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闵行区 > 出口退税计算,出口退税应退税额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计算,出口退税应退税额怎么计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31 21:23:33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出口退税应退税额怎么计算

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例如:货值100万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  1000000/1.17*0.13=111111.11元人民币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是:应退税额=按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计税金额x退税率。全润通
免抵退税额=出口金额×汇率×出口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金额×出口退税率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
退税率是多少都不知道怎么算?“免抵税额6千人民币”是什么东西,是不予抵扣额吗?

出口退税应退税额怎么计算

2,出口退税怎么计算出来的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等于计税依据乘以退税率,当期(次)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次)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总和。但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由于进口料件给予了免税,因此应计算抵减部分退税额。有关出口退税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  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

出口退税怎么计算出来的

3,出口退税怎么算

出口退税的计算标准如下: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后,从企业应退税款中扣除。

出口退税怎么算

4,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出口退税的定义: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也就是我们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出口退税基本概念: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5,出口退税如何计算

不是那样算的,你给的资料也不够。1、企业性质2、当期内销销项税,上期留抵税额,当期进项税。3、备案汇率。请简要学习《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你的公式是核算现金流的。会计上除出口不予免抵退税的部分计入成本,其他都不计入损益。计算出口退税需要的资料1、出口商品的销售价格,一般为FOB价(货物离岸价)2、汇率,一般为业务发生当日或当月汇率中间价,需要年初到国税局备案,一经备案,一年内不得变更。3、退税率4、当期进项税额,内销销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首先要明确: 1、出口销售开的发票是《出口商品销售统一发票》,根据出口售价开具,开票金额的货币单位为外币。 2、只有内销才开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内销的金额为含税金额,即,增值税发票上的价税合计金额。 3、关于出口退税款,那是我们在出口货物时,海关总署、税务机关为鼓励出口,对达到退税条件的货物实行的补贴。这款项由出口企业收取。

6,出口退税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3、计算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拓展资料出口退税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免、退”税;二是“免”税;三是“免、抵、退”税。免税就是不缴税,实际操作中不需要计算,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一)免、退税这种方式针对的是外贸企业,即进出口贸易的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基础是购进价格。例如,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全部出口,以不含税价格100万元购进,以200万元价格出口,税率17%,退税率13%。出口的时候,免销项税,不用单独计算。退税的时候,应退增值税=100×13%=13(万元)。税率差产生的4万元,作进项税额转出,计入销售成本。(二)免税这种方式没有退税,没有计算,不多做解释。(三)免、抵、退税这是出口退税业务的难点,专用名称多,不容易理解,其实,弄明白“抵”税的原理,该项业务就迎刃而解了。自产货物在生产中涉及原材料、水电费和运费等众多可抵扣项目,无法准确区分出口货物和内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即使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税,由于生产企业的内销部分缴纳增值税,而出口部分实行退税,双轨运行,必然会增加征纳双方的成本。由此引入“抵”税概念。“抵”可以理解为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也就是全面计算生产企业实际应纳税额。如果进项税抵完了,应纳税额是正数,企业需要缴纳;如果该进项税抵不完,应纳税额是负数,国家应该退还。因此,“免、抵、退”中的“退”税,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出口部分对应的应退进项税=免抵退中的“抵”+免抵退中的“退”。

7,出口退税计算方法

假设你们进口时全额缴纳进项增值税,17万;假设你们没有内销;假设你们是工厂企业。假设当期你们再没有发生其他采购、销售业务;出口FOB价格为150万,不考虑其他税费。当期应纳增值税=0-(17-(150-0)*(17%-13%))=-11当期免抵退税额=150*13%=19.5>11所以当期退税额=11万。账务处理:进口缴纳进口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17 贷:银行存款 17出口申报退税时借:其他应收款 1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退税)11借:原材料/生产成本等科目 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6
不予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50*2%=3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150*15%=22.5不予免抵退税额=300*2%-3=3需要问几个情况你本月有没有你内销销售额,另外,上月是否有应退税额。
1、计算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a)=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的税额)-上期末留 抵税额 (1)a>0,纳税人当期应缴纳增值税 (2)a<0,纳税人有资格申请退税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b)=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出口退税率 4、确定应退税额 (1)如果(-a)<=b,应退税额=(-a) (2)如果(-a)>b,应退税额=b

