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已经从广东经济第三城沦落到第13城,按照这样的趋势,江门居广东倒数前列也不足为奇。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因为我们家族在江门建城就从开平搬到江门高第里,形成了一条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说见证了江门由一个小墟镇发展成地级市的兴衰。
1、江门发展如何?
这个问答由我来回答,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因为我们家族在江门建城就从开平搬到江门高第里,形成了一条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说见证了江门由一个小墟镇发展成地级市的兴衰,江门,真正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北街设立海关后,特别是在民国初期,江门迎来了大发展,很多华侨回来投资,大力建城建铁路,当时成为广东的特区,也在1912年成为广东省辖市。
解放后,江门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期间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战备需要,搬到了韶关,但是江门直到80年代还是在广东省排前5名,轻工产品,电机等都是在广东省的前列,水路运输也是红红火火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年代到现在,江门就明显落后于人了,这里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领导不力的原因,
当时从江门去广州,要过三道河,去广州出差最小都要三天,到了88年中才全部通车。而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车,江门外海大桥还是由江门市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门通车,他们不希望投资往江门来,那时公路运输已经兴起,江门红火的水路运输开始没落,投资都去有路的地方,路通财通嘛。江门市就这样错过了第一波投资潮,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到这个世纪初,江门还是错过了第二波投资潮,这就是领导不力,发展眼光不够的原因了,从哪一行业看都明显落后于人,看看江门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门一中是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现在都排到60名后了,哎!看看哪个中山,当时中山还有人走后门来江门一中读书的,后来纪中来江门一中挖老师,挖完老师挖学生,花大钱硬生生这样把纪中借力搞上去了,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江门一中出了不少状员,再看看我们现在这十几二十年,江门一中出了几个省状员呢?这就是从一个例子看到我们的落后,
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我还是希望江门好,还是支持江门的,也还是对江门有信心的。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看几年十年的事,而是看几十年上百年的战略,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现在就是要看江门市这几十年的发展布局了,看看市领导们能不能定下心来好好布局,不是追求短暂的繁荣,而是要设计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上下一心,勇于改革,支持企业的发展,注重环保发展,等等等。
2、广东惠州、江门、中山和茂名的城市GDP排名如何?你怎么看待它们未来的发展?
这几座城市里面,惠州的条件最好,发展前景也最好,中山其次,江门再次,茂名最后。惠州的GDP今年突破4000亿,排广东第五,得益于惠州的各种优势,惠州的排名应该会持续上升,超越东莞佛山也不是不可能,中山的GDP接近4000亿排广东第六,中山的劣势比较明显,土地面积小,产业层次低,人口素质低,房价高昂。不过中山的区位是相当好的,
不过中山的GDP从长远看必然后落后于珠海湛江汕头等地,毕竟发展空间小,并入珠海是最好的出路。茂名的GDP号称今年可以突破三千亿,排广东第七,但是最假水分最大,茂名银行存款才两千来亿。况且茂名人口最多,八百多万,珠海人口160来万GDP两千多亿银行存款就七千三百亿了,惠州银行存款突破六千亿,中山五千多亿,江门也接近五千亿。
所以,茂名经济最假,发展前途也最暗淡,江门呢,GDP2500亿左右,排广东第十左右。不过江门是一座很神奇的城市,江门改革开放前历来都是广东的最富裕的地方之一,1992年的百强县下辖五县全部入选,江门又是一座靠近广深港澳珠海等中心城市的城市,又沿海沿江,近一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六个中山,而且全部是平地丘陵!可是就是发展不起来,还连年倒退!江门已经从广东经济第三城沦落到第13城,按照这样的趋势,江门居广东倒数前列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