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上海市2030年规划,上海虹桥商务区的项目规划

上海市2030年规划,上海虹桥商务区的项目规划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21:02:13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虹桥商务区的项目规划

第一阶段,2010—2015年,发展初期,以核心区为重点开发区域,主要通过做形态、做气势,打造商务区雏形。第二阶段,2015—2020年,发展加速期,以主功能区为重点开发区域,主要通过做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竞争力来夯实商务区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2020—2030年,逐渐成熟期,商务区的商务功能逐步完善、提升,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烈的带动效应,实现与新城的联动发展,最终建成独具特色的综合商务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的项目规划

2,上海到崇明的地铁什么时候开通

上海地铁最新规划出炉啦,12月19日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批复》,由此上海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也正式确定了。按照规划,上海将新建多条轨交线路。包括了轨交19-23号线、1号13号线的延伸线、机场场、嘉闵线、崇明线等9条线路。根据规划,上海到2030年轨交网络总长度将达1642公里,其中地铁线1055公里,市域铁路587公里。2035年将达到2200公里,地铁线1043公里,市域铁路1157公里。其中大部分线路都在近郊,十多年来和地铁无缘的崇明也终于能通地铁了。

上海到崇明的地铁什么时候开通

3,上海公司打算2019年搬迁到别的城市在公司任职23年月薪人民币

公司搬迁的补偿就跟你被辞退的补偿一样的你工作了23年了,那就是应该给你24个月的工资补偿的或者,到时候公司会跟你协商解决的
这样比较直观:在美国月收入1000美元相当于中国月收入1000人民币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就这样所以在美国月入10000人民币(1500美元左右吧)相当于在中国月入1500人民币
胡说八道,经济补偿金封顶是12个月

上海公司打算2019年搬迁到别的城市在公司任职23年月薪人民币

4,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800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百度

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800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随着着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开启前期运营,上海城市轨道全互联网运营里程宣布提升800千米,做到831千米。上海也因而变成全世界第一个地铁站里程提升800千米的城市。新开的上海地铁18号线全线贯通南北,本次开启一期北段运营里程约21千米,是上海第一条全程智能化智慧运维的地铁路线。连接物品方位的14号线运营里程38千米,是全国各地第一条全程翠绿色最大级别三星级轨道交通路线。据统计,14号线运营里程38千米,共设地铁站31座,沿途通过嘉定区、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城区五个行政区域,是现阶段公路网无线中继1、2号线以后的又一条高运输量的城区级路线,是联络市区和中西部地区地域的方便快捷安全通道。此次开启前期运营的18号线一期北段为上年南段的拓宽,运营里程约21千米,设18座地铁站,经过浦东、杨浦、宝山三个区,在加强浦东、浦西过江联络,加强中央城、关键市区的对外开放辐射源作用,推动地区互动交流共享发展,及其改进中央城地区的交通出行构造和交通出行自然环境等领域具备关键功效。据了解,两根新线路均选用自动式安全驾驶运作,完成了旅客列车、开门关门、折回、进库等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旅客列车靠谱为平均的3倍。上海地铁站已经加快智能化更新,现阶段已基本上搭建产生了以地铁站云、快速数据通讯网和数据管理平台为关键的各大网站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和智慧服务,并与城市运作的“一网统管”服务平台连接产生联动,确保城市安全性。本次两根路线开启后,上海地铁路线增至20条,运营地铁站增至508座,转乘地铁站增至83座,互联网经营规模再次领先全世界。值得一提的是,14号线是上海第一条8编队自动式运作路线,目前为止,上海地铁站已有着5条自动式安全驾驶路线(10、14、15、18号线、浦江线),运营里程增至167千米,自动式路线经营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5,上海7号线地铁会延伸到太仓浏河吗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7号线美兰湖站不会再往北延伸了目前上海地铁2030年远期规划7号线的终点仍是美兰湖站,基本不会有延伸,就更别说延伸到太仓浏河了
下车后步行600米左右到南大路,要先乘坐上浏线到罗店太仓浏河镇到上海宝山区没有直接通地铁,再从罗店乘坐地铁7号线,7站后到场中路站
楼上说的没错!7号线已经定格了,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能延伸到太仓,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策需要都没有必要延伸到太仓!

