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青岛市 > 岘山,岘山的介绍

岘山,岘山的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2 21:03:20 编辑:青岛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岘山的介绍

00:00 / 01:0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岘山的介绍

2,岘山文化中的三岘海拔高度是多少

岘山:是襄阳城西南诸山的总称,自古是襄阳城的天然屏障。三岘:诸山中的岘首山、琵琶声、万山是进出襄阳的咽喉,古人把这三座山称作“三岘”。岘首山:距离襄阳城东南2.6公里,毗邻习家池。海拔171米,是三座山中海拔最高的山。《襄阳县志》记载:“本名小山。府志谓襄有三岘,而此山首,故名岘首”。也就是说,岘首山本名叫小山,因为从襄阳城东南到城西排列诸山,其中三座山被称为进出襄阳的咽喉之地。因为小山在襄阳城东南,是诸山第一险要之山,故称岘首山 ;又因为其海拔高度最高,被称为岘首山。立于此山之上,可以俯瞰汉江,是襄阳东南屏障。如今,岘首山被开发成了旅游景区,一座古式佛塔格外显眼,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标记。旅游区环境秀丽、树木成荫、道路平整、配套设施齐全,有古色古香的羊祜、杜预二公祠,高大、雄伟的岘首亭,汉江、唐城美景尽收眼底。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中岘:距离襄阳城2.3公里,东接真武山,海拔151米。《襄阳县志》记载:“在县西(应为西南)五里,山有石围二层,其形若盖,故名紫盖山,古称中岘山。”《光绪府志》记载:“ 淳熙中帅高夔改名中岘山。”为襄阳西南屏障。如今,中岘山又俗称琵琶山。上岘:即万山,北靠汉水,南接顺安山,海拔151米。古时候此山藤蔓丛生,故名蔓山。由于此山位于襄阳城西汉江上游,因此《襄沔记》称之为上岘。万山和汉水构成襄阳西部屏障。

岘山文化中的三岘海拔高度是多少

3,岘山属于什么山脉

1、襄阳岘山——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有诗:《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 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历史上流传下来关于岘山的诗多不胜数。而实际上,这位来自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以诗描写岘山最多的诗人。上面诗中所提到的岘山位于襄阳城西南1公里处(今湖北襄樊市襄城区以南),东临汉江,与一水相隔的鹿门山形成东西对峙,严如扼守在江汉平原北部的两扇大门。2、湖州岘山——在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名显山,以唐朝讳改。山名有多种说法,《释文》“岘者见也,山之首见曰岘,一出定安门(旧湖州城南门)。即见此山,故名。”《西吴里语》说:“山傍郡城若襄阳大观,故名。”原来湖北襄阳也有一座观山,因晋代贤臣羊枯常登此山,故名声甚隆。宋代苏轼作《登岘山诗》云:“苕水如汉水,粼粼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意思是吴兴的岘山可与襄阳岘山媲美。3、汝阳岘山——岘山,古称霍阳山,又名铁顶山。位于玉马平湖东南,北邻汝阳恐龙遗址保护区,距河南省汝阳县城 15公里,距河南省大虎岭省级森林公园28公里。海拔1165米。相传这里是真武祖师得道升仙之地,故有道教名山之称。自古与武当山(金顶山)相对应,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道教活动圣地。自主峰铁顶而下建有真武观、崇天宫、广行宫等三道宫观,它们依次排列在一条长达五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三个建筑群,共计有殿阁屋字120余间,现存塑像30多尊。4、汝州岘山——岘山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西南寄料镇,距河南省汝州市区约50千米处。海拔1165.8米,为汝州众山之冠。5、岘山乡属湖南省衡阳县一个乡镇。

