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虹口区 > 上海市博物馆协会官网,陈燮君的简介

上海市博物馆协会官网,陈燮君的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5 02:18:4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陈燮君的简介

陈燮君上海博物馆馆长,1952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浦区业余大学无线电专业专科毕业,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学习博士研究生课程。历任上海电度表厂职工,曾在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调研组工作,后任上海市仪表公司团委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兼新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兼社科院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副所长,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唐风美术馆特约艺术家、名誉顾问。现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兼任亚欧基金会博物馆协会执委、美国亚洲协会国际理事会理事、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新学科协会会长,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计算机音乐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会员等职。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10月,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党委书记职务。

陈燮君的简介

2,博物馆的学术团体

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46年11月,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它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支持和帮助各类博物馆机构的建立、发展与专业管理,其所制定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是国际博物馆界普遍承认的参考文本。 国际博物馆协会拥有28000余名会员,并在1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委员会。协会下设31个国际专业委员会、17个附属国际组织以及7个地区联盟。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三年召开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各国代表将在大会期间通过选择某一特定主题,对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展开深入讨论。 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倡议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经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革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作为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发起单位。1980年 7月,8个发起单位的负责人在北京开会,决定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会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发展团体会员 155个,编辑出版《中国博协通讯》15期,征集博物馆学论文98篇,完成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的准备工作。1982年 3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中国博物馆学会至1989年已有165个团体会员,1170名个人会员。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编辑会刊、通讯,编译博物馆学专著、资料。中国博物馆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中国博物馆学会下设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保管专业委员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按照博物馆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分别组织学术活动。会刊编委会负责学会会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至1989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已召开代表大会两届,各种学术讨论会16次,共收到博物馆学论文近千篇,还组织了多次学术报告会和学术座谈会,活跃了博物馆界的学术空气,促进了博物馆学理论与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

