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七郡所以围绕着荆州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比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其实借的只是荆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郡南郡而已,并不是整个荆州,再比如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失的荆州其实只有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三个郡而已,并不是整个荆州。三国的历史将改写,不仅孙权不敢偷袭荆州,而且关羽也不会死,蜀汉势力更不会退出荆州。
1、关羽荆州被斩,刘备为何没有相救,你们怎么看?
关羽攻打襄阳是他自己的主意,但实质上,这是得到刘备授意的。襄阳是一个战略枢纽地区,占领了襄阳,可以直逼宛城、洛阳等地,这和《隆中对》中所说的从南路进攻中原的部署相一致,但关羽攻打襄阳,不是因为要威胁中原,而是因为刘备占领了汉中。从汉中那里,有一条汉水顺流向东,可以直接到达荆州,十分方便,而汉水流经之处,襄阳是关键节点,
拿下这里,就等于打通了汉中和荆州之间的一个便捷通道,实现更紧密的“跨有荆益”,稳固势力。说到底,在刘备眼里,占地盘还是比恢复汉室重要,但不管怎样,由于襄阳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去,刘备还是在联盟框架内打击曹操。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时孙权对他和曹操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前面我们提到,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已经把他看作最大的威胁,而且由于远走益州,刘备可以避开曹操的锋芒,把军事压力都推到了距离曹操更近的孙权身上。
在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四个郡,孙权只占了一个,也就是说,好处都被刘备占了,压力全被孙权承担了,这就使孙权开始重新审视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并做出了一个决定:与曹操进行缓和,重点攻击刘备。双方因为夺荆州与益州而积累的矛盾,终于总爆发了,于是,在关羽全力攻击襄阳时,吕蒙偷袭荆州得手,使关羽落入兵败被杀的境地,刘备彻底失去了荆州。
2、怎么看“一部荆州史,半部三国史”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东汉末年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因为发生于荆州的三场战役,三国就是在赤壁之战中萌芽,在襄樊之战中发展,在夷陵之战中奠定,无论是赤壁、襄樊还是夷陵,都在当时天下十三州之一的荆州境内,所以说:一部三国史,就是半部荆州史,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地处长江两岸,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和湖南省全部、江西省西部、贵州省东部、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北部,当时的一个荆州抵得上今天的三个省。
东汉十三州荆州之所以在三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荆州位于天下之正中的位置,是华夏中原地区进入江汉平原的唯一通道,也是北方政权南下统一华夏的重中之重,自古便有“得荆州者得天下”的说法,东汉末年,从刘表单骑入荆州开始,荆州便成为中原之外相对稳定没有战乱的地区之一,在刘表主政的数十年中,荆州难得安宁,当北方霸主曹操打着统一天下的旗号开始南下荆州时,荆州便开始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荆州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赤壁之战发生在荆州赤壁就是今天湖北省咸宁市下辖的赤壁市,在当时属于荆州的江夏郡,曹操南下荆州进行统一之战,刘表的继任刘琮举城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占领荆州除江夏郡之外所有的郡县,只要曹操再进一步,拿下江夏郡的刘琦和刘备,就占领了荆州七郡,接下来就能挥师江东,攻打东吴,一统整个长江以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周瑜的带领下,在赤壁以火攻击败了曹操东征主力,硬生生地扭转了曹操统一整个南方的计划,在客观上促成了天下不能被曹操统一,不能统一当然就是分裂,虽然赤壁之战不能保证是不是三国鼎立,但三国鼎立的局面却是在赤壁之战后形成的,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逐渐开始明朗化,北方的曹操仍然是最大的霸主,南方的孙权盘踞江东自成一霸,荆州的刘备在取得江南四郡之后又借来了南郡,之后攻取益州,拿下汉中,成为了南方的另一霸,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初具规模,但并不稳定。
襄樊之战发生在荆州荆州第二个重要作用就是:襄樊之战阻止蜀汉政权的发展势头,整个三国之中,蜀汉的势力是发展最快的,同时也是衰弱最快的,刘备从一无所有到横跨荆、益二州也不过用了10年时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后产生了错觉,觉得蜀汉势力是天下最能打的,也是最强的,于是战略冒险开始了,这便是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