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地人,又从未过到安阳的人来评价安阳,对一些细枝末节肯定无法谈起,主要是通过一张张亮丽名片来了解。安阳给我印象最深刻,最先并不是现在所称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殷墟与甲骨文、《周易》的发源地等,这些很古老的历史名片,经过查找才知道相州汤阴县原来在河南安阳地区(当年的地级行政),相州是哪里就不知道了,那是古称,与现在的地名不一定对得上号。
1、目前安阳营商环境怎么样?
不怎么样。2019年安阳市全市生产总值2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一产增加值198亿元,下降2.3%;二产增加值998.4亿元,增长1.5%;三产增加值1032.9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8.9:44.8:4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1亿元,增长6.5%;税收收入121.4亿元,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3亿元,增长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47元,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16.5亿元,增长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72亿元,增长14.2%,
2019年安阳市全市生产总值2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这个增长速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属于比较低的水平,经济增长十分乏力,放眼望去,安阳市铁西被安钢、安彩等企业占据,安彩已经垂死挣扎。而因为有安钢的存在,几乎成了一块硬伤,铁西已经很少有人去,几乎成了一座废城,甚至殷墟的长远发展都会因之受到影响,
2、如何评价安阳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外地人,又从未过到安阳的人来评价安阳,对一些细枝末节肯定无法谈起,主要是通过一张张亮丽名片来了解。安阳给我印象最深刻,最先并不是现在所称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殷墟与甲骨文、《周易》的发源地等,这些很古老的历史名片,而是从连环画和小说中了解到的三件大事。一是岳母刺字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系列作品时,看到连环画中有一个相州汤阴县,这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就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看连环画时还是读小学,但这个名字和岳母刺在岳飞背上刺上的“精忠报国”的画面铭刻在心,
后来读初中了,连环画这种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了,要看小说才过瘾。记得当时为了买小说,我和三哥到很远的山上砍了一天杂木棒卖给供销社,买了一本《说岳全传》《杨家将全传》,记得是刘兰芳的评书,通俗易懂,三哥喜欢杨家将,先看《杨家将全传》,我喜欢岳飞,先从《说岳全传》。到了初中就不是小学了,一切都是懵懵懂懂,初中有了资料可查,就是我们的课本《中国地理》和《中国地图册》,
经过查找才知道相州汤阴县原来在河南安阳地区(当年的地级行政),相州是哪里就不知道了,那是古称,与现在的地名不一定对得上号。二是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安阳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历时近十年才基本完工,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读小学时,我有一本连环画,名字就叫《红旗渠》,那时的小伙伴们都喜欢有打仗故事的连环画,至少也是抓特务的,因此,我当年买这本连环画时,还被小伙伴们嘲笑过,意思是买了一本“不好看”的书。
我有很多的连环画,一不小心就丢失了,唯有这本无人问津,后来,我这本连环画让正在高山上修水库渠道的二哥看到了,想不到他非常感兴趣,爱不择手。后来他给我买了三本打仗的连环画给我,做为交换,我只好把《红旗渠》送给他,二哥把《红旗渠》带到工地上去了,直到几年后,工程完工,他回我的行囊里还装着我送给他的《红旗渠》。
他们那一代人,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经过艰苦卓绝奋斗,为共和国完成了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到现在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三是司母戊大方鼎那是读初一的时候,《中国历史》课本上介绍了司母戊大方鼎,是从安阳的殷墟里挖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课本上还配了图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课本上的数据: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