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北上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坐镇荆州。关羽为何无人支援关羽在樊城打的火热,蜀中却无动静,看起来总觉得有些怪异,刘封、孟达拒绝了关羽的要求,关羽无奈之下,只得抽调荆州防备东吴的兵力,四是因为关羽大局观比较好,有能力掌控荆州全局。
1、如何看待关羽失荆州?
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失荆州固然有错,但要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就有失公允了。关羽北上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坐镇荆州,两年以后,由于战事吃紧,刘备调走诸葛亮和张飞,只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曹操地盘上的南阳等地又发生叛乱,叛军联系上了关羽,以求同盟,
《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说:是时(建安二十三年),南阳间苦徭役,(宛守将侯)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此时刘备刚刚夺取汉中,根基不稳,于是关羽做偏师挥师北上,意图为刘备减轻压力,关羽不愧武圣,趁着汉水大涨,大败于禁,又将曹仁围困樊城,时称“威震华夏”。不过关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大概只有三万人左右,进攻樊城受困后,他调集了防备孙权的江陵守军,奔赴前线,
后来就发生了我们所知道的后方失火、败走麦城的悲剧。关羽为何失败,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商榷的细节,关羽本来留下守军驻扎江陵,用以防备孙权偷袭,为何他又将这支部队调往前线呢?蜀军去哪了,汉中不稳,但益州平稳,宿将如张飞、赵云、魏延以及马超、黄忠、李严、黄权等俱健在,明知关羽人少,却不支援他,诸葛亮此时又去哪了,是没看出其中端倪吗?关羽为何调江陵守军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关羽兵力不足的事实,和江陵守军的作用,那这里就有猫腻了,是关羽觉得孙权不足为惧吗?还是他能保证孙权不会来犯?答案就是关羽认为孙权不会来犯,
在关羽打樊城时,吴国吕蒙写信给孙权,说自己身体有恙,需要回建业养病。孙权利索的批准了,然后派陆逊代替吕蒙镇守边境,当这些消息准确无误的传到关羽的耳朵时,他觉得可以放心了,因为陆逊当时已年近四十,却只在国内剿灭山越,从没有在前线带兵履历,唯一特殊之处就是陆逊是孙策的女婿,算是孙权亲戚。陆逊上任后还专门写了封信给关羽拜个码头,
于是关羽认为孙权之所以让陆逊前来,只是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一般人他又不放心,所以让亲戚过来顶一下。关羽为何无人支援关羽在樊城打的火热,蜀中却无动静,看起来总觉得有些怪异,难道是刘备也认为孙权不会攻打荆州吗?其实早在关羽北上攻打襄阳之前,孙权已经派兵攻打魏国合肥,刘备关羽孙权三面开花,绝不是凑巧,其中蜀吴两国肯定有某种默契,不然关羽是不会私自和孙权达成战略合作的。
刘备笃信孙权不会调转枪头进攻荆州,所以才来不及支援关羽,哪知吕蒙早就给孙权献策:图取关羽,袭夺湘水以西的三郡,全据长江,划长江为界。这个时候关羽露出破绽,孙权怎会放过,关羽失荆州,导致了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使蜀汉政权坐困益州,处于孤绝之地,以一州之地与曹魏抗衡,兴复汉室的宏愿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2、为啥关羽能长期执掌荆州?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荆州是战略要地,也是刘备的第一个根据地,是刘备能够西进西川,北进中原,东进东吴的战略要地,非常重要。同时,在刘备进攻西川的时候,荆州就是刘备的大本营,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刘备输送兵力和物资的地方,所以绝对不能丢,之所以要让关羽留守,原因在于:一是因为关羽是刘备的死忠,忠诚度没问题。刘备之所以能够把荆州给关羽执掌,第一的原因就在于信任,毕竟这种地方绝对不能交给一个不信任的人去执掌的,忠诚度是第一位的,
而关羽,传说和张飞一起与刘备拜了把子,是异姓兄弟,跟随刘备多年,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对此,刘备对关羽的忠诚度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毕竟,如果交给一个忠诚度低的人,一旦叛变,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二是因为关羽是一员猛将,战斗力没问题,虽然说三国演义里面对关羽的战斗力有夸大的描述,但是在事实上关羽作为一员武将,在当时来说是一员顶级武将,经历了各种战役,战斗力是没得说的,也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武将,荆州毕竟经常会发生战争,没有强有力的武将根本是镇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