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化,物种,文明,南方有的安徽有,北方有的安徽也有,这就是安徽。曹操雕像三国时期,将军级别的安徽人曹魏和东吴累计突破500人,这里还不算蜀国刘备手下,△1988年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安徽籍将领有,明朝姓韩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不过也是有几个的。
1、安徽有哪些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集中介绍一下安徽的开国将军和1988年以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他们是:△安徽的开国上将有:李克农(上将),安徽省巢湖市炯汤镇中李村人,曾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兼中央调查部部长,洪学智(上将),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人,曾任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上将军衔的人,△安徽的开国中将:皮定均,李耀,张贤约,陈先瑞,陈维先,徐立清,曾绍山,腾海清,聂鹤亭,陶勇,杨国夫,梁从学。还有114名开国少将,不一一列写名字了,△1988年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安徽籍将领有:王克,李长才,王教成,刘亚洲,孙大发,丁文昌,温宗仁,方祖岐,刘福连。还有一批安徽籍的中将、少将,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为他们点赞,
2、明朝时期韩姓将军有哪些?求科普?
明朝姓韩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不过也是有几个的。比如韩雍、韩爌等,韩雍其人其事韩雍,为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十一月九日。明英宗正统七年(1422),韩雍中进士,从此走上官途,历任御史、广东副检察使、江西巡抚、兵部右侍郎、浙江左参政,成化元年,他被兵部尚书保荐,以督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去广西平定起义。
当时在广西有一部分人以桂平西北的大藤峡为根据地起兵反明,并蔓延到广东,韩雍主张全军集中围剿,直捣大藤峡根据地,他带了12万士兵,先攻下修仁荔浦两县,又去围攻大藤峡。大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月,韩雍便捉到了造反首领侯大狗,为防再生反事,韩雍把大藤峡中横悬在峡谷中的大藤砍断,并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峡”。因为此功,韩雍被留在了广西,升为“副都御使,提督两广军务”,
之后,韩雍又把残余的造反势力扫平。成化四年,韩雍丁忧回籍,次年,两广又发生造反事件,而广东和广西的巡抚却毫无办法。宪宗便命韩雍不必守制期满,速回两广,韩雍到达后,气定神闲的就把造反事件平定了。后来,韩雍受人陷害,于成化十年告老还乡,成化十四年病逝,韩爌其人其事韩爌不是将军,他是东林党元老,先后做过庶吉士、少詹事,礼部右侍郎等官职。
到了泰昌元年(1620),他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天启元年(1621)的时候,他达到人生的巅峰,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后因袁崇焕冤案所累,罢职还乡,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蒲州,逼迫韩爌出来相见,还抓住他唯一的孙子进行威胁,无奈,为救孙子,韩爌只好依从。
3、为什么说安徽自古人杰地灵,安徽出过哪些名人?
自古以来,安徽都是一块风水宝地,一方沃土,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劳动创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竭的努力和贡献。安徽的人才辈出,是与安徽所处的地域有关,滨江襟淮,她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华文明的代表和标杆,在历史上,她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家都清楚,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到南海,北到黑龙江,东到东海、台湾,西到新疆、西藏。
南的偏南,北的偏北,东的偏东,西部偏西,东西南北文化都差异巨大,而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即是在淮河和黄河流域,而安徽,恰恰是淮河流域复地。许多文化,物种,文明,南方有的安徽有,北方有的安徽也有,这就是安徽,所以,安徽在历史上也涌现了许许多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曹操雕像三国时期,将军级别的安徽人曹魏和东吴累计突破500人,这里还不算蜀国刘备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