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上海市实验学校招生比例,上海中考名额分配

上海市实验学校招生比例,上海中考名额分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5 09:40:1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中考名额分配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的招生方法称为“名额分配”招生。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市教委下达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严格按照本区县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在籍且在读报考人数比例,将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有关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须向考生公布“名额分配”招生信息(包括招生学校、招生人数、招生要求、录取办法等)。考生按本人志愿,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计划,在“提前录取志愿”栏内填报一个“名额分配”志愿。全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区县中招办按照全市中招工作时间节点和要求,根据全市规定的控制分数线、“名额分配”计划、考生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填报“名额分配”志愿的考生必须为在籍且在读的初三学生,根据分配给本校的高中学校和招生名额数,自主填报志愿。跨区报考的考生不参加“名额分配”招生。

上海中考名额分配

2,上海中考政策

1、录取方式的变化在2021年以前,自招是市重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最主要的生源,但2022年开始,生源最大的来源将会是名额分配,我们需要了解名额分配录取的规则。另外,之前的自主招生,都是考前填报,以后会改成考后填报。也就是以前5月份就知道去哪,提前准备初中内容的模式,也将一去不复返。一切尘埃落定都得等到8月份。2、自主招生比例原文写的其实不是四校,而是“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中,暂时上海符合标准的只有四校。但其实,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在四校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间,还有两所委属市重点,上海实验学校和上师大附中。由于文件明确指出“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为,上海实验学校和上师大附中,适用的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个标准。3、自招流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1、最多可以报两所学校;2、通过学校测试;必须达到控分线。能够自招的,绝大多数都是人中龙凤。一般情况下,通过学校的测试反而不是难点。反而另外两点需要重视: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判,不要浪费名额;中考的时候别掉链子,至少达到控分线。4、委属市重点分配比例委属市重点包括四校和上海实验学校、上师大附中。名额分配占65,其中80%到区,20%到校。而自招中的15%,定向给予体育和艺术的特长生。四校在统一录取阶段只招收5%,四校加起来,大约1400人不到,也就是通过统一录取想进四校,全上海一共只六七十人。也就意味着,前面的名额到区到校、以及自招,都需要慎之又慎。由于各区人数不同,最终分到的名额也不同,但是。不管是哪个区,四校到校名额总是不够的。怎么办,沿袭去年的优良传统,继续抓阄吧。而名额到区人数虽然不少,但依然是狼多肉少,每一个名额的获得,都意味着你在本区,有着2%甚至是1%的水准。如果跨区名额不涉及入学年限,不排除以后教育强区的学生,会去教育弱区争夺四校到区的名额。5、区属市重点分配比例区属市重点,10%自招,60%名额分配,还有30%统一录取。 自招和统一录取,全市竞争;名额到区,全区竞争;只有名额到校,是本校竞争。先通过自招,在全市录取24名学生。在通过名额到区,在闵行录取43名学生。闵行共有70所初中,先要分掉70个名额。还剩下20多个名额按比例分,就算你莘松中学春申校区有18个班,能分你五个人就顶天了。但对于弱校而言,这是他们学校尖子唯一一个能上四校八大的机会。最后在统一录取阶段,凭分数招进72人。本次招生圆满结束。6、区属市重点的志愿填报一共就1个名额到区资格和1个名额到校资格,必须要提前对自己有认知,再去填报合适的学校。另外,名额分配的填报也在中考以后。7、名额分配的综评录取流程综评50分中,40分由初中平时成绩获得,只要全部达到合格,就可以获得总分40分。如果有不合格,会减去相应分数。现场综评10分由高中学校打分。8、统一招生

上海中考政策

3,上海高中招生改革名额到校 学区房要凉凉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从2022年起,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招生总计划的50%以上,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分配到区、分配到校。上海“名额到校”的招考改革迅速引发热议。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上海的招考改革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也将有助于学区房的降温。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陈杰教授也表示:“当家门口每所初中都有机会升入优质高中、弱校小校升入机会还相对提高的制度一旦建立,单为择校而选择居住地的行为会少很多。这些政策直接将刚被一些房产中介和自媒体炒作起来的所谓初中学区房概念很大程度掐灭。未来,将持续有力地引导家长们更加理性选择入读学校,也就更加理性地选择居住地。”“名额到校”促进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根据上海发布的《实施办法》,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具体包括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两类,合计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与改革前相比,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实施办法》特别明确了名额分配的具体要求。其中,由上海市教委直接或共同管理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以各区当年度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市中招报名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同时,由区教育局管理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其中,分配到区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30%,分配到校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70%,原则上要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实现名额分配全覆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指出,此次政策是教育制度改革和优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导向。从相对通俗的理解角度看,实际上就是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进行了优化,通过名额分配方式,使得相关区和初中获得更多的报考和入学机会。换而言之,高中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各个初中后续可以享受更多的报考优质高中机会,进而使得初中各校的生源更加均衡。“不能对口好初中孩子就彻底掉队的焦虑情绪会大大减缓,单为择校而选择居住地的行为会少很多。”陈杰表示,新政策的设计不仅巧妙而且具有深远意义。陈杰进一步分析称:“新政之下,每个初中,哪怕规模再小,都有一定的托底保障进入优质高中名额。而那些规模较小的初中,即那些报名人数较少的初中,相对就更加有吸引力了。而这些初中往往又是坐落在居住地段人气不太足的区域,这会带动这些区域的人气复苏,引来居住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业内:2021年学区房将迎来降温“不可回避的是,这两年大城市住房问题中,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学区房较热。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都出现了学区房抢房的现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从实际过程看,热门小学和初中都出现了一校难求现象,暴露出扭曲的置业观和教育观。”比如,在刚过去的2020年,上海学区房房价一路上扬。根据克而瑞数据库监测的数据,2020年全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599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而以去年学区房炒作较多的大三林板块为例,其2020年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935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7%。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对大三林板块、张江板块和黄浦区三个学区相对热的板块进行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这三个板块的价格比较稳定。而到了2020年尤其是二季度开始,这三个板块的价格明显上涨,出现了学区炒作、一房难求、房价哄抬、预期不稳等乱象。上海三个热点区域/板块的房价走势图片来源 CRIC、易居研究院对此,严跃进表示:“此次上海教改工作,将优质高中资源以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配置。一些冷门的、过去不为家长看好的初中,后续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增。在小升初的机制下,也会传导到相关的小学择校过程中。通过这样一个机制,也真正使得此类小学和初中的生源质量改善。各类学校后续都可以享受更公平的招考机会,自然使得哄抢好学区的现象减少,进而促进相关学区房的价格降温。”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告诉新京报记者:“新的政策出现对打击炒作学区房,会有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现在的逻辑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家门口的初中也有机会进入很好的高中,这样,慢慢地,随着大家对学区房的关注度降低,学区房市场也会逐步降温。”“从政府的近年来一系列表态和政策看,高水平高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很大,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还正在路上,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还会源源不断而来。伴随这些政策发展,我们也有望看到择校热会进一步降温,人们的居住地选择将越来越理性,对学区房的炒作会越来越少,甚至学区房的概念可能未来就会变成一个伪概念。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化将有力推进居住均衡,进而让住宅市场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平稳和可持续。”陈杰总结称。

上海高中招生改革名额到校 学区房要凉凉

文章TAG:上海市实验学校招生比例上海上海市上海市实验学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