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河南,你才会知道,无论你姓什么,河南都有你同姓的“一家子人”,并且很可能你的先祖你的根就在河南。去了河南,你才会知道河南的学生有多么命苦,同一套题,与外省比,河南考生得的分高,但是走的学校却并不好,我就是河南洛阳的,河南的,资深老住户,去了河南,你才会知道一个鱼头酒能喝的这么花样百出异彩纷呈。
1、你对河南的了解有多少?
中华老祖先,泱泱居中原。与此相对应,野人分四边,西戎与北狄,东夷与南蛮。史记乃信史,大家司马迁,上下五年前,核心在中原。河图洛书出,中華文化远,古今有公论,河洛中华源。煌煌正史在,国人不信偏,河南最中原,华夏先祖选。三皇五帝居,夏商周嫡传,商丘燧人皇,以火化腥膻。淮阳太昊陵,中华始祖先,朱襄和神农,尊号乃帝炎。
新郑黄帝都,巍巍拜祖典,颛顼帝喾陵,濮阳穆穆然。尧舜皆其后,圣圣礼相传,昔日三代居,皆在河洛间。国家定洛阳,河洛非遗产,洛阳称圣城,无人越其先。历代多都洛,史实铁如山,大水曾漫漫,禹治十三年。九州铸九鼎,大禹受命天,豫州九州中,抚民最为便。传子建夏朝,都在洛水边,商汤来革命,大鼎传世冠。商都曾数迁,商洛郑相汴,
盘庚徙都殷,王朝更伟岸。至今安阳地,甲骨举世撼,周祖为后稷,帝喾乃其先。夏衰失其位,自窜戎狄间,联姻或战争,与戎巧周旋。为避西戎扰,周人共八迁,仰仗大邑商,战戎方胜算。直至太王立,戎俗方始贬,学习商文明,文化向中原。周本商方国,阴谋下上犯,方便军事前,丰镐以是建。武王甫克商,嵩山即祭天,周本帝喾后,克商返故园。
武王亲口言,夏后居洛川,周公测日影,地中在嵩山。成王迁成周,中国名此传,天子居中坐,四周称戎蛮。周人从殷礼,九鼎垂德范,大周成康治,天子居洛川。丰镐乃军塞,驻师备戎犬,犬戎自西犯,御戎天子返。立马暴动起,厉王如鼠窜,犬戎破西关,幽王奔九泉。自此犬戎据,一据多少年,西陲不得安,天子再东迁。只见黍黎悲,不见丰镐欢,
大周独都洛,礼乐文明延。至圣来问礼,道圣留德言,夏邑孔祖籍,鹿邑生老聃。列子乡郑州,庄子诞民权,墨子在商丘,韩非出河南。儒墨道法兵,百家竞圣贤,中华文化重,以上皆本源。人口四分散,文明八方传,中华百家姓,大半根河南。逐鹿在中原,改朝易战乱,战时人外迁,促进大发展。平时人回迁,实乃返故园,却有宵小辈,肆意掀波澜。
2、你了解殷商文化吗?你对河南安阳的历史有多少了解,是从哪里得知的?
关于殷商文化的知识,书本上、网络上有很多可查,这里不多赘述,作为安阳人,我可以补充些见闻。安阳市目前行政区划隶属河南,历史上也属河北,两省现在界河是漳河(从古代汉语字面上看,河南河北的“河”应指黄河,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漳河发源于太行山,历史上曾经水量很大,河运及两岸经济十分繁荣,举些例子:河南岸渔洋村是古河运码头,一村民在村附近捡拾碎陶片碎瓷片碎瓦片,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两间房的博物馆,其捡拾的文物经鉴定有些可追述到六千年前,
该村向南不远处就是西高穴村曹操墓。沿该村北漳河向东十几里河北岸是铜雀台(邺城遗址),对应的河南岸一庙里有一株两千年左右的柏树,据传是曹操拴马桩,位置是古邺城南端,沿107国道穿过漳河入河北境内不远处路西(京广铁路边上)有兰陵王墓,继续向西南方向几里远有天子冢。漳河两岸类似的大小古墓成千上万,当然盗墓也十分猖獗,
在不太注重文物价值的时期,河两岸的村民说,别人干农活成车往家拉粮食拉秸秆,我们得成车拉文物,扔了又可惜,不清理掉影响种地。因解决河道纠纷问题,不少河南岸的村庄属河北管辖,我经常刚离开安阳市十几分钟没到漳河,手机就提示“河北移动欢迎你”,一不小心就产生漫游费,前面说到的渔洋村向南二十里就是殷墟王陵宫殿遗址,在洹河北岸,对应的河南岸就是殷墟遗址,大家都知道是世界文化遗产。
3、河南邓州是一座历史名城,关于它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