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成为宜昌化工顶头大哥,不过为了配合长江污染,目前在改建和搬迁,这是宜昌化工自我加压一个过程,不管怎么样,中国需要化工,需要化肥。从长远来宜昌发展化工是得不偿失,青山绿水,反正特色产业其实好的很,宜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制药业,因为宜昌山清水秀,也是全国制药一个重要基地。
1、为什么宜昌化工业这么多?
宜昌为什么化工多,分几个层次。1,宜昌为内陆城市,大部分中国的内陆城市,都承接了国家号召,沿海城市淘汰重工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那内陆这些地方就会招商引资引进来,第二产业重工业到宜昌水到渠成,2,为什么化工厂在宜昌这么多,因为宜昌重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定位是工业重镇了,宜化化肥厂,水泥厂,煤炭等等,已经坐落在宜昌市或则下辖的各个地方,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枝城,那是新中国成立发展化工产业的代表城市,没有哪一处没有水泥和灰尘。
3,那领导班子按照历史承延,引进化工产业那就会相对容易,也符合一直以来的发展,长江左边猇亭的兴发长江右边不远处的东阳光制药,这两家才是加重大家对环境感受不好的直接导火索,因为这两家工厂的厂址,直接干到了市区,以前的枝城只是偏居一隅,影响不了大局,所以环境问题严峻不易,一句话就是连空气都是酸的,4,我听退休的领导谈过这个问题,这个没办法啊,当初引进来也是没办法,解决人口就业和GDP。
现在政府想改,但也需要时间,兴发那块地,当初投资几百亿,现在不让做,提前终止合约,那是要赔钱的,政府没有钱,也没有那么多钱来安置,如果是深圳那当然不差这些钱。加上现在发展春风变了,不单提GDP,然后三峡旅游也慢慢凸显出来,只能等几十年的租约到期,或者自然淘汰产业,转型升级,但是这基本不可能,不让排你让企业怎么工作,
所以步子大了有点蛋疼,加上国家限制了改进时间,要政府立马改正。所以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一步步来,5,从长远来说,宜昌发展化工是得不偿失,青山绿水,反正特色产业其实好的很。发展化工的城市,最终没有一个有善终,本市的人会走完,外地的不愿意进,这已经是其他地方带来的发展教训,所以枝城落寞了,是时代使然,6,为什么是化工业,因为这一行急需大量的水啊,做原料做冷却液做排污口没人发现,要是小河小江,一直排污就会是一潭死水污水变臭,长江是大河嘛,排污处理能力强点,很多沿江企业都是直排长江的,所以长江水质变差,影响到了江汉平原影响到了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
2、宜昌有什么大公司?
转型期间遇困难青山绿色更发展其实,宜昌是以水电和化工作为支持产业的,其他都只能算中小型企业,曾经宜昌最大企业葛洲坝集团,由于配合武汉建设,搬迁到武汉了,作为三峡电站的业主,三峡电力也把总部设在北京。因此,水电企业几乎没有优势了,随着葛洲坝宜昌有基地,但是,基本业务都去了武汉,化工企业,宜昌这个龙头老大随着老总被抓,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因此目前处于半停业状态,所有宜昌市政府也在努力,但是搬迁和债务也压得喘不过起来,省化改造后效率不是很好。
兴发成为宜昌化工顶头大哥,不过为了配合长江污染,目前在改建和搬迁,这是宜昌化工自我加压一个过程,不管怎么样,中国需要化工,需要化肥,目前只是暂时困难,应该相信,今后宜昌化工企业依然会红火,不过产能更新是一个必有之路。宜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制药业,因为宜昌山清水秀,也是全国制药一个重要基地,人福药业,中国麻醉支柱企业,这个是一个国家医药一个战略保证。
同时,东城阳光和三峡制药,一起八峰药业等,都会形成一天产业链,只是目前还在构建中,看不到优势。但是随着人们对于药品需求,宜昌制药一定会成为国家一个重要基地,其实,宜昌更重要是白酒产业,在一个三线城市,云集了众多白酒企业,因为三峡有好水,夷陵的到稻花香和关公坊,枝江的枝江大曲,西陵的三游洞,还有远安的楚源春,秭归的屈原酒,因为国家对公款消费清理,白酒行业进入了低迷期,但是作为一种消费,不可能永远处于这种状况,因此宜昌打造以酒为龙头食品行业,会随着一带一路,可能形成一个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