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庭园能够提供最理想的隐秘空间,但如果它的四面被高墙围住,也会因缺少光线而显得昏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能够反射园内光线的浅色调地面,大片的地砖显得光线充足。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要避免使用彩色铺地,因为彩色地面时间长常常会褪色。铺地必须能为任何活动提供一个淡雅的背景,而不应喧宾夺主,过于突出。
地面铺装的图案纹样在景观营建中,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
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地纹样因场所的不同又各有变化。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
其他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的静态感。比如,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等规则、对称的形状都不会引起运动感,而会形成宁静的氛围,适合铺装一些休闲区域。同心圆那样的图案通常是以一些砖头、鹅卵石等小而规则的铺装材料组成,把这些材料布置在地面或广场中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纹样的方法有块料拼花、镶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要时刻注意铺地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地砖在庭园中横向交错铺装将使庭园显得宽敞,增加空间感;而用同样的材料在庭园里纵向铺装,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令庭园变得狭长。无论使用什么材料,这个特点都会十分明显,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地面铺装的尺度、光影效果
1、尺度路面砌块的大小,拼缝的设计,色彩和质感等,都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大场地的质感可粗些,纹样不宜过细。而小场地质感不宜过粗,纹样也可以细些。为不同场所中不同的地面选择合适的铺地砖,就和在两个邻近的区域间适当地运用对比和协调一样重要。大的石板铺装在面积小的区域里会显得比实际尺寸大,在一个小区域中运用过多的装饰材料也会使区域显得凌乱不堪。
2、光影效果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早已利用不同色彩的石片、卵石等按不同方向排列,使其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富有变化的阴影,使纹样更加突出。在现代的新园林中,多用混凝土砖铺地,为了增加路面的装饰性,将砖的表面做成不同方向的条纹,同样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这种方法在园林铺地中的应用,不需要增加材料,工艺过程简单,还能减小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色或浅色调的碎石地面效果极好,尤其是用在毗邻地下室光线较暗的低地庭园,可以用它铺装整个庭园,配上花草和石板路面,也可以与其他材料混用,形成对照,相互映衬。例如,用黑色地砖或深色铺地与之相配,形成反差,效果极佳。
地面铺装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地面铺装与周围环境协调地面铺装是园林景观营建的一部分,其色彩造型纹样等因素要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的统一。
2、地面铺装与文化主题的一致性“文化”大而言之是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的基本内涵是把自然人化和把人自然化。包括创造景观和创造生活,而地面铺装设计也应是的一方面体现,因此地面铺装就其选材、图案、质感等要素,都要考虑到与园林整体文化主题相呼应,使之统一、完美、和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园林的发展,园林中地面铺装所选用材料种类、质感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广大的者在选材、造型、纹样等过程中既不故步自封,不怀疑和排斥新事物的使用和推广,也不盲目追新求奇,铺张浪费。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眼光,勇于推陈出新,探索和尝试事物的使用,为园林事业的百花齐放贡献一份力量。
做出的螺旋纹样给空间增加了很多神秘感和趣味性,其实在石子散堆的螺纹部分,可以只堆放石子,还可以散铺玻璃球、贝壳、糖果等让人意想不到的装饰物,让庭院更加艺术生动起来。
瓷砖拼贴图案
这是英国园艺展的获奖设计作品。花园的小径用两种颜色的瓷砖碎拼成花朵图案,充满想象力。利用修剪成球形的绿植作为花芯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镶嵌在草坪中的规则石材
在一个自然风貌的庭院中,镶嵌在草坪中像国际象棋棋盘似的石板铺装给整个空间增加了趣味和不同的空间变化。此类施工中,石材一定要选择厚于5厘米的石板,基础的部分需要用水泥稳固,否则达不到平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