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3 01:37:59 编辑:上海天气 手机版

三、施工单位职责

(1)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实施主体。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统筹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负责其承包工程的质量风险管理工作。(2)施工单位应健全完善工程质量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工程质量风险管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技术、生产、材料、成本等职能部门的工程质量风险职责,建立考核奖惩、全员培训等工作机制。(3)施工单位应建立本企业工程质量风险源判别清单库,编制项目工程质量风险源识别清单,并在工程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实施工程质量风险管控,采取技术、管理、应急等措施,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管控。(4)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执行企业工程质量风险各项管理制度,明确项目部各部门、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项目部工程质量风险识别清单,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风险预控措施与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

四、监理单位职责

(1)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监督主体,应建立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相关监理制度,将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监督工作列入监理规划,编制监理实施细则。(2)监理单位应监督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实施情况,审查施工单位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措施制定等相关资料,采取现场检查、旁站监督、巡视检查等方式,检查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3)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能有效识别风险、风险评估有误、管控措施不当或者管控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改正。情节严重的,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报告相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五、勘察、设计单位职责

(1)勘察、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做好相关风险识别工作,识别工程项目工程质量风险,并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工程质量风险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工程质量的意见建议和具体措施,由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作为施工阶段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相关依据。(2)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指导、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措施,检查实施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3)勘察、设计单位应制定工程质量风险预警控制指标,明确监控检测要求,并跟踪检查实施情况。

除了进一步明确五方质量责任外,指南还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定级、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做出详细指导,将有力规范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工作,健全完善工程质量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预控能力和水平。

7.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下一级

按照风险分级防控机制,将驾驶员区分为一般关注、关注及重点关注三个层次。

一般关注:

1、安全行驶里程6万公里以上:

2、安全意识强,车辆维护保养好,无责任事故:

3、年违法违纪行为累计不超过2次:

4、服务优质,用车放满意率达到95%的驾驶员。

关注:

1、安全行驶里程2万公里以上,不足6万公里的驾驶员;

2、无责任事故的:

3、年违法违纪行为累计不超过3次;

4、年用车方投诉不超过2次。

重点关注:

1、新调入不满半年、新转岗不满1年驾龄不满2年的驾驶员;

2、安全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的驾驶员;

3、年累计发生万元以下责任事故;

4、年龄55岁以上或身体素质差的驾驶员;

5、经常醉酒或经常通宵上网、打游戏、玩麻将等影响第二天出车的驾驶员;

6、因离异等家庭变故,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的驾驶员;

7、年违法违纪行为累计超过5次的:

8、年用车方投诉超过3次的驾驶员。

8.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

中风险地区是一个社区,整个市区都要隔离是因为要把潜在感染者查出来消灭隐患。

一个小区内发现感染者,不代表传染隐患就只在这个小区,因为传染者是有个人每天生活行动轨迹的。

传染者并非都知道在被查出前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所以他在正常生活中行走同时就会传染给其他人群。这样就需要对该病毒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进行全面封锁排查。

我们国家投入了不可估量的财力防控这波病毒传染,是为了所有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9.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低的原则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企业需要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机构,明确建设工作目标,确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覆盖范围,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总体计划,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标与企业安全管理的绩效考核挂钩,按照PDCA闭环管理思路明确策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1、企业要成立强有力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贯组织机构,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都加入到领导小组,按照建设目标倒排工作计划。

2、将具体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并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组织专人编制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编制管理工作标准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作业活动。

3、开展风险点识别,辨识危险源。排查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设备、设施或区域,编制风险点排查清单。按照人、物、环、管理四个层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源辨识清单。

4、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编制风险分级与管控信息表。风险等级分红橙黄蓝四级,红色为最高风险。

5、按照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逻辑顺序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本单位风险库。

6、根据分级管控原则,对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四类风险,分别实施日常管控和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建立分级管控机制。

7、企业的厂级、车间、班组、岗位四个层级根据日常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不断将新产生、新发现的风险点危险源列入风险评估、分级、制定管控措施、开展治理,不断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中小企业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简便方法呢: 1、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 2、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 3、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对本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 4、中小企业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

文章TAG: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