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2010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2010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5 07:24:17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B,上海,上海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约2.5万亿元,远高于深圳的1.8万亿和北京广州的1.3万亿,上海各方面的工业技术也是全国领先的,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厦门差远了

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2,上海的简介

上海,简称沪,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最核心。 上海全市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2010年经济总量达1.69万亿;常住人口2302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二月最冷,最低气温为-5℃至-8℃,通常七月最热,最高气温达35℃—38℃。每年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 上海古时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特别市。现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海市建城历史始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即公元1291年8月19日,朝廷批准上海建县。此日定为上海建城纪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黄浦江上帆樯林立,中外船舶,来往如梭。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中,上海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要据点。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国主义也相继在上海强辟租界,那时的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惨遭帝国主义的各种掠夺。但同时由于租界提供了市民免于反动政府,军阀以及历史战乱的侵袭打扰的相对自由安全的环境,加之作为自由贸易港的便利使得上海各项民族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此外自由开放的环境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贾贵族文人墨客革命者等等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至20世纪初,上海的人口已相当于中国其他三大城市之和并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远东的金融贸易中心。   今日的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十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金融业GDP居全国之首,税利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上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上海港货运吞吐量居全球之首。

上海的简介

3,2010中国最有钱的城市

上海,上海是国际大都市 它的贸易经济在全国都是第一位。上海已经成为全中国纳税率最高的城市,上海上交的税款达全国的总税款的一半.1949年以前,在上海有很多外国银行和公司。上海是当时远东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不仅汇集着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政府银行为首的原国家资本与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以及外国在华金融机构。在外滩附近聚集了各国颇具实力的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等组成了“东方华尔街”。还拥有数量众多的私人资本经营的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以下简称私营行庄公司)。经历了1927至1937年“黄金时期”的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的私营行庄公司已达105家;而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上海私营金融业的整体资金实力实际上已大大削弱,但仍有119家私营银行、80家钱庄和5家信托公司。然而到1952年底,上海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锐减至60余家。1956年初,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最后全部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在1949年以后,有些上海的资本家都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浦东陆家嘴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04年人均GDP6661美元,连续十年年均经济成长超过8%。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是上海的新兴金融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开市场操作。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分公司和办事处。上海工业发达,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全国领先。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地区飞速发展,一度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90年来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轻纺、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其他还有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农业占总体经济的比例较小,大约在1.7%左右。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等原因,目前纺织业、重污染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迁往郊区或关门停业,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海港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国内地最大的港口。 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7900万吨,超过荷兰鹿特丹成为世界第二大货运港。 200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8万TEU(标准箱),保持继新加坡、香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地位,上海港2006年吞吐量为2171万TEU,同比增长20.1%,继续保持第三名。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深水海港洋山保税港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200万箱(2005年12月10日一期工程开港,2020年全部建成)。计划在2010年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二大港。上海经济也受到其周围省份的非经济方面的竞争。上游省份GDP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来自黄浦江上游的饮用水污染,已成为困扰上海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2010中国最有钱的城市

文章TAG:2010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年上上海上海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