8,出口退税该怎么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 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2)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 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且 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1)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当期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2)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二)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按如下公式 计算"免、抵、退"税:(1)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公式所列的"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原则上以核销时海 关计算免征增值税的价格掌握。(2)其余"免、抵、退"税公式按前述公式执行。上述公式中的"本期"是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 "上期"是指"上半年(季、月)"或"上年"。(三)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1)当期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征税税率-退税税率)(2)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外 销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应退税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出 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四)对外修理修配的出口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修理修配金额×退税率。(五)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退税计算: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发票进项金额+工缴费发票金额)×退税率(六)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七)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进项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的)销售金额= ---------------------------×退税率税额 (1+征收率)

9,出口退税具体算法

分外贸的免退税和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复杂的是免抵退税“免、抵、退”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二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第三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第四步——计算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五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第六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将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比较,根据孰小原则确定退税额   第七步——确定免、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79670.05的不含税金额为:79670.05÷1.17=68094.06把这些货物出口后,可退的税额为:79670.05÷1.17X16%=10895.05
"免、抵、退"税适用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的增值税, 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的离岸价,退税率与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率相同。其特点是,出口货物的应退税款不是全额退税,而是先免征出口环节税款,再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对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不足抵减应退税额部分,根据企业出口销售额占当期(1个季度)全部货物销售额的比例确定是否给予退税。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给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当期给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规定税率-退税率)  如果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对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料件,应先按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填具"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报经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同意签章后,允许对这部分进口料件以"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中的价格为依据,按规定征税税率计算税额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并在计算其免抵税额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税额予以扣减。为了简化手续,便于操作,具体体现在"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中",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 (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  其它计算步骤与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相同。  当生产企业1个季度出口销售额不足其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 的50%,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应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当生产企业1个季度出口销售额占其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以上(含50%),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一)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二)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 < 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三)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
主要是比较期末留抵和本期免抵额,那个小,那个是最后的当期应退未退数。
自营出口退税额=离岸价*退税率贸易公司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17)*退税率
出口退税=工厂含税价/1.17*退税率,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你不含税的价格乘以一个退税率,就是退税了。

