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人口大姓来起源于山西的十大姓氏有。周以前未见有李氏,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是春秋时期的李耳,也就是老子,《新唐书》记载了老子之后李姓的世系和迁徙情况,多根据当时的谱牒,附会者多,未可全信,从战国时期出现在史籍上的李姓名人看,当时的李姓分布就很广泛了,比方说赵国有大臣李兑、名将李牧。
1、天下的李姓到底出自哪里?
李姓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皋陶(gāo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也被称为“大业”,《史记》上说他的母亲女修是颛顼的孙女,而颛顼又是黄帝的孙子,这就证明大业的母系是黄帝之后。《史记》上没有记载大业的父亲是谁,只是说女修吞了燕子的卵才有了身孕,这则神话反映了母系氏族“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的特点,而其他一些史料又记载皋陶出自少昊一系,按照现代民俗学和神话学的解释:东夷族崇拜鸟图腾的少昊氏族的男性,与华夏颛顼族的女子女修的结合,共同生下了皋陶。
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大理”,以正直闻名天下。他还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的儿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改为“李”有这样一个说法:商纣王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还有一种说法,“理”和“李”古音相通,慢慢“理”就写成了“李”。周以前未见有李氏,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是春秋时期的李耳,也就是老子,《新唐书》记载了老子之后李姓的世系和迁徙情况,多根据当时的谱牒,附会者多,未可全信。不过,从战国时期出现在史籍上的李姓名人看,当时的李姓分布就很广泛了,比方说赵国有大臣李兑、名将李牧,
2、哪些姓氏起源于山西?
要说源于山西的姓氏,那真的是太多了!据统计,收录在《百家姓》中的568个姓,其中有81个都发源于山西。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全国的姓有七分之一源于山西,可以说,山西是我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山西是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产生很多姓氏也不足为奇,历史上或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曾活跃在山西一带,其后代分化出来的姓氏就比较多。
中国最早的姓之一妫姓就是源于山西,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发源于山西永济,另外,舜的子孙后代的十个姓都源于山西,这十个姓分别是:虞、姚、胡、陈、田、袁、孙、车、陆、王。但就人口大姓来说,起源于山西的十大姓氏有:王、张、赵、杨、郭、韩、贾、郝、阎、董,这些大姓在中国所占比例惊人,据统计2014年王姓在中国大陆就有9468万人,目前应该有1亿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