6,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亮点解读

上海城市2040年总体规划亮点解读   据上海政府网22日消息,“开门做规划”,在全过程公众参与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于8月22日面世。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上海城市2040年总体规划亮点解读,欢迎大家分享。   昨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庄少勤介绍了“上海2040”草案主要内容。其中提出上海将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并对人口、建设用地等指标进行进一步约束。规划提出,坚守土地、人口、环境和安全四大底线。此前上海提出到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此次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40年,也要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另外,上海的发展将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1、到204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上海2040”提到,上海将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   规划将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2、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内   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一是优化用地结构,确保生态用地(含绿化广场用地)占市域陆域面积比例在60%以上,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坚持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与拆并并重,积极推进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和低效工业用地减量。   二是实现广域空间统筹,注重陆海统筹开发,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陆海空开放型国土开发格局。   三是促进空间复合利用,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推进轨道交通场站的综合开发利用。   3、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交线路直接服务   规划提出,要完善“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强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包括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2个核心镇中心。规划还提到,至2040年,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加密中心城北部、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中环附近形成城市轨道环线,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服务功能,确保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全出行方式比重的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轨道交通站点600米面积覆盖率达到60%以上。   4、与江浙打造90分钟都市圈   来上海将构建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的飞机场和火车站基础上,上海还将再新建一座机场和一个火车站。建成后,新建的上海东站将和已有的上海浦东机场一起成为继虹桥枢纽外上海的的第二个交通枢纽。   通过15分钟步行解决市民基本生活   “上海2040”指出,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率90%;包括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等,实现人均4平方米的规划目标; 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是通过15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够解决市民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二是传统社区以生活为主,面向未来的社区把工作、休闲包括学习、创新需求都包括在里面,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应的转变,是一个复合社区。三是未来这座城市人口结构或者说城市功能会发生改变,这个社区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或者说有机更新的社区。四是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社区,不是封闭的`,空间是按照上海已有的优势,构建一个小的公共空间,不仅服务社区居民也对市民开放,这样使社区成为改善城市生活,提升这个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载体。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这次规划的亮点,社区是城市基本单元,可以说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乃至于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都可以从这里开始。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作用不光是生活场景,也可以作为工作场所,这次规划当中从改变社区开始对外来城市持续发展产生新的动力。”   5、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上海2040”中,提出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左右。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 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影响。   按照“上海2040”的规划,未来上海将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力争2040年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高度聚焦水环境改善,2030年前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至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态空间格局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廊道等生态战略保障空间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以及郊野公园建设;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防止主城区进一步蔓延; 中心城内加快实施10片楔形绿地,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10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加强13条滨河绿带建设。   据悉,本次规划将形成“1+3+1”的规划成果,其中“1”是城市总体规划报告,“3”是报告附件,包括专项规划大纲、分区规划指引和行动规划大纲;同时,在“1+3”的基础上精简提炼形成了1份规划文本图集。按照《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要求,此次公示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报告和规划文本图集全文,公示时间为一个月,从8月22日到9月21日。 ;

7,在城市建设方面上海超过了纽约了吗

楼主要么您是上海人,要么就是您没去过纽约,纽约可是世界级城市、城市规划等等都比上海好,而且美国很多城市都比上海漂亮。不过上海前景还是很好
巴黎不知道,漂亮现代过纽约是真的。毕竟是新建的啊···· 城市建议我没说只是好看。额,当然从绿化,环保等方面。上海差远了。纽约是提前100年就规划好的了。哪些是商业用地,哪些是休闲用地,哪些是住宅区。比如在纽约市这,有29条地铁路线穿过5个区,2个小时能到纽约市的任何地方。下水路堵塞,停电几乎没有。文化建设也好,没严重的荒地现象。从基础建设看,上海好(新啊)从资源的把握-规划看,纽约好(。。看上海那地王。。)从人口资源看,纽约好(2千4百万人住在纽约市)从环境保护上看,纽约较好(其实也好不了哪去,只是多点树)从经济建设上看,差不多。从未来发展看,上海较好点(纽约刚从低谷出来,增长很快)

8,上海2035规划正式发布了吗

“上海2035”规划今天已经正式发布了。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规划提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由“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和“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完善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中央活动区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区域,16个城市副中心包括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的核心镇中心;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左右。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

9,上海未来将要有多少条地铁

2020年以前的规划。   今年是上海有地铁的第10年,虽然感觉好象很长时间了,但是确实只有10年.现在通车的有五条线路,同时开工的一共有13条线路.因为上海要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达到18条地铁线路的目标.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地铁有个这样的建设速度,而且由于上海土质含水量大的原因,上海曾被评为全世界最不容易建造地铁的城市之一,每公里隧道挖掘的费用就是5亿人民币.(上海地铁规划图里没有14至18号线,因14至18号线为轻轨线路) 以下为上海轨道交通所有线路: 1号线 R1(地铁一号线) 2号线 R2 (地铁二号线) 3号线 M3(明珠线一期) 4号线 M4 (明珠线二期) 5号线 莘闵线(R1的一部分) 6号线 L4(浦东轻轨) 7号线 M7 8号线 M8(杨浦线) 9号线 R4(申松线) 10号线 M1 11号线 R3 12号线 M2 13号线 M5 14号线 M6 15号线 L1 16号线 L2 17号线 L3 18号线 L5 注:3号线为高架地铁. R:市域级快速地铁(连接郊区与市中心) M:市级快速地铁(连接中心城区) L:轻轨(载客量较地铁少,作为地铁的补充)(

