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武汉话中的“吃不害人,八不害人,酒害人”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
1、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2、武汉话中的“吃(qi)不害人,八不害人,酒害人”,有道理吗?
武汉话中的“吃不害人,八不害人,酒害人”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跟打麻将一样,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家庭聚会,朋友聚餐都少不了要喝酒,小酌怡情,都是很正常的!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我们现代人通常把酒作为一种实现功利工具,豪饮,暴饮自然会出问题,特别是酒后驾车,寻衅滋事更是会悔恨终生!而古人则是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方式,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只要把量控制到恰到好处,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喝酒注意这三点,保证对你百利而无一害!首先饮不过量。但古人饮酒说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证自己不失言、不失态,实在到量了就应该很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惟酒无量不及乱”也就是适量,量足就好了,其次勿空腹饮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乙醇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
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喝酒的时候应该吃一些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等食物。最后勿混饮多种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什么深水炸弹呀,什么白洋啤呀,这一点很多我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中国酒文化,其实质是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我们喝的也是一个情谊,而不是把身体搞垮,把谁喝得怎么样!最后说一句:喝酒并非是酒精与肉体的搏斗,而是人与人灵魂的交融,情谊的升华!切勿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