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怎么样

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3 04:05:02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上海民族乐团怎么样

简介: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乐团拥有一支八十人的大型乐队,并设有作曲指挥、独奏、独唱三个艺术家小组。乐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和演奏精湛著称。经常上演气势宏大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以及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弹拨合奏等富有特色的中小型节目。乐团创作活跃。积累了丰富的曲目,许多做品曾在"上海之春"、"上海艺术节"中获奖,并流传到海外。注册资本:710万人民币

上海民族乐团怎么样

2,民族管弦乐队分为哪四组

民族管弦乐队分为吹管乐组、弹拨乐组、打击乐组和拉弦乐组4个部分,每个乐组常见的乐器有:1、吹管乐器组:曲笛、梆笛、新笛、唢呐(高音、中音、低音)、笙(高音、中音、低音);2、弹拨乐器组: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3、打击乐器组: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木鱼;4、拉弦乐器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民族管弦乐队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我国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有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以及部分省市的大型民乐团等。我国的民族乐器就有两百多种,不过缺少低音乐器,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作为补偿,也有使用大提琴的。

民族管弦乐队分为哪四组

3,民乐团组合名称

1、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由1953年创立的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1949年创立的原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重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团。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电影交响乐团、广播说唱团、广播合唱团、广播电声乐团及广播民族乐团五个分团之一。2、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是上海大剧院直属的民族乐团。乐团拥有一支八十人的大型乐队,并设有作曲指挥、独奏、独唱三个艺术家小组。乐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和演奏精湛著称。经常上演气势宏大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以及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弹拨合奏等富有特色的中小型节目。乐团创作活跃。积累了丰富的曲目,许多做品曾在"上海之春"、"上海艺术节"中获奖,并流传到海外。3、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院团,由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民族合唱队、音乐创作中心等部门组成。 乐团成立于1960年,第一任团长为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现任团长为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赵聪。

民乐团组合名称

4,国乐咏中华时长

中新社上海5月15日电 (王笈)在指挥大师汤沐海的倾情挥棒下,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创作的《国乐咏中华》音乐会15日晚于上海大剧院迎来全球首演。音乐会以致敬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主线,分为《大春秋》《醉山水》《纳百川》《天行健》《归初心》五大乐章。首章《大春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礼乐,将编钟元素融入其中,以“钟鼓齐鸣”的古朴之音,表达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灿烂;《醉山水》以乐音营造山水之境、飘逸之风,7位演奏家的琴音呼应相合,诉说着山水与共的美学精神;《纳百川》中,唢呐、伽倻琴、筚篥、冬不拉、芦笙、萨塔尔、马头琴、长鼓等10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轮番上阵,一展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与视野;《天行健》采用多器乐双协奏曲的独特形式,由3组演奏家以竹笛、二胡、琵琶这3种不同的乐器“无缝衔接”演奏,传递了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生生不息的生命内力;《归初心》则以合唱交响形式呈现,大气磅礴的音乐语言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敬意与挚爱。在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看来,《国乐咏中华》释放出了中国民族乐器最充分、最独特的魅力,如《大春秋》体现了蕴藏在中华文明血脉当中的优雅、庄重与平和;《纳百川》的多民族乐器“碰撞”宛如一场“摇滚派对”,一展中国人的浪漫与豪放;《天行健》则描绘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侠骨柔情的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对人类发展和世界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罗小慈告诉中新社记者,《国乐咏中华》以富于历史纵深感的全新角度来叙述中国精彩和中国故事,“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在欣赏完后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当晚,上海民族乐团2021-2022全新演出季也随之拉开序幕。大师云集的新演出季中,汤沐海、谭盾、张国勇等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都将应邀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据透露,上海民族乐团特别委约音乐大师谭盾创作的《敦煌·慈悲颂》国乐版将在谭盾本人的执棒下迎来全球首演。《敦煌·慈悲颂》是谭盾十数次拜访敦煌、历时6年创作的史诗巨制,此次的国乐版改编创作也是谭盾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敦煌壁画中气势雄伟的大型乐队构成场面,针对民族乐器声音特性、乐团演奏家演奏风格,“量身订制”的全新创作,将奏响敦煌这座千年艺术殿堂的独特魅力。

5,上海民族乐团的主要演员

陆春龄,1921年9月出生于上海。笛子演奏家,我国一代笛子宗师。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被国内外听众誉之为“魔笛”。陆春龄既是笛子演奏家,又是音乐教育家。他培养了俞逊发、孔庆宝、林文增、周林生、赵越超、魏显忠、余占友、郑济民、杜聪、陆如安、赵庆中、周晴等学生。他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些人在海内外乐坛、教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陆春龄从事民族音乐已有近七十年之久,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笛艺春秋中,其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纯净、风格之浓郁,韵味隽永、甜润醇厚;压北方梆笛,奔放粗犷、开阔亢亮。尤其在江南丝竹的基础上,广蓄并纳,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体系和流派,被誉为“南方笛派的杰出代表”。陆春龄创作的笛曲,以《今昔》、《喜报》和《江南春》更为脍炙人口。1985年,他荣获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奖,1989年更以《鹧鸪飞》一曲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1993年,他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被授予美国荣誉公民及金钥匙奖。2004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殊荣。钱军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上海民族乐团笛子独奏演员,笛子首席。中华笛研究所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上海笛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03年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世界民族器乐大赛中获“沙木尔汗政府”大奖。2007年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专业组第一名。2008,2009年两届《上海之春》演绎外国人作品分别获第一,第二名。曾受聘于新加坡华乐团。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八岁学笛,并深得笛子大师俞逊发的教益,笛子泰斗陆春龄的指点,十岁以“音乐小使者”的身份出访美国,受到当时总统里根的接见。他以音乐大使的身份多次赴法国为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作宣传活动。在维也那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比利时国家剧院演出时担任独奏。他还以独奏家的身份应邀参加捷克“布拉格之春”,第八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澳门回归庆典,台北传统艺术节等。他的口笛演奏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APEC期间为各国元首演奏时,一致称奇。2007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大剧院成功举办 “笛子独奏音乐会”。 并在各大院校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2007年被推选为“粉墨佳年华”上海优秀青年演员-年度之星。 2009年获上海十大文化新人。2010年在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文章TAG: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上海民族乐团民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