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五年来, 明珠公墓坚守‘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服务理念,打造出适合每位逝者安息长眠的绿色宁静家园,坚持着慰藉每位亲属心灵的至善服务。迄今,园区已入住近一万位逝者,各项管理和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自1994年对外开放起,针对岛内的低收入人群,骨灰寄存室实行公益性收费价格,寄存室共建15090格位,截止到目前已累计使用12445格。为岛上居民提供了方便,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为了切实落实殡葬改革,墓区新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各种墓穴,包括(龙区,凤区,吉区,祥区,新型墓)等各种墓穴。尤其是为了解决一些特殊群体的殡葬需求,开发了花坛葬,家庭合葬墓等各种墓穴。
为了方便岛上村民群众祭扫,墓区特地在办公楼提供了一间休息室包括轮椅,老花眼镜,饮水器等方便老人休息,查阅资料。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环境。
上海浦南陵园创建于1994年3月,规划面积100余亩,1999年经市民政局批准审定为经营性公墓,园内集墓葬、壁葬、树葬、寄存等多种葬式于一体,融宗教信仰于一园。2007年被市民政局审定为“上海市二级公墓”。
陵园绿化覆盖率85%、绿地率90%以上,三面环水,东西两旁分别是黄浦江上游的万亩涵养林和新开辟的五厍农业观光旅游处,是松江浦南三净:水净、土净、气净的真正体现之处。步入园内静谧之中玉兰争相斗艳,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牌坊,雕琢精美的九龙壁喷珠溅玉,放生池与假山相映成趣,鱼戏鸽飞,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小品点缀,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之中。
陵园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基本实现环境园林化、葬式生态化、墓型艺术化和办公现代化的目标。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上海市二级公墓、“上海市农口级文明单位”、“松江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无烟单位”、“五星级”诚信创建企业、市绿化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
青浦静园公墓经市民政局批准,占地150亩,青浦民政局主管,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经营性公墓。
地处朱家角古镇西南一公里处的沈巷镇果园内,近邻风景秀丽的淀山湖,地势平坦高爽,方向朝南,墓园内绿萌夹道,遍植松柏及四秀花木,触目所见,皆自然景色。置身其间,静观树绿水清,是墓葬之见水宝地。园内布局有序,墓穴安置合理,式样新颖,价格为全市优惠,并备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等各种质地坚固的石料。配备可建造不同规格、各种式样的墓穴,现有龙、凤、梅、兰、竹、菊、福、禄、寿、禧墓式,特殊墓式的客户,可以自行设计由工匠按图施工。虽不能朝朝暮暮相伴,却留下绵绵无尽亲情。青浦静园一座安置先灵永生的极乐陵园。
上海清竹园墓园是在原“清竹园”基础上扩大规模、重新规划设计建设而成。古人云:“盖画品高下,不在手迹,在乎意。”重新改扩建的清竹园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七星、五岳”方位布局精神,和“天圆地方”阵势等全新概念规划设计,寓意深远,与众不同,加上中部蜿蜒贯穿的河流,形成“七星照水”的景象,院内建筑气势磅礴,人文艺术景观和石墓壁廊景观造型,用材古朴典雅,现代大气,着力表现当代人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恍然如历史遗迹和现代文化交融,园内茂林修竹,风惠水泽,一派“竹静兰幽山水地”的旖旎风光,是人身后理想的安息之地。
清竹园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代史学上号称“南有钱大昕,北有纪晓岚”的钱大昕大学士即安葬于此,其号“竹汀先生”,是“清竹园”名字的由来。
钱大昕先生一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史学方面学术专著,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考据学家、经史学家、天文地理学家。“竹静兰幽山水地”钱大昕先生于其生后所选安息之地必是合五行之地,必是风水宝地。钱大昕古墓是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地区保存完好的清代墓地。
临近清竹园的千年古刹“吴兴寺”,始建于南朝梁天建十年(511年),迄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寺内一年四季香火不绝。
三林静园已推出预约祭扫平台,一款可以帮助用户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时期进行扫墓的手机应用软件,在这款app中,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预约到入园祭扫逝者的资格,还能用特殊的方式进行云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