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商标侵权行为,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哪些呢

商标侵权行为,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哪些呢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1 00:33:20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哪些呢

您好,商标侵权行为的例外有以下情况:(1)合理使用;(2)权利用尽;(3)先用权;(4)在先权利。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表现形式 》, http://user.qzone.qq.com/376784230/blog/1324810585。

商标的侵权行为包括哪些呢

2,侵犯商标权行为有哪些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相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的行为;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三、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示的;四、经销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五、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璜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侵犯商标权行为有哪些

3,商标侵权行为具体是什么

商标侵权简单的来说就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商标侵权行为具体表现内容如下: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结合《商标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种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是需要销售者主观明知为要件的。4、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须注意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是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和“销售”两种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具体是什么

4,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1、假冒注册商标(商标相同+商品相同)。未经商标权利人得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得商标。2、仿冒注册商标(相似商标+相同商品,相同商标+类似商品,相似商品+相似商标)未经商标权利人得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权利人相似得商标,或者在类似得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相似得商标,容易导致混淆得。3、销售假货。行为人不管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实施了销售假货时,均成立侵权,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得,也构成侵权,但是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另外,只是使用假冒商标商品不构成侵权,这点和专利相区别开来。4制、售假标。未经商标权利人之许可,伪造或者擅自制造他人商标标识得行为,或者销售上述标识得行为均成立商标侵权5、反向假冒。未经过商标权利人得许可,擅自更换其商品的注册商标,又将上述商品投入市场销售的行为,成立商标侵权。6商标侵权的帮助行为。故意为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帮助的行为成立商标侵权,比如为侵犯他人的商标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印制、经营场所等均可能被视为为他人的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帮助。7其他的侵权行为。(1)将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用着产品名称或者装潢,误导公众的;(2)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或者主要部分用在不同或者相似的商品上,误导公众的;(3)将他人注册商标用着域名或者字号,误导公众的。8、善意侵权。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商标专有权的商品,能够证明商品有合法来源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善意侵权原则上是属于侵权,只是不承担侵权责任,前提条件是行为人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自己售卖侵权商品。

5,侵权商标行为包括哪些

在商业活动中,有的人喜欢走捷径,假冒他人的商标或者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殊不知这些都是侵权的。侵权商标行为包括哪些呢1、《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五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又称之为“反向假冒”。(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2、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6,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请问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这类侵权行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四种:(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第一种行为是假冒行为,其余三种是仿冒行为。假冒注册商标是最严重的侵害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大体包括如下几种: 1、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包括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 2、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反向假冒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包括:①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②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等便利条件的;③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④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⑤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7,什么是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对侵犯注册商标权行为认定的过程 对侵犯注册商标权行为认定的过程,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判断商标侵权行为能否认定或称是否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来进行的。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显然,从这条规定看,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该范围由两个方面因素来确定,一是核准注册的商标;二是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结合,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也就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是被控侵权的商标,二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的比对打下坚实基础。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它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比较对象。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通过认定侵权行为的三个基本步骤,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文章TAG:商标侵权行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