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安阳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这些虽然也算是河南方言,但不能代表正宗河南方言,唱豫剧的晋城、长治二地市,其语言与河南济源市方言差不多,也不属正宗河南方言,首先河南方言,应指以开封和郑州一带的方言(这两地也有细微区别)。
1、为什么河南安阳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
为什么河南安阳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河南,但方言却不是河南话?这两种方言我都会说,应该能很清楚的回答你。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小的时候也很困惑,为什么我生活的地方每变一次,周围的人说话都不一样呢?要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来确认一下你所说的安阳话的使用范围,安阳不大,但从西向东有三种方言,西部山区说林州话,安阳市区说安阳话,东边内黄滑县地区说中原官话,也就是你说的河南话。
这三种方言中,大家都能听懂的是内黄和滑县人说河南官话,然后听着有点费劲的是老城区说安阳话,最难听懂的是西部山区说的林州话,如果没有一点基础,那简直就是听天书,安阳话和林州话不属于河南官话,是晋语的一种,属于晋语系-邯新片,他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词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
晋语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掉,说晋语的地区虽然口音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互相能听懂,而且发音相似。安阳话属于晋语,这个在我第一次去大同的时候深有感触,大同人说话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是就是有种见老乡的感觉,应该是我们的语言发音相似、俚语相同的原因,安阳人说晋语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大部分安阳人都是从山西移民到河南的,从明朝到民国一直有山西人往河南迁徙传统。
大家都熟悉的明朝初期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就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迁徙,好多安阳人都认洪桐大槐树是自己的老家,我们家也是从山西搬到来的,我父亲亲口告诉我,他爷爷那辈山西灾荒,全家从山西平顺县迁到安阳县,我自小说的就是地道晋语。安阳市区由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是豫北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多,安阳话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也融入了一些河南话的影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而西部山区的林州话,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环境封闭,语言上更加保留晋语的特色,
2、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
抛开语言分类而言,河南各个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话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话,并且最好听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乡话。站在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开封话最能代表河南话,我老家平顶山,说着鲁山东边的方言,但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很多开封的同学,感觉他们的方言比较有意思,特别是开封方言无论是信阳、焦作、济源、安阳的都能听懂。
开封给我的感觉就是说话轻飘飘的,音调比较好听,似有若无,那时候经常听室友讲开封话,像“没力儿、不孬、没啥事儿”等等代表着浓浓的开封音。我们有时也开玩笑讲,北宋时候皇上上朝会不会也说开封话,比如“今有啥事儿,这咋弄的啊”等等,总之,至于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这个不会有统一的标准,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风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点。
3、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河南方言是焦作话,焦作古称怀庆府,因盛产中草药而闻名,现在的怀山药即为滋补食品,值得提醒的是,有好多人(包括媒体记者)误写为准山药。与焦作话差不多的是济源话,济源过去归焦作管,后来析置出省管县级市,渐而成了副地级、正地级市,这两个地方的话,明显与其他地区河南话不同,其他地区的话,除过信阳南部几县有湖北口音外,其他地方都基本差不多,仅仅是音调之区别。
而焦作与济源话,因临近山西,颇有晋东南话的味道,特别是带有wan音和wo音的字词,其口语全变成wo音和wu音。如:钢管说成钢锅,山坡说成山扑,馍说成目等,洛阳老城区的一些地方,上述字词发音,与焦作话也有点相似,因为这些话很有特点,这些地方的戏迷到河南卫视梨园春打擂时,还把当地方言编成节目演出,有一个女性戏迷,因用洛阳方言唱戏,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得好,而当上了当期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