10,哪些地方会划给上海市

上海不太会扩大面积。
上海好玩的地方有: 1.外滩外滩是上海不容置疑的标志。清晨朦胧的上海早晨,傍晚华灯初上的浦江两岸,万国的建筑,国际一流品牌的店面,还有如今红遍上海的外滩酒吧群。这些都是你不得不去外滩的理由。  2.城隍庙城隍庙里又豫园和豫园商城。人气很旺。特别是那里的小吃,举世闻名。豫园八点十五分开门,建议8点前在还未开始拥挤的南翔小笼里吃完早餐再去豫园,9点之前豫园比较清静。  3.淮海路虽然上海的南京路是远近闻名的购物一条街。但一般上海市民都更多会光顾淮海路,那里有太平洋,百盛等商场,周边有很多可以淘的小店。购物环境,时尚指数等都远远高于南京路。可以乘坐地铁一号线到达(黄彼路或者陕西南路站下)。商家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左右为营业时间。  4.浦江游览可以乘坐一般的轮渡或者水上巴士。前者更能深入上海的市民生活,后者能更多角度地享受上海的浦江景观。  5.乍浦路或黄河路午餐这2条街是上海数一数二的美食街。午市都打八折。可以去尝下海派菜。  6.人民广场这是上海的中心,并且有著名的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建议购买100的联票去参观。起码需要一个半天。或者也可以在广场上看看音乐喷泉或者鸽子。坐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人民广场下车。同时那里还有大型的地下商场可以逛,适合时尚的学生族。东西不贵档次一般但比较时尚。  7.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可能是上海最有名的购物街。离人民广场很近。地铁二号线可以坐到南京东路站下来比一号二号线的人民广场站更近。步行街上的当当车比较有特色,可以顺便歇歇脚看看沿途的热闹商铺。步行街可以通向外滩。或者下一站可以去坐二号线到江对面的陆家嘴去逛逛。  8.陆家嘴陆家嘴是上海的金融中心,高楼鳞次栉比,十分现代。可以去参观的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 正大广场购物中心,滨江大道。二号线地铁陆家嘴下车,或者在外滩坐观光隧道到达。不过观光隧道票价不菲。建议下午去陆家嘴,然后晚饭后去漫步滨江大道,饱览浦江夜景。  9.世纪大道全场4公里的世纪大道连接陆家嘴和世纪广场。世纪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广场,南有科技馆,东有世纪公园和公园步行道。地铁二号线杨高南路站。  10.夜生活来上海怎么可以不去体会下她的夜生活。建议可以去位于太仓路的石库门酒吧群--新天地,中西合璧,亦新亦旧,十分精彩。也可以去衡山路看看。新天地更时尚些,价格也比衡山路贵些。大概人均60元。 新的: 科技馆 简介:上海科技馆目前对外开放有:表现生物多样性的"生物万象";体验各种地质变化的"地壳探密";展现现代影视技术的"视听乐园";强调"好主意"是创意之源的"设计师摇篮";儿童体验科学乐趣的"儿童科技园";表现多学科基本原理和典型现象的"智慧之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荣的"地球家园";表现信息技术引领社会巨大变革的"信息时代";体验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飞速发展的"机器人世界";揭示人类破解物质和生命之谜的"探索之光";探索人体奥秘、传播健康理念的"人与健康";以及展现人类实现飞天梦想足迹的"宇航天地"展区等12个展区。另外,还有突现蜘蛛奇特生活方式的蜘蛛展,体现我国古代创造发明的中国古代科技长廊、表现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探索者长廊。 上海科技馆建有4个特种影院,分别是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四维影院与太空影院,他们组成了迄今为止亚洲规模最大的科学影城,年放映量可达到8000场次。 票价:学生票45元/人 时间:周二至周日表 9:00------17:15(周一休息) 餐饮:大时代广场(个人认为比较贵) 路线:地铁2号线 科技馆站 吃:苏浙汇(茂名南路127,延安路延安饭店隔壁) 荣腾鱼乡(四川北路) 吴江路(平凡 ,甜蜜蜜 ,小杨生煎) 穹六人间(岳阳路150号) 喝:上岛咖啡(南京路步行街) 香啡阁 九龙冰室(静安寺) 一茶一座 玩:淮海中路m-box(酒吧) 桃江路东平路 汾阳路的宝莱纳(酒吧) 外滩3号 乐:汉源书店 逛街 去淮海路百富勤三楼m-box吧,上海所有好的酒吧我都去过,那里最好,有很棒的歌手。汾阳路的宝莱纳有很好喝得黑啤,桃江路的噢玛利亚有很休闲的乡村音乐,外滩3号和18号是高消费场所,但很值得。 如果楼主是外地朋友,请看以下内容 浦东陆家嘴不错 东方明珠 金茂大厦 难得来一定要看看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还有就是建议去东方绿洲 很不错 如果有时间 去朱家角也是不错的 浏览一下上海古镇 吃吃那里的特产 最后城隍庙是一定要去的 带一些梨膏糖和五香豆 楼主如果是随便逛逛,请看以下内容 如果是吃的,那就是吴江路,小吃都很多,在上海也比较有知名度。 如果买衣服,那就是七浦路,襄阳路。 如果是景点,那就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城隍庙,青浦大观园等很多。 如果是酒吧,那就是衡山路,淮海路。
文章TAG:上海市2030年规划上海上海市2030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