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考生也不少,学生在校考试抄袭,到了高考却露了原形。高考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方式,如果真的有黑幕存在,那就真的不可理喻了,孩子给自己的压力过大都说高考能改变,但太多人把高考看的太重,而高考生承受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外界被自己影响,从而会在高考时候感觉特别紧张,压力太大。
1、河南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后,我们该如何评价处理?应该反思什么?
最需要反思的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崩溃”。这个信任崩溃大面积弥漫到社会各个层面:官民之间,医患之间,师生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高度割裂,相互戒备,在这种大范围的信任崩溃背景下,诸多匪夷所思的事件层出不穷:坐火车坐地铁要经历重重检察关卡;进京需要“进京证”;去天安门要搜身搜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金属探测仪搜身;进政府部门要查身份证;小学幼儿园保安要“全副武装”;大学生动不动就会被要求签署责任自负保证书;手术前患者要求签署知情并医疗责任意外豁免书;众筹要提防被骗;存钱要提防老板卷钱跑路;扶跌倒老人需要提防被讹在信任崩溃的大背景之下,本不该成为“新闻”、“事件”的变成了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国人对这一切已“安然若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正在西欧旅游,触手可及的案例处处对比出:我们国内社会的信任体系有多脆弱!火车站、地铁站基本不设立人工检票处、安检,上火车处一般设立机器检票箱,由乘客自行检票,完全依靠乘客自觉。(火车站防止逃票,或不检票重复使用车票的措施仅仅是不定时一年10%的抽查几率)市政府机关不设围墙,大门完全向民众敞开;上闻名遐迩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安检仅仅是让乘客打开包看一下;很多地方过马路汽车会主动给行人让路,你不必抢行或担心汽车会“横路杀出”;去医院你不必担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医生不会给你滥开处方;你不需要担心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变相体罚记得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的时候,看到的一个评论:美国这个国家最牛的地方在于:公民持枪合法,枪击案居然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而西欧国家瑞士,人均持枪率超过美国,居然几无恶性群体性枪杀案件。正常良性的社会体系应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与人之间充满正向反馈和“互利”的社会,而现在却变成了“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互害”社会:相互割裂、相互提防、相互戒备、相互残害。信任崩溃的“互害”社会,其实已经“病入膏肓”,那么,病灶在哪里呢?这就是另外一个让人无力又无奈的问题了!,
2、河南答题卡掉包案,如果是学生撒谎,其本人和家长应该受什么处理?
如果学生撒谎,那么家长最初很有可能是不知情的,爱子心切,觉得孩子成绩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期望非常高,没有想到这可能是孩子的一个谎言,孩子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谎言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父母为孩子担心,以为孩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愤怒占据上风,一心讨回公道,父母的心情情有可原,如果我觉得我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我也会去为她发声,找寻公平。
3、如何看待“河南高考调包案,可能只是一场骗局”这篇文章?
从六号新闻爆出来到今天,学习考研帮一直在关注事件的进展,昨天河南招生办公室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明确提到经过规定程序查询四位考生的答题卡,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已经将情况反馈给考生及家长,但是由于考生已经报案,有关部门也立案调查,所以最终结果会在调查结束后公布。公开信一出,一时间又将此事推向高潮,看了很多观点言论,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说法,
第一,如此复杂的答题卡掉包事件不符合常理,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四位考生的学业水平成绩加上招生办公室的调查结果,很多人推测是学生撒了慌,故意导了这样一出戏。如果真是这样,就有点细思恐极,家长作为公职人员要实名举报之前,他们之间不可能不沟通,所以难以判断,第二,可能真实存在某种黑幕和舞弊情况,但是在如此严格的程度监察下,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