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崇明东滩,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是否有螃蟹

崇明东滩,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是否有螃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3 11:23:00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是否有螃蟹

有。1、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最东端,是由长江水里的泥沙冲击而成的自然湿地,是上海之肺。2、从景点简介上得知这里芦苇荡、螃蟹都是吸引游客的地方,而每年候鸟季节,很多人都会拿着长枪短炮去那里拍摄欧鹭。3、所以是有螃蟹的。

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是否有螃蟹

2,崇明东滩湿地的简介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围堤为界限,东至吴淞标高零米线外侧3000m水线为界,仿半圆形航道线内属于崇明岛的水域、陆地和滩涂。即位于东经121050—122005,北纬31025— 31038之间。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为326平方公里,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241.55平方公里,包括1998~2001年大堤以外的潮间带滩涂和水域;堤内以鱼蟹塘和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约为为85平方公里,也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东线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在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东滩滩涂辽阔,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167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5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水鸟有12种。另外,根据1996年春季调查统计到的涉禽数量上分析,有8种超过或到达世界种群1%;3种达到或超过停歇地大于0.25%标准。1999年崇明东滩正式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2002年1月,湿地国际秘书处正式接纳崇明东滩为国际重要湿地。湿地介绍如何科学认识东滩湿地自然资本的价值,如何合理利用东滩湿地己成为东滩生态开发的首要任务。1、科学价值。东滩湿地是东亚最大的候鸟保护区之一,位于候鸟南北迁徙路线东线中段,是国际迁徙鸟类必需的栖息地;东滩湿地是国际意义生态区的核心部分,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快速演替的生态系统。该区域是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理想场所。2、生态价值。东滩湿地是崇明岛的生态屏障,也对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鸟类分布达97种,每年总数量达200-300万只。每年到崇明东滩越冬的小天鹅数量达3000-3500只,是我国小天鹅最大的越冬栖息地。3、美学价值。东滩湿地临大海,通长江,靠岛屿,加之3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植被一望无际;碧空蓝天,成群鸟类飞翔其间,配以晨光、日出、雨色和夜幕,辽阔、壮观、宁静、秀丽和色彩斑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可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最为美丽的去处之一。随着上海市民的富裕以及他们过于紧张的工作节奏,东滩一定会成为开发价值极高的旅游、休闲胜地。拟建的 东滩湿地公园将充分将其美学价值展示给世人。

崇明东滩湿地的简介

3,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含义)  本办法所称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保护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崇明东滩划定一定区域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批准在崇明东滩划定的特殊保护区域,对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予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第四条 (管理部门)  上海市农林局(以下简称市农林局)会同崇明县人民政府负责保护区规划的编制、保护区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市农林局所属的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市环保局)负责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对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  本市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第五条 (保护原则)  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以保护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宗旨,实行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动态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第六条 (保护区规划)  市农林局应当根据鸟类资源、自然环境状况和保护的需要,会同崇明县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规划部门平衡后,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保护区管理处应当制定与鸟类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有关的保护区年度控制计划,报市农林局批准后实施,并报市环保局备案。第七条 (保护区功能区域的划分)  根据鸟类栖息地管理的不同要求,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  临海人工围堤以外的海三棱藨草带、盐渍藻类光泥滩以及吴淞高程零米线外侧一定水域,为白头鹤、小天鹅等珍禽以及迁徙水鸟集聚及其赖以生存的天然湿地,划为核心区。  临海人工围堤至海三棱藨草带内侧的一定区域,为迁徙鸟类经常觅食和活动区域,划为缓冲区。  保护区内除核心区、缓冲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划为实验区。第八条 (保护区及区内功能区域范围的调整)  保护区及区内功能区域范围的调整,应当根据滩涂淤涨和植被演替等造成鸟类栖息地变化的实际情况,由市农林局会同崇明县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经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市环保局进行协调,提出审批建议,报市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第九条 (界标的设置)  市农林局应当按照市政府批准并公布的保护区及区内功能区域范围,在保护区内各功能区域边界的显著位置,设置区域界标。第十条 (保护区生产活动和设施的管理)  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生产设施。已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应当低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第十一条 (进入保护区的人员控制)  核心区、缓冲区的人员进入,实行数量控制。  每年9月至翌年4月的鸟类迁徙高峰期,保护区管理处对核心区、缓冲区采取封区管理措施,除科研人员和必需进入的相关管理人员外,禁止任何人员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  保护区管理处应当根据批准的年度控制计划,确定鸟类迁徙高峰期和非迁徙高峰期每日进入核心区、缓冲区的人员数量,报市农林局批准后,于每年8月上旬公布。第十二条 (进入保护区进行科研教学活动的管理)  凡需在核心区内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或者在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处提交书面申请;境外组织或者个人进入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的,应当向市农林局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预定活动的时间、内容、规模、人数、范围及使用的相关设备等;  (三)计划捕捉动物或者采集动物标本的名称、数量。  市农林局或者保护区管理处按照规定受理申请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经审批同意的,发给《保护区通行证》,其中涉及捕捉动物或者采集动物标本的,还应当发给相应的狩猎或者采集证件;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保护区管理处认为申请者开展的科研活动对鸟类资源保护有价值的,可以与申请者签订相关协议,约定科研成果的归属及使用等事项。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文章TAG:崇明东滩崇明东滩上海崇明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