10,算出口退税具体怎么算的啊

算出口退税应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乘以出口退税率再减去不得抵扣税额,加上上期留抵额,再减去本期进项税额。举例如下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货:银行存款 90000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10)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货: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出口退税率可去百分百物流网物流工具版块查询
增值税的发票金额/1.17*退税率=退税金额了!!
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一项税收政策。出口退税的货物一般应具备5个条件,一是必须属于已征或应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产品;二是必须报关离 境;三是必须从境外收汇;四是必须有退税权的企业出口的货物;五是必须在财务上作出 口销售。出口退税的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含工贸企业)、工业企业和特定出口退税企业。 特定出口退税企业出口退税方法与外贸企业基本相同。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和申报 外贸企业,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型企业。对其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出口退税办法。 一、出口退税的计算 (一)计税依据和退税率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正确地确定计税依据和适用退税率。 1.计税依据 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指按照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的计税金额或计税数量。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产品购进金额。如果出口货物一次购进一票出口,可以直接从专用发票上取得;如果一次购进多票出口或多次购进、多票出口, 不能具体到哪一票业务时,可以用同一产品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出口数量计算得出。如 果出口货物是委托加工产品,其退税计税依据为用于委托加工的原材料购进金额和支付的 加工费金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购进金额或实际出口数量。可根据出口情况,从消费税缴款书中直接取得或计算得出。 2.退税率 出口退税的退税率是,根据出口货物退税计税依据计算应退税款的比例。包括增值税退税率、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由于消费税退税率或单位产品退税额与征税完全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增值税退税率。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与征税税率是一致的,但在执行中发现存在少征多退、退税额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征税增长速度,退税规模超出财政负担能力等问题。为了既支持外贸事业发展,又兼顾财政紧张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先后两次调低了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自1996年1月1日起(含1月1日),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按照下列税率 计退增值税。 (1)煤炭、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3%; (2)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除煤炭、农产品以外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 货物(如小农具、农药、化肥等),以及从小规模纳税人收购的符合退税条件的货物(农 产品除外),出口退税率为6%; (3)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的一般工业品,出口退税率为9%; (4)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其支付的工缴费部分的退税率为14%。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出口退税的"从低退税"原则,考虑到征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对出口的农产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7%,也只按3%的退税率计算退税;对出 口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一般工业品,如果专用发票注明的税率是13%, 则分别按3%和6%的退税率计算退税。 (二)计算方法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等于 计税依据乘以退税率,当期(次)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次)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总和。 但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由于进口料件给予了免税,因此应计算抵减部分退税额。有关 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 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 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 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销售进口料应抵减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对进口料件实征增值税税额 出口退税计算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和退税率。对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由于加工后的货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销期很长,很难具体确定哪一次出口货物该抵减多少退税额。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在开 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后,从企业应退税款中扣除。 (三)具体计算实例 某化工进出口公司1997年1月购进及出口货物的有关资料如 下(年初无库存): 1.购进柠檬酸40000公斤,金额273504.27元,税额46495.73元,已出口20000公斤; 2.&127;购进盐36000公斤,金额9230.77元,税额1569.23元,尚未出口; 3.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烟胶250吨,其中200吨转售给某轮胎厂加工轮胎,销售金额1440000元,税额244800元,已开具"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另50吨以委托加工方式加工轮胎。购进轮胎300条,金额965897.40元,增值税额164202.56元,消费税额96589.74 元;委托加工收回轮胎100条,支付工缴费金额120000元,增值税额20400元,工厂按同类产品价格代收代缴消费税32196.60元。购进和委托加工收回的轮胎已全部出口; 4.购进蒽醌3000公斤,金额175641.03元,税额29858.98元,已出口1000公斤; 5.购进林可霉素1250公斤,金额487179.50元,税额82820.52元,已全部出口; 6.购进汽油200000升,金额360000元,增值税额61200元,消费税额40000元,已出口100000 升(72000公斤); 7.