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和厦门一样,都艰难被认可为各自民系的代表,只是汕头相对厦门来说状况要好很多,毕竟潮汕三市,汕头是名列其中的。汕头地处省尾国角,地理优势也比不上厦门,汕头和厦门,同是特区,起步时差不多水平,汕头在大湾区计划之内,只能是希望汕头抓住机遇,再来个拍桌实干的领导人(有魄力)引领汕头再次腾飞。
1、汕头和厦门,哪里发展更好呢?
汕头和厦门,同是特区,起步时差不多水平。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厦门发展比汕头好,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汕头市人的看法,我曾经到厦门旅游,雖则是走马观花,也觉得赞叹:厦门不只新区蓬蓬勃勃发展,而且老区唤然一新――旧貌换新颜!这引起我的反复思考:1.作为经济特区,汕头格局小,起步时只划龙湖区为特区,“船上看郊区,越看越好看”,用小农经济的思维发展经济,尽管发展快,但格局太小了。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把特区扩至全汕头,必然发展不如厦门。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格局大,老区与新区同步发展,统筹兼顾,领导有方,因而发展快,2.汕头是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发展快,吸引了不少汕头人前往发展;厦门是福建省的唯一经济特区,又靠近台湾省,易吸引台湾人的投资,因而发展快。3.汕头地处省尾国角,地理优势也比不上厦门,
2、营商环境,今年汕头如何赶超厦门?
营商环境涉及面就太广了吧。改革开放从邓爷爷画个圈到现在,汕头已被多少城市超越且差距之大,20年前多少人一提到打工就会想到汕头经济特区去,而现在是请都请不来,还不如在家种地。现在汕头每年外出创业打工的人应该也有三分之一吧,还有些常年在外定居的。其他流动人口是少之又少,靠本市常驻人口,很难带动实体经济。城市环境也大概呆滞荒废了得有20年左右了吧,等到近几年才开始有拓新建设,
汕头乃侨胞之乡,一直以来也是依靠海外侨商点滴投资关怀得以延续。港口城市贸易往来低迷,虽有内衣,玩具,不锈钢,陶瓷产业支撑,可汕头经济也是不尽人意,拿汕头不到三线城市和厦门市比,甚至赶超,也不是不可能,就是不知道得再赶多长时间才可以。汕头在大湾区计划之内,只能是希望汕头抓住机遇,再来个拍桌实干的领导人(有魄力)引领汕头再次腾飞,
3、汕头和深圳同时发展,为什么汕头那么落后?
实话说,潮汕三市协同发展,向着以汕头为主、潮州和揭阳为次的同城化方向发展会非常有前景,能够有效地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不像粤西只能湛江和茂名同城发展,而且整合还比较难,可惜的是,潮汕三市到现在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可能还要往后推。潮汕三市整合资源十分重要,三市各自的面积都太小了,独自发展会慢很多,而且上限比较明显,毕竟基本上不可能如同北京上海那样有诸多优势而利用比较小的土地发展起来,
三市加起来的话面积和湛江差不多(这个我没有具体比较过,不过看起来是差不多的),gdp是湛江的两倍,前景很可观。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优先发展粤东,三市资源整合是一定的,毕竟汕头不像湛江有那么大的地方,不像粤西这边,资源优先提供给湛江都没问题,因为湛江有足够的地方铺设产业链,就像中科炼化、巴斯夫,这些带动的产业链湛江完全能够吃得下。
省政府给粤东粤西的项目只能是大型工业项目,像类似格力、华为所在的这些高科技产业省政府不会给的,也给不了,人家也不愿来,而这些大型工业项目带来的产业链要有足够的土地,其他资源如实验室、医院、大学等都是次要,对城市发展带动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远不如工业项目的带动作用。所有基础设施粤西都比粤东慢好多年,有的甚至十几年,比如高速,动车,高铁,跨海大桥,跨海隧道,机场!潮汕地区交通现在已经很完善了,高速已经形成小环线了,
还有一点,侨资对汕头投资不少的,只是很多人老爱拿汕头去和珠三比,就汕头利用侨资的数量和体量,应该会比同为侨乡的江门多的。汕头的电厂,码头,海湾大侨,楼旁,学校侨资背景的大把,工厂也不再少数,都在补短板,粤西现在连高铁都没有,粤东和粤北这方面都比粤西好,粤西的话看湛江了(粤西的很多投资都投给湛江了),湛江未来会有五条高铁,高速也不差,玉湛高速今年通车,南宁到湛江的高速预计明年开工(有的说是今年会开工,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湛江国际机场22年完工,港口40万吨那个好像是24完工(这个不太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