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北师大学中文,建议报考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免费师范等方向都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放纵自己,大学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万金油”功效就充分体现了出来,这个问题,要么是题主表述不够准确,要么要强调一个概念性差别,汉语言专业显著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两者都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1、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怎么样?
汉语言文学,对于文科考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本人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想就我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来谈谈对这个专业的看法,浅薄之谈,仅以交流。我是十多年前参加的高考,当时在填写志愿的时候,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是我的首选,当我把志愿交给班主任的时候,班主任和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们家有没有背景?没有的话,就不要填报这些专业。
我建议你还是改填“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好,因为以后就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我至今仍然对班主任的这番话记忆犹新,因为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多人感觉比较枯燥,毕竟理论化、专业化的东西太多,但是如果你好好利用这四年光阴,饱览群书、勤于笔耕,那么你可能会实现人生化蛹成蝶般的蜕变。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入学时相貌平平,在女神众多的中文系属于被忽视的一类,
但她喜欢读书和写作,据说每年的阅读量不下于150本书,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也时有文章发表,更是热衷于参加各类社群活动。经过四年的锤炼,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文笔清新淡雅、气质超凡脱俗,是我们系公认的“才女”,大学还未毕业,就已经被一家在国内具有统治级影响力的报社聘用。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放纵自己,
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很少会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大学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万金油”功效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当法学、企业管理、金融学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还在努力投放求职简历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基本在毕业前1个月都已经落实了工作。教师、公务员、单位文员、行政人事、报社记者各种岗位上均有我们班同学的身影,
我毕业之后进入的是第一家单位是一家地方日报社,做了不到半年,因为个人编制无法落实选择了跳槽。其后,我应聘到了一家企业做文案策划,虽然没有接触过此类工作,但文案策划对文字功底很看中。凭着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长,很快在新的单位站稳了脚跟,职场还算一帆风顺,短短几年时间,从部门主管到市场总监再到副总经理如果没有当初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四年的熏陶,至少在职场上不会取得这样的高度。
2、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最对口的职业就是做中小学语文老师,目前来说,老师行业并没有饱和,但是大量师范生就业并不乐观,虽然语文老师的缺口更大,但是由于教师行业属事业编制,所以并不好进,每年要等待教育局及政府部门下发的招聘通知,进行相应的考试选拔,择优聘任,一般比较有名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它专业都好就业,除了有巨大巨大缺口的事业编制优先录取,更有诸民办或私立中小学校愿意高薪聘请名校的师范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可以成为提升学校档次的噱头,更有利于招生。
如图所示,2018年校友会全国师范大学综合实力粗略排名:一般越排名靠前的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选择余地更大,更容易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越容易留在城市各学校就业,但对于广大普通二本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前景并不光明,而非名校师范院校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环境和薪酬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要想从事教师职业就需要到四线城市,或者小县城,甚至农村才可以进事业编,入职工资普遍在2000--3000之间,这在广大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薪酬排名中要属倒数了,但更可怕的是,即使入职教育,一辈子晋升的机会非常渺茫。
真正的是一腔热血,两袖清风做教师了,如图所示,往年专业薪酬排名倒数后十名中的专业中,师范类数学、政治、物理、汉语言文学、历史、生物等专业都在未榜中出现,可见师范类专业,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生,虽说就业如果不怕去偏远农村的话,还是好就业的,但除了环境不尽人意外,薪酬也是极低的。普通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找不到环境好的就业学校入职,可以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比如公司文秘、文案工作者、广告营销类、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口才较好,可以做销售或者大堂经理一类的工作,如果文笔好,也可以做自由撰稿人,或者在各大煤体打开自己的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