博物馆的学术团体

3,上海博物馆介绍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 AAAA级28 ~ 23 ℃小雨转阴明 31 ~ 25℃后 32 ~ 25℃多义项上海市博物馆 更多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梦de思念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1]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2]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中文名称上海博物馆外文名称Shanghai Museum类别综合性博物馆地点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竣工时间1996年预订门票30.00元起携程旅游提供去订票景点美图???共34张景区热度指数? | 合作伙伴:百度地图近30天近一年近30天热度指数均值为62.68历史沿革1950年4月,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3]1953年7月,上海博物馆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历史变迁建筑图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3]1960年9月,上海市文管会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3]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仍旧划归市文管会领导。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3]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5年,新馆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新馆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3]2016年,翁万戈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4]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2020年3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项目已经复工。[6]展厅陈列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2]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7]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新的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8]?古代青铜馆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厅面积640平方米展厅,其中有120余件展品。展厅以金、红、黑三色为基本色调,以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形做隔墙,石窟寺中的佛龛做壁橱,以及露置的陈列形式。除陈列部分木雕、陶塑外,以石刻塑像为主,这里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南石刻、金铜佛像等。[9]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共陈列了展品500余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的青瓷,还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辽时代,各地窑场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所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皆有展出。[10]?古代雕塑馆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书法馆集中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典型名作,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展厅采用了展框、自动感应的灯光照明。[11]历代玺印馆:中国历代玺印馆是中国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展厅面积380平方米,展出玺印篆刻500余件。整个陈列以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从馆藏一万余枚印章文物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精品。展馆内借助高低错落的展柜,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使实物与辅助陈列相互配合。[12]?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共陈列历代绘画精品120余件,从唐代至近代,各种绘画门类均有所体现。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为有效地保护展品和方便观众欣赏,展室内还采用了自动调节光照的感应射灯。[13]民族工艺馆:展厅面积700多平方米,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表现了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奇异风格。[14]历代钱币馆:展厅面积730平方米,通过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钱币馆内还辟有杜维善、谭端言伉俪捐赠的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15]明清家居馆:家具馆700平方米展厅内陈列了明清时代中国家具精华100多件。[16]古代玉器馆: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17]馆藏精品上海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上海博物馆共有藏品101925件,其中一级文物717件,二级文物34505件,三级文物107992件。[18]青铜器德鼎:西周早期,高78厘米,口径56厘米,腹径58.4厘米,腹深35.4厘米,重84.86千克。陈翔久、旺敬之捐赠。为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19]?冒鼎:西周时期。立耳,折沿,垂腹,圜平底,细柱足。沿下饰龙纹。腹内壁铸刻43字,记器主因军功受晋侯赏赐一事。[20]?虎簋:西周晚期,高34.7厘米,口径23.3厘米,腹径23.3厘米,腹深12.8厘米,重12.28千克。造型敦厚,器盖正中为莲花形捉手。装饰有波曲纹和兽目交连纹。器盖和器身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21]?钱币平肩弧足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铜质,长空銎,平肩,身中起三脊,弧足。面有“官市”二字币文,为东周时期周王室所铸造的货币。[32]?“贞祐宝券”伍贯钞版:宋、金时期,铜质,纵34.9厘米,横21.7厘米,高2.5厘米。钞版上有表明宝券面值、发行机构、行用地区,日期和伪造处罚等文字。为金代贞祐年间印造贞祐宝券纸币的模板,传世仅见。[33]?郢爯:春秋战国时期,金质,重62.6克。正面有排列式压印篆文“郢爯”字,“郢”是指楚国国都,“爯”原是重量单位,此处为货币标度,楚金钣使用时需切割称其重量。[34]?陶瓷、玉器红陶袋足鬶:新石器时代,属于良渚文化。红陶袋足鬶胎呈红色并夹有细砂,器口外侈,中间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颈,鼓腹,由三个高袋足组成器身,腹侧附一宽环形把手。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41]?四灵纹胜:东汉时期,白玉质地,长5.5厘米,宽2.1厘米,高3.2厘米,重0.032千克。此玉胜为避邪物,上下左右透雕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等代表了东南,西北四方天象的神灵,东汉时期并不多见。[42]?双龙首璜:东周,战国晚期,长11.8厘米 宽4.3厘米。羊脂白玉,间有褐色浸痕。器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镂雕龙首,龙口微启,唇微卷,露牙环眼,长耳后伏于颈,饰阴刻细线纹。龙身浮雕勾连云纹,下缘透雕龙爪,上部有一个圆孔,可供穿线为佩。此类玉璜为战国时期成组佩玉之一。[43]?书、画十八学士图:明代时期,十八学士图,纵134.2厘米,横78.6厘米,杜堇、庄万里家族捐赠。