购进薄荷油20吨,金额3000000元,税额510000元,已出口10吨; 8.购进扑热息痛10000公斤,金额211965.81元,税额、36034.19元,已全部出口; 9.购进乳胶手套240000双,金额866640元,税额147328.80元,已出口100000双; 10.购进分散蓝1500公斤,金额43589.75元,税额7410.26元,已出口。 在出口退税凭证、手续齐全,出口货物货源真实的前提下,应退税额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计税依据 根据本月购进和出口货物的情况,各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分别为: ①柠檬酸 273504.27/40000×20000=136752.14(元) ②轮胎及加工费 965897.40元和120000(元) ③蒽醌 175641.03/3000×1000=58547(元) ④林可霉素 487179.50元 ⑤汽油 360000/200000×100000=180000(元) ⑥薄荷油3000000/20×10=1500000元 ⑦扑热息痛 211965.81(元) ⑧乳胶手套 866640/240000×100000=361100(元) ⑨分散蓝 43589.75元 本月应退消费税的出口货物有轮胎和汽油,其计税依据为1287864元和100000升。 (2)确定退税率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可从《出口退税工作手册》的《出口货物征税与退税税率对照表》 中取得,该公司本月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除薄荷油为6%、轮胎工缴费为14%外,其余 均为9%,轮胎消费税退税率为10%,汽油消费税单位退税额为0.2元/升。 (3)计算应退税额 本月出口货物应退税额为: ① 柠檬酸 应退增值税额=136752.14×9%=12307.69(元) ② 轮胎 应退增值税额=965897.40×9%+120000×14%=103730.77(元) 应退消费税额=1287864.00×10%=128786.40(元) ③ 蒽醌 应退增值税额=58547.00×9%=5269.23(元) ④ 林可霉素 应退增值税额=487179.50×9%=43846.16(元) ⑤ 汽油 应退增值税额=180000.00×9%=16200(元) 应退消费税额=100000×0.2=20000(元) ⑥ 薄荷油 应退增值税额=1500000.00×6%=90000(元) ⑦ 扑热息痛 应退增值税额=211965.81×9%=19076.92(元) ⑧ 乳胶手套 应退增值税额=361100.00×9%=32499(元) ⑨ 分散蓝 应退增值税额=43589.75×9%=3923.08(元) ⑩ 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1440000.00×9%=129600(元) 该公司1997年1月按出口货物名称、数量计算应退增值税额326852.85元,扣除销售以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烟胶应抵减退税额129600元,实际应退增值税197252.85元;应退消费税148786.40元,合计应退税额346039.25元。 二、出口退税的申报 出口退税申报,指已办理出口退税登记的出口企业,在产品实际出口以后,向主管出 口退税的国税机关申请退还其出口产品税款的过程。 (一)出口退税申报的程序和要求 1.出口退税申报程序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申请退税,应用计算机生成(实行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的企业)或 手工填报《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 表》、《出口货物退税汇总申报表》等表格,并提供办理出口 退税所需的凭证资料,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稽核签章,然后再报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 申请退税。 2.申请出口退税的凭证 外贸企业办理出口货物退税,一般必须提供以下凭证: (1)购进出口货物的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或普通发票; (2)购进出口货物对应的、经银行签章的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3)出口货物销售明细帐; (4)盖有海关验讫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 (5)盖有外汇管理机关核销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6)出口销售发票; (7)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还需提供主管受托企业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开具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和代理出口协议副本。 3.出口退税申报的要求 (1)出口企业只有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后方可申报退税; (2)出口企业必须在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规定的时间申报退税。上一出口退税年度(再上年12月至上年11月)出口的货物应在下一年3月底之前申报完毕,过期退税国税机关不予受理; (3)出口企业应将申报出口退税的有关凭证按照《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和《出口 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的顺序配套装订成册,以便于审核; (4)实行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的外贸企业,还应报送出口退税申报软盘。 (二)计算机申报退税操作方法 1.采集退税所需的增值税进货凭证和申报明细数据 (1)增值税进货凭证的录入:以增值税专用税票为准(13位码),不录入专用发票数据,录入时按类似报关单号码规则填列。 进货凭证号为"11位码 + 01" | | 税票右上角 扩展码(第一笔商品01、第二笔商品02……) (2)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录入:号码为9位码,即核销单右上角33加后面7位码,录入时左对齐填列。 (3)报关单号的录入: 报关单号为"报关单编号+空号+条数码" | | | 9位 1位 2位 | | 0 第一笔01、第二笔02…… (4)商品码的录入 ① 出口退税申报中使用的商品码必须为基本商品码,标志为:"*"。 ② 允许追加标准商品码下的名称、单位(非标准计量单位),为该公司的自加商品码,且必须用10位码(其前8或9位须为标准商品码)。若企业开始用标准商品码申报,年中对此商品又按自加商品码申报,则可能造成前后数据不符,故在商品码管理中不允许如此追加商品码,同一企业同一商品码下的单位应在1个核算年内保持一致。 ③ 原商品码库中的商品码(即对应的信息)为标准商品码,标志为:"T"。商品码库 中有些商品计量单位设置为标准计量单位,不允许修改。消费税从量定额征税商品的计量 单位,不论是否标准计量单位,均不允许修改。 (5)代理证明的录入:只录入《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编号,不录入报关单号。 (6)特殊填报数据录入:调拨增值的出口货物,其完税分割单正常录入,增值部分缴款 书只录金额,不录数量;委托加工主要材料应填报加工后成品数量,其余材料、加工费等 应填报数量为0,金额、税款按专用税票填列。 2.汇总并查询申报数据首先汇总申报数据,再查询汇总数据。《出口退税货物进货凭证申报表》各栏次汇总合计数必须与《出口货物申报明细表》各栏次汇总合计数相吻合,方可直接生成申报数据。 若有错误,请选择错误数据查询及调整,用外加功能"X"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修改。用"L" 键比较数据出错所在。 3.打印退税报表,生成退税申报软盘 采集录入的出口退税数据经汇总修改后,即可打印《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等表格,并生成出口退税申报软盘。
举个例子:你的产品增值税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如果你的中货值是人民币11700.00那么退税应该是(11700/(1+17%))*13%=1300.00套用这个公式就行了。
文章TAG:出口退税计算出口出口退税退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