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未来中国中部地区的核心经济地位是没有任何疑虑的,现在的经济体量也已经达到了前五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而且根据我很多大学经济教授的研究,武汉的经济活力也非常高,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会更加好。武汉现在的发展态势很好,但老武汉人的文明程度提高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江湖气掩埋了都市气,武汉的窗口建设如火车站、铁路沿线,主要景点周边应提升档次,武汉的长江主轴应加密高层建筑,武汉的老旧建筑应外观刷新。
1、作为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随州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随州作为地级市。人口基数小,地域面积小。重点企业少,基本上没有什么国企,大企业。随州全靠目前的几个企业,而且都是私企为主,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也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城市相比,埋头苦干。自强自立,搞好城市建设。搞好招商引资,解决老城区的脏乱差问题。老城区拖了城市发展的后腿,只有整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改变随州的面貌,
2、为何武汉民营经济偏弱?
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谈一下,武汉民营老板太精明了,在用人方面颇为典型:在人才培养上舍不得投入,都想捡别人培养现成的用,用了要的都是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效果,恨不得人到了立马一挖一个金娃娃,恨不得把来人的价值在短期内榨得精光,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且自认把想要的东西从别人身上已弄到手了,无需再继续用人增加费用;此外,报酬不兑现、大缩水打折兑现也是武汉很多民营企业老板的通病,说白了,就是不诚信,在一些层次较高的企业看来,占打工者便宜是不耻的,但武汉一些民营老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颇为自己的精明能干沾沾自喜!殊不知,以上这些短视、不诚信都是有悖企业发展规律的,自然,这些民营企业也收获了长不大、长不强的代价!。
3、如何看待武汉现在的发展?
我不是武汉人,但很关注武汉,这两年去武汉时间多,了解些许信息,整理出来,共同分享,武汉现在的变化,最大特征是摆脱了衰落,走向了扩张。体现在以下几点:1.人口净流入,经济高增长A2016年.GDP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B2017年.GDP134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77万)C.2018上半年,GDP6780亿元,同比增长8.2%(上半年光谷新增人口30万)2.城建飞速发展A.地铁迅速升到全国第五(288㎞)B.摩天大楼世界第五(150m ,228栋,世界第5,国内第2)C.过江通道超十座(9座长江大桥,首通长江公铁两用隧道)D.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入运营,国际航线直达5大洲,
E.三环全线都市化,四环即将成环。F.建成世界级东湖绿道超100㎞,全国最大的江滩公圆,2018获十大幸福城市榜首,F.市容大改观由于明年军运会,武汉市新建和翻修了很多体育运动场馆,运动员村,沿途主要道路景观美化,所有广告牌拆除重新规划,所有门店灯箱招牌整治,所以马路边的公用设施规范美化等等。
4.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校友经济,资智回汉,)2017年双招签约引资逾25000亿,今年至今每月统一项目开工日投资超1000亿,预计今年开工超10000亿,5.全国最多的第二总部城市截止今年8月,光谷共有小米、小红书等互联网总部或第二总部超50家,其它总部企业逐年增长。6.国际上频繁拿奖①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设园博会,垃圾好氧生态修复项目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②2017年12月6日,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第五届城市颁奖仪式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由武汉建设的“武汉市长江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青山江滩)获得2017年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项,③.2017年11.1,获评“世界设计之都”④.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2座由武汉建桥人设计/建造的桥获国际桥梁界“诺贝尔”大奖: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由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安徽芜湖长江二桥荣获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荣获亚瑟·海顿奖同时,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从全球杰出人员名单中脱颖而出,获得2018年约翰·罗布林终身成就奖,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获此殊荣,徐恭义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