岘山属于什么山脉

4,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1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67而建。羊67祜67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简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将题目中“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同不朽,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2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词语解释】   ①人事:指人世间事。   ②代谢:更迭变化。   ③往:指已成过去的。   ④来:指后来的。   ⑤留胜迹:前人留下的古迹。这里指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上纪念西晋羊祜的“堕泪碑”。《晋书 ·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到岘山上饮酒赋诗,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怀念他的德政,在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这四句是说,社会不断更替变化,寒来暑往,时间流逝,构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羊祜还给江山留下了胜迹,而我辈登临,徒感岁月流逝,给后人能留下什么呢?诗人睹物伤情,吊古及今,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悲愤。这四句诗具一定的哲理性。语言通俗,感情真挚,以平淡深远见长。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3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4   【诗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晋书·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登此山,曾对同游者慨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辈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孟浩然作此诗,实际上是再度发挥了羊祜当年感叹江山依旧、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的前四句即暗寓了当年羊祜的故事,并且不拘泥于故实本身,而是借以生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即羊祜当年对宇宙人生之感叹。三、四句“胜迹”,当指岘山上“堕泪碑”等。相传羊祜死后,襄阳父老感念其德,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继任者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诗人登临岘山,自不免受其感染,但他的感情已不同如羊祜,不是那么简单,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随后两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鱼梁,洲名,在汉水上游。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因并称云梦泽。这两句当写登岘山放眼所见荆楚一带景状,极为壮观。然殷璠尝谓,浩然之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河岳英灵集》)。这里说的兴象,无非是作者即景生情,借景抒情,而故实则成为更深一层的意义指向。因此,可以说这二句不惟在于景象之描绘,其间还浸透了作者的思想认识。据《水经注》记: “沔水中有鱼梁州,庞德公所居。”庞德公系东汉高士,《后汉书·逸民传》: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使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这里特指鱼梁,或许还牵扯到其欣慕高士的隐逸情怀。最后两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祜贵为晋朝一方督帅,受命经略平吴大计,虽然他曾有宇宙人生之感叹,但他毕竟与隐者风马牛不相及。而孟浩然则不同,他登上岘山,在感慨人世古今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陷于一种复杂的纠葛之中——他羡慕古时隐者,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隐逸者,所以其中注入了作者个人的伤感情绪。   宋代严羽说孟浩然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孟浩然能够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直接感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为声诗,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却又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与诸子登岘山》流荡洒落,来去浑然无迹,与严羽所说正合。   (“我辈”句)“我辈”二字,浩然何等自负,却在登临上说,尤妙。   (“水落”二句)既登山矣,从上望下,见江水落而捕鱼之梁浅,浅言其露出;从近望远,时天方寒,寒则泽竭,而觉梦泽之深,深又言其杳冥也。   (“羊公”二句)浩然谓羊公爱登此山,身后百姓建碑。我辈今日在此登临,转盼间便为陈迹,后世亦有知我辈登临者否?读其碑文,亦不免泪落矣。(徐增《说唐诗》卷十三)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具体时间不详。诗人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6   【诗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晋人羊祜纪念碑尚在,读后令人涕泪涟涟。   【注释】   羊祜之碑。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凡见其碑,无不流泪。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犹泣。”亦作“羊公碑”。借指官吏政德。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此诗借登山远眺,吊古伤今,抒发了自己身世不 遇、无所作为的伤感之情。晋代羊祐,镇守荆襄,政绩卓著,百姓立庙建碑,岁时祭祀。 孟浩然携诸子登上岘山,见羊公碑在,流芳至今,内心能无振荡乎?首联言人有生老病 死,家有悲欢离合,人事在不断地消亡变化;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朝代也在不断循环更 替。此联概括了自然、人生、社会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次联紧 承上联“古”“今”二字,江山胜迹在,我辈来登临,其心事浩茫,能不怅然! 颈联抓住时 令特点,描写远望寒冬之景象:冬水下落,鱼梁高露,溪水更清浅;寒天萧森,云梦广阔, 大泽益深远。此境清寒空阔,以冬景衬心境,愈显心情之悲凉也。尾联因景生情,抒发 感慨:四百余年过去,诗人读罢碑文,为何如此伤悲?诗人想到人事变迁,羊公能与山 河同在,能无景仰之意?再想想自己,一介布衣,一事无成,死后湮没,能无悲伤之情? 此诗“俯仰古今,寄慨苍凉”(俞陛云《诗境浅说》);写清空之景,静悟哲理,抒发真情,颇 有意趣,乃上乘之作。
文章TAG:岘山介绍

最近更新

  • 留学购买免税车,留学生购免税车问题

    留学生购免税车问题国家政策规定一年就不可能让你一年半也享受的,购置税没几个钱10万快钱的车也才4000多块钱,你要是找人花钱也省不了多少还有个办法,如果朋友留学回国可让他买然后过户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6

  • 欣字组词,第二集:《明》之《清明》系列

    5、欣喜若狂:开心,快乐,组词:辛苦、辛苦、辛酸、悲伤、艰辛等,组词:新闻、新鲜感、春节、新年、新人等,组词:知心、空心、关心、居中、细心等,”顺治的《唐明》请接受皇太子...感到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6

  • 花旗参和西洋参有什么区别,洋参花旗参西洋参有什么区别

    洋参花旗参西洋参有什么区别洋参、花旗参、西洋参都是指同一种植物,只是叫法不同。西洋参原生长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原始森林中,是一种古老的陆生植物,当地的土著人对它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康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6

  • 木乃伊图片恐怖,新加坡环球影城:由人工药物制成树乃伊不奇怪

    木乃伊古埃及的复仇也是过山车,这里的木乃伊比埃及的木乃伊要完整得多,展品的年龄从老到幼,甚至胎儿都有,木乃伊的防腐尸体需要排水,由人工药物制成木乃伊并不奇怪,博物馆由此形成也不奇怪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6

  • 传播心理学,传播心理学前途怎样中传媒

    传播心理学前途怎样中传媒传播心理学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学科,学了之后肯定有用啊很有前途,社会照这样发展以后心里不正常的人会很多{0}2,谁听过传播心理学初试和传播学一样。复习好传播学就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5

  • 形容水的四字词语,4个描写水的词语

    4个描写水的词语2,描写水的四字词语3,描写水的词语成语4,描写水的四字成语5,描写水的成语6,表示水的四字成语7,形容水的四字词语1,4个描写水的词语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泛起微波碧波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5

  • 普陀山自驾游攻略,急求普陀山自驾游路线

    急求普陀山自驾游路线2,嘉兴人准备去普陀山自驾游求攻略1,急求普陀山自驾游路线路线一::A4--杭州湾大桥--宁波绕城高速--杭勇高速--北仑出口(开到底)--看着路牌就能开到白峰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5

  • 灰色用英语怎么说,灰色这个单词 用英语怎么说

    灰色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2,灰色用英语怎么说1,灰色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grey[英][ɡre?][美][ɡre]adj.灰色的;灰白的vt.使变成灰色;使变老vi.变成灰色;老化 ......

    青岛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