓住机遇,发扬晋商诚信经商的理念,快速崛起,积累了巨额财富。 这期间师家出现了一个名人师鸣凤,他曾在南方当官,与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及其弟弟曾国荃交厚,因此仕途通达,师家弟子多有为官者。 从此,师家由商而仕,由仕助商,历经数代经营,终于在师家沟这个丘陵山地上,建造了师家大院这处庞大的民居建筑群。 也正因为与曾国藩兄弟的交往,偏居晋西南的汾西师家沟村才在当时颇有名望,博得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240年风雨沧桑过去,如今师家沟还保留下来基本完整的31座清代民居院落,总占地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村内的介绍上说有10万平方米,应该有夸大成分或者计算方式不同。 国内众多书画院和建筑学院将师家沟村定为写生教研基地,还有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大有复制乔家大院当年的经历的模式。 那么,这个家族聚集式民居建筑群或者说古村落到底有哪些值得游览的地方呢? 虽然说都是山西大院,但是各个大院各有各的精彩,师家大院也不例外。古朴宁静自不待言,它的美首先在于完整的原生态。 现如今看到的师家大院是经过修复的,但是和多数山西古建一样,仅仅是揭瓦铺顶而已,原有的建筑格局和院落布局纹丝未动。 从空中俯瞰,师家沟村古建筑群仿佛一个不规则圆形,庞大窑楼群包围了多半个山头,古老的环形石条道路围出了一个宁静的建筑群。 这个古村落因为地处偏僻,没有受到大的侵扰,所以,虽然窑洞旧了,还有房倒屋塌的现象,但是,那种鳞次栉比的建筑风貌;那种高低错落的分布格局;那种忽隐忽现的连通小巷,依然给大家呈现了一个完整神秘的迷宫样古建群。 行走其间,真的仿佛是穿越回清朝,抚摸着古老的青砖灰瓦,沧桑的意味会从指间传遍全身。无论是仰视还是俯瞰,触目的古朴风貌会让你恍惚,这样偏僻的地方,竟然会有这样宏大而精美的建筑群,竟然隐藏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历史 ,浓缩着 历史 的一页精华。 师家大院的民居建筑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窑楼结合的四合楼院。 窑洞也不是大家常见的陕西延安或者山西其他地方的土窑洞,而是先将斜坡铲平,平地用青砖碹窑,上面再覆土铺砖。两边厢房同样如此。也就是说,这个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房屋都是窑洞。 这窑洞也有特点,一是高,五六米是常态;一是窑宽,四米左右。最令人吃惊的是窑洞进深深,七八米是平常的,还有十几米深的,感觉都有点不像住人的了。 窑洞是砖碹,还带前廊。地面屋顶都是青砖铺砌,更别说还有平房也是全部用砖砌成。也许有些人不觉得有什么,须知,能用得起砖瓦盖房子,那在古代需要极大的财力才行啊。师家的富裕于此可见一斑。 这还不算,因为地形的原因,师家大院是依山就势而建,一栋连着一栋,上下左右相接,所以造成了窑楼结合的多进式院落。楼梯、暗道、偏门处处可见,连通着一座座院子。 像所有的山西富商巨贾一样,师家官商齐备,财力十足,在住宅的建造上自然不遗余力。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师家大院这31处窑楼院落里,装饰性的构件比比皆是。像大家常见的砖木石雕更是别具汾西风情。 这里比较有特点的是,窑洞顶的拦马墙建造。古人们用青砖镂空垒砌出“囍”“吉”的字形,既节约又有寓意,很别致。 还有大门上的木雕雀替阑额、砖雕墀头、石雕门墩石等,精美程度不输其他大院,木雕门匾饱含寓意,彰显了文化的熏陶作用。 这里最令人称奇的是窑脸门窗上的窗棂图案。云纹、回纹、锦字纹、方胜纹、龟背锦纹、万字纹、寿字纹等等应有尽有,花样繁复,一眼望去,美轮美奂。细细品味,又感慨万千。 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山村,家族聚居的民居建筑群,如果从远处望去,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所以有人将它比喻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这处庞大的建筑群内部又如同迷宫一样,少有街巷连接,全凭上下楼梯、暗道、角门等连通,大小门一关,各个院落自成体系,打开则连成一体。 如此紧密的家族聚居建筑群,的确是山西大院的精华杰作。如今经过数年的修缮修复,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师家沟村又恢复了昔日那种古朴宁静的模样。 那一栋栋青砖灰瓦的院落,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家族奢华的内在气度。 比如说村庄最高处的师家赏月楼以及祭月台,村口处的古戏台,这是一个家族聚居的精神依托和展现之地。 仔细细细的游览,品咂每一处细节之美,你会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整座村庄那股浓浓的清代富商巨贾奢华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会令你流连忘返。 惊艳的不只是外表沧桑的古建筑,还有那不经意间显现出来的晋商文化和财富底蕴。 罕见的葫芦形柱础,竟然被供奉成了神仙,山西古建真奇妙 80年建设50000平方米豪宅,山西师家大院被誉为“中华第一村” 山西晋城市的砥洎城,如何屹立400年不倒?