十八学士图共有四幅图,题材为唐贞观时期十八学士故事,分别为琴、棋、书、画四个场景,此为画图,设为立轴绘制,绢本设色。[46]?米芾多景楼诗册:北宋时期,纵31.2厘米,横53.1厘米。其册11开,一页两行,每行二字或三字,共五十字,无款印。崇宁元年何执中跋为米芾所作。[47]?张旭真书郎官石柱记序帖册:唐代时期, 纵19.8厘米,横11.8厘米,吴湖帆捐赠。此件《郎官石柱记序》为传世宋拓本。[48]?玺印北宋玉押印:北宋时期,玉质。北宋玉押印为北宋花押印,花押印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为各阶层人士所普遍采用。[51]?雕塑生肖群俑:唐代时期,生肖群俑一组十二件,造型有数种,是人身生肖头相结合。各俑虽高不盈尺,但鼠、牛、虎、龙、蛇、猴、鸡首的形象齐全。俑身穿广袖长服,双手相拱,作站立凝目状。[52]?(注:更多详细藏品还可翻阅参考资料:[53] )科研文化出版读物1976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先后与南斯拉夫青春出版社,日本讲谈社、香港三联书店、日本NHK放送协会出版社、日本平凡社、香港大业公司等出版机构联合出版了《上海博物馆》、《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藏宝录》等12种大型图录和专著。???共14张上海博物馆1985年以来出版了出国展览图录28种,既有综合性论述,又有每件展品的具体介绍,有的有几种文本。另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画》、《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博物馆藏瓷选》、《上海博物馆藏法书》、《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扇面》等图录和专著92种。1987年,上海博物馆为庆祝建馆35周年,集中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镜》、《青花釉里红瓷器》、《恽南田书画图集》、《中国书画家印鉴和款识》、《崧泽——新石器时遗址发掘报告专集》等10种。1990年出版了《清初四高僧精品集》大型图录。1994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钱币》8册图录。[3]学术期刊1985~1988年,编印了《国外自然科学与文物考古技术》情报资料14期。1989年创办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它既是实验室的研究通报,又是全国性的、唯一的文物保护技术的专业学术刊物。[3]文物修复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主要是修复、复制馆珍藏品,同时也为其它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修复文物、装裱书画。截至1995年,修复了馆藏青铜器、陶瓷器1400余件,如原来残缺的商父丁卣,破碎成70多片的西周曲折雷纹卣,从废铜中抢救出来的一对残损严重的春秋早期龙耳尊,经过修复,恢复了原貌。[3]???共15张上海博物馆工场还装裱了馆藏书画1800余件,其中不少是流传有绪的重要文物,如王羲之《上虞帖》、唐孙位《高逸图卷》等,经过精心装裱,得以妥善保护。尤其是出土时已成“书饼”的《明成化说唱本》,经过文物保护科技人员与书画装裱匠的通力合作,使说唱本得以完善地保存。[3]科研成果?? 1977~1995年上海博物馆科技成果奖一览表数序年份科技项目研究人员获奖等级11977热释光测定陶瓷器文物年代王维达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219833号中药气相防霉剂研制及其在书画保护上的应用陈元生83~84年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上表统计,重大科技奖1个,市文化局科技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一等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二等奖2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三等奖5个,文化部或国家文物局科技四等奖7个,合计19个。[3] )重要活动社会教育上海博物馆为国际旅行社举办20余次文物知识辅导,为400多所学校宣讲600余次文物课。与上海师大附中、上海实验学校联合开办“人文景观课”,把上海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点,分批组织各班级到陈列室讲课。[3]???共5张网友游记图暑假期间,举办“考古夏令营”、“文物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实地领略中华古老文明的风采,组织“江浙沪中学生文物博物馆考察团”活动,从江、浙、沪地区“博物馆和我”征文比赛中选拔出32名优胜者的学生参加。举办“文物知识竞赛”、开展“我心目中的博物馆”征文比赛,增强中学生的文物意识,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3]上海博物馆还组织了“博物馆之友”、“文物之友”等群众团体,把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文物爱好者团结在博物馆周围,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为上博新馆建设捐赠了900多万美元作为18个专馆、专室的装修资金。[3]对外交流上海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始于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接待参观陈列,七十年代开始组织专业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国外来沪展览。[3]1980年开始组织了“上海博物馆珍藏中国青铜器展览”、“中国青花瓷器展”、“中国书法名品展”、“董其昌世纪展”、“上海博物馆珍藏工艺品展”、“上海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珍品展”等34个,分赴美、日、意、法、联邦德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瑞典和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敦、华盛顿四城市展出时,观众达82万人次,并获得美国姊妹国际协会和读者文摘基金会颁发的“艺术特别成果奖”。[3]协助举办国外来展和联展:1978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展出了“突尼斯迦太基出土文物展”、“美国印第安人文物和西部名画家作品展览”、“中日货币展览”、“日本版画展览”等15个展览。201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举办了《幽蓝神采——元青花大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等大展。[3]2013年,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联合举办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与土耳其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展览。[3]服务指南参观须知参观者须接受安全检查方可入馆参观。  为确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上海博物馆将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8000人次以下(其中含预约观众2500人次)。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革命烈士家属、残障人士等,可优先入馆,上海博物馆之友会员凭证可优先入馆。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预先告示公众。[54]服务设施提供专门的残疾人车道、升降电梯服务。免费提供轮椅车、婴儿推车、针线服务、医药箱。[54]交通信息交通:地铁1、2、8号线、574路、112路、123路、71路、18路、145路、46路、952路、108路、934路、隧道六线等。[54](注:更多详细的服务指南还可翻阅参考资料:[54]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汤世芬[55]参考资料[1] 历史沿革.上海博物馆 [引用日期2015-06-01][2] 上海博物馆.青岛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5-06-01][3] 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引用日期2015-06-01]

上海博物馆介绍

文章TAG:上海市博物馆协会官网上海上海市上海市博物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