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该楼曾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等使用。
中山东一路19号:汇中饭店
汇中饭店
汇中饭店建成于1907年,砖木混合结构,高6层,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师司高塔设计,华商王发记营造厂建造,建筑面积11607平方米。
大楼的白色砖砌清水外墙与镶红砖腰线,使其与众不同,引人注目。刚建成时,六层顶上有屋顶花园,东西两端还各有一座巴洛克式凉亭,但都在1914年的大楼火灾中烧毁。重修时,改建为平顶。饭店内有120套标准客房,配备独立的卫生设备。
解放后,曾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等单位使用,1965年改建为和平饭店南楼。现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中山东一路22号:沙逊大厦
1929年落成的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建于1929年,因是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人称“跷脚沙逊”)的产业而得名。大厦高10层(局部1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是上海第一幢完整意义上的近现代派建筑。
大厦具有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平面呈“A”字形,外观简洁,富于垂直感。东部屋顶为金字塔形,高19米,表面覆以紫铜皮,显现墨绿色,在外滩众多建筑中别具一格。
大厦落成后,主要由华懋饭店使用。1956年,沙逊大厦改称“和平饭店”对外营业。现为和平饭店。
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大楼
1937年落成后的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银行大楼建于1937年,钢框架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楼17层(包括地下2层),后部辅楼中间高8层,两边各为6层和4层,建筑总面积32548平方米,主要由建筑师陆受谦设计,华商陶桂记营造厂建造,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座中国设计师的作品。
大楼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视觉简洁。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暗绿色的琉璃瓦和檐部的斗拱装饰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现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中山东一路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1930年代的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建于192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高6层,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承建,建筑面积19359平方米。
大楼为新古典主义商业性建筑,以正门为纵轴线,左右对称。底层以拉毛的花岗石贴面,古朴、自然;二至五层之间用两根爱奥尼克柱式,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立体效果。
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中山东一路26号:扬子大楼
建于1920年代的扬子大楼(摄于1990年代)
扬子大楼约建于192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高7层,新古典主义风格,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面积5561平方米,因是扬子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并作为公司总部而得名。
外立面为两端对称状,底层为平梁式入口,二层装饰半圆形券窗,三至五层饰通贯壁柱,六层中部为爱奥尼克式双柱柱廊。
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中山东一路27号:怡和洋行大楼
1922年落成的怡和洋行大楼
怡和洋行大楼建于1922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高6层,英商马海洋行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建造,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
大楼仿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样式,平面呈“凹”字形,整幢建筑外墙使用花岗石垒砌。一、二层门窗采用半圆拱形配以粗凿的石壁,具有浓厚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三至五层中部贯以4根科林斯式大理石圆柱,石雕的窗框,宏大的气势中不乏细腻的处理。1983年,在顶部加盖两层,改变了原来的建筑式样。
解放后该楼曾为上海市外贸局使用。
中山东一路28号:怡泰大楼
1922年建成的怡泰大楼
怡泰大楼建于1922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高7层(其中地下2层),英国新古典派文艺复兴式样,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面积12825平方米。
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狭。底部两层外墙用大块花岗石砌成,室内装饰采用大理石楼梯、马赛克地坪、硬木拼花地板。从远处望去,大楼形如远洋巨轮上的了望台。
解放后,该楼曾作为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的办公场所。现为上海清算所使用。
中山东一路29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充满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建于191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高3层,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样式,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华商协盛营造厂建造,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
设计师运用夸张的手笔,将短檐、波浪形墙面、浮雕、爱奥尼克式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解放后,长期为上海市公安局交管部门使用。现为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使用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1873年重建后的英国领事馆
该楼建于1873年,为典型的英国文艺复兴式2层砖木结构建筑,由英国建筑师克罗斯曼和伯依斯设计,占地38559平方米。
建筑外墙为清水砖墙,典雅朴素;屋面为四坡式,覆以蝴蝶瓦,做工考究;底层的券廊、落地窗与二层的廊式内阳台使其处处渗透着秀美匀称的气息。在主楼北侧还有一2层砖木楼房,有廊与主楼相连。临江一侧是2.5公顷的宽阔大草坪,绿草茵茵,参天大树环抱四周。
解放后曾为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使用。
注:由于历史的原因,外滩建筑所在的地块产权几经更迭,个别建筑在建造时占有多幅地块,建成后仅使用其中一幅地块的门牌号码,由此造成外滩建筑群门牌编号的“断码”现象。如汇丰银行大楼原址为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12号,为建设新厦所需,汇丰银行收购了毗邻的10号和11号地块。待1923年汇丰银行新楼落成后,其即以黄浦滩路12号作为门牌号,原有的黄浦滩路10号、11号便从此消失。
3. 上海居民楼火灾事件
作者早有预谋
《小时代4》结局中最后的那场大火是早有预谋的,这点可以从《小时代4》的宣传海报《最后的晚餐》中找到线索。这张海报上,除了林萧以外,所有的人明里暗里的都在争锋相对,这也象征着所有人都将死亡。而小时代系列的所有故事,都是林萧的回忆。
4. 上海一大楼发生火灾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教师公寓起火大楼现在没拆。
胶州路要不教师公寓附近来看看这里,看看这里现在的样子,我现在已经来到了静安区胶州路,余姚路附近的房子,这是江宁,现在这里已经变成马路的左手,边马路对面就是胶州路,施工时间,十年前,11月15日下午2点10分胶州路要不教师公寓附近来看看这里,看看这里现在的样子,我现在已经来到了静安区胶州路余姚路附近的房子,这是江宁现在这里已经变成马路的左手边马路,对面就是胶州路,施工时间十年前11月15日下午2点10分是当年的教师公寓。现在在看这个楼感觉呢很多次我经过这个路口,我总会下意识的抬头头十年后的今天,估计很多人对这里应该了吧?不知道这段历史,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5. 上海大楼火灾事件视频
上海高层住宅楼火灾4名疑犯被刑事拘留。现已初步查明,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然后因为脚手架什么的一下子火势就满眼的很快很快!
6. 上海重大火灾事件
上海11.15特大火灾是在当天下午2点15分在静安区胶州路728号28层发生,事故原因是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事故到目前为止,死亡53人,失踪40人,调集122辆消防车,警用直升机3架,1220名消防员参加救火,直到下午6点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