5,乔家大院坐落在何方

在山西省祁县城东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 收藏旅游胜地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旅游

6,电视剧范家大院在那里

电视剧《范府大院》是在2006年上映的,由孙红雷、苗圃、颜丹晨主演的,如有帮助,希望采纳,万分感谢。
电视剧《范府大院》是在2006年上映的,由孙红雷、苗圃、颜丹晨主演的,如有帮助,希望采纳,万分感谢。
你说的 是范府大院吧,导演:成浩主演:孙红雷 张敏 冯远征 苗圃这个你可以主流的播放平台都会有 的,都能在线播放,很方便的!

7,临汾的名胜古迹

华门
洪洞大槐树、苏三监狱、广胜寺,霍州陶唐峪、七里峪、霍州署衙,蒲县东岳庙 等等的!!
我再补个 襄汾陶司文化遗产
华门
华门 尧庙 吉县壶口瀑布 洪洞大槐树 苏三监狱 广胜寺 霍州陶唐峪 霍州署衙 蒲县东岳庙
襄汾丁村

8,师家大院可媲美乔家大院游客却很稀少哪里出了问题

没有
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的师家沟村,和乔家大院相媲美的一座大院。师家大院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大院遗址。师家沟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古村落,交通非常的不方便,这也是导致师家大院如今无人问津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师家大院才能现在还保留着古清朝时期山西当地民居的原始面貌。这座大院建筑遗址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古色古香的感觉随着历史的沉淀更加的凸显出来了。师家当时是很有名望的商人,非常的的有钱,有钱人家都会扩建房屋,因此师家大院才会占地面积广阔。而且师家大院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晋商风格,整座大院是四通八达的,可以互相串门。师家大院很少去游客去旅游,也是因为不像乔家大院那样被开发了旅游业,师家大院并没有特意开发旅游项目,因此没有太多的人了解这座大院,也就不会像乔家大院那样有人宣传去旅游了。其实这也是好事,如果被过度开发旅游业,对于这种大塬遗址是很难完整地保存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损伤。综上所述,师家大院很少有游客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和没有开发旅游项目的原因导致的。因此师家大院还是那样保存完整的存留在山西的土地上,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看看这座大院的样貌,体会一下当年晋商的华丽风采。

9,百家姓寻根祭祖师家在哪

师家在现今的山西省汾西县城5公里处的师家沟。师家沟的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分为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历史溯源: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进,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 师氏家族:僧念镇师家沟村、前沟村、瓦窑圪塔村,和平镇张洼沟村,腰里村等6个村有师姓分布。800-1000人,都是从师家沟出来的。清朝前期,是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的名门望族。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咸丰年间师家开始走向衰败。【名人贤士】●师法泽第三代。师家大院的创建人。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开始做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久,师家的财力变得雄厚。在经商的同时,师家很注重文化教育。师家在第五代、六代同门的28人中,获监生、贡生、增生、武生等功名者多达11人。“儒商结合”大大提高了师家的社会地位。师法泽本人也由于治家有方,德高望重,在当时四邻八乡享有一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被举为乡饮耆宾。●师鸣凤第五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捐得湖南省藏江侗族自治县县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补湖南省湘乡县知县。间,与当时尚未发迹的曾氏兄弟交往甚密,并且为提携、推荐曾国荃步入仕途花费了一番心血。咸丰二年(1852年),因军功钦加同知衔,遂跻身于官场,成为师氏家族官场上显赫人物之一,为其家族铺就了仕途之道。光绪初年(1875年),曾国荃当了山西巡抚,对正告老还乡到太原来访的师鸣凤大开中门,隆礼远迎,连日盛宴款待,极尽故人之谊。而时任两江总督不可一世的曾国藩也寄来书信、重金以表谢意。曾国荃亲书“大夫第”精匾一块,匾阁下题湘乡知县,保庆州同师鸣凤;落款题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山西巡抚曾。后来派要员用八抬大轿送师鸣凤回乡。途经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霍州,各州县官员出郊迎送,气派非凡。随即在师家沟举行了隆重的挂匾仪式,平阳知府和方园州县官员、社会名流均前来祝贺,乐队、戏班大庆月余。从此,师家沟名声大振,一度成为达官仕宦、文人学士不时光顾的三晋第一村。●师自省师家沟村口的一座石牌坊,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虽有些地方已遭毁坏,但丝毫不减当年的威武雄姿。石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节孝牌坊”。牌坊外形是四柱三门式,八个翼角原挂有八只风铃,遇风声起,夜深人静时更显清脆。石牌坊上共雕刻了465头灵物,最多的是360只猫,最有价值的是59头大象。这些数字代表什么,至今仍然是个难以破解的谜。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师家沟以其高品位的文化含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到了它的独特价值。去年3月,师家沟以其不凡的魅力,被西安市国际遗产学术会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的评定,为山西争得了一份荣耀。
文章TAG:师家大院家大大院石家大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