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上海市七宝中学物理自招考纲,初中物理提纲

上海市七宝中学物理自招考纲,初中物理提纲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3 13:23:3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初中物理提纲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声乐,运动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声乐,运动学

初中物理提纲

2,急需中考沪科版物理提纲分全给重点需详细些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本学期新课3月2日结束。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 (3月2日~4月30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对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的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学生练习以能力自测为主中考复习 第二轮复习:(5月1日~5月30日)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轮复习:(6月份)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急需中考沪科版物理提纲分全给重点需详细些

3,初中物理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额,我才初二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浮力等于重力等于液体的密度XgXV物 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

初中物理提纲

4,2017年上海中考的物理考纲能不能发我一份

12月8日,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7年上海市初中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考试大纲)。以下是2017上海中考物理考纲部分内容: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一)能力要求结构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能力要求分为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基本技能与物理综合能力,其中物理基础知识约占 50%,物理基本技能与物理综合能力约占 50%。(二)知识内容结构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知识内容覆盖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和能量四大主题领域,其中力学约占 48%,光学与热学约占 17%,电磁学约占 35%。实验内容分布在以上各项中,约占总量的 20%。(三)题型题量结构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共八大题,其中一、二、三、四、五大题分别为物理部分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题。各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如下表。  完整版物理考纲内容您可以搜下《2017上海中考物理考纲(含考试范围及例题)》这篇文章,页面可直接下载文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2: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4:长度单位:光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二: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 符号:m 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 1t=103kg, 1kg=103 g 1g=103mg. 2:质量的测量: 工具:天平. 原理:杠杆原理。 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 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4:体积的单位:m3 dm3 cm3 mm3 l ml 1m3=1000dm3 1 dm3=1000 cm3 1cm3 =1000 mm3 1l=1 dm3 1 ml=1 cm3 三、密度 1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ρ=m/v 单位:kg/m3 g/cm3 1g/cm3=1×103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水,石块; 3: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4: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4)、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ρ=m/(v2-v1) 5: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1) 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液体;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ρ=(m2-m1)/v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3: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4: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5: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七宝中学海市上海市七宝中学物理自招考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