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县城不仅有诸葛亮广场还有诸葛亮雕像、诸葛亮城、诸葛亮纪念馆、汉街、汉墓等景点,以汉历史文化为主。没有带妻儿赴任,诸葛亮兄妹生活在老家阳都县,《三国志诸葛亮传》写的很清楚,“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1、诸葛亮在四川的评价如何?在国外呢?
谢邀:四川对诸葛亮的评价,莫过于乾隆帝和苏东坡对孔明的评价。乾隆帝主要提到了诸葛的中贞,事心躬亲,志死不逾,无私便无畏,而后清明,法度严明,取法有理,百姓不怨。而苏东坡则对孔明的能力、才能作了全方位的概括,即:密如鬼神,疾如风雷,进不可挡,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
人也?神也?仙也?苏轼对诸葛亮的才能描绘是一般人不可具备和享有的,这对四川人民的影响也是极深的。还有很多历史名家评的诸葛亮,无凝对四川、乃至全中国都无不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对于世界来说,也只能根据中国的史料及有关对他的评价而去感觉,或再评价。总之,诸葛亮既是乱世英雄,又是识治能臣,既是忠善表率,又是法制高手,既神鬼莫测,又是实际设计高手,
2、诸葛亮是哪里人?他的故居到底在哪?
诸葛亮的老家在哪里?襄阳和南阳争得不可开交,临沂也要过来插上一脚。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句话叫做:“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老家在南阳。既然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是人物,还是来看《三国志》中怎么说的吧,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了一本叫做《汉晋春秋》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是:“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这句话好像说的很明白了,那襄阳和南阳之争来自于哪里呢?因为邓县虽然属于南阳的行政区划,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正好处于南阳和襄阳的中间,而且襄阳和南阳在当时都属于荆州,诸葛亮又经常去荆州晃悠,所以似乎和襄阳那边的关系也很密切。后来行政区划修改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旅游经济,一个名人会给一个地方带来非常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财富,
而这个时候,南阳和邓县属于河南,襄阳则属于湖北。所以争执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山东临沂为什么又在这场争执中插了一脚呢?因为诸葛亮的家族本来是琅琊有名的大家族,而古之琅琊正是今天山东临沂地区。再加上后来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有学者干脆认为武乡应该是罕见时期琅琊下属的一个县,这样来看人家封地都在那儿,还能不是那儿人吗?。
3、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呢?
说这个问题前先说说我自己吧,我出生在山东临沂,在南京上大学,定居南京,现在说诸葛亮:出生在山东临沂,在临沂上学,后来隐居隆中,边工作边求学。再后来找了个好工作,开始在各地跑,不知道题主为何会有关于诸葛亮出生地的疑问,其实对于诸葛亮的出生地,无论历史记载还是民间研究都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他的躬耕地。诸葛亮是个官二代,汉灵帝年间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人家,
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县城不仅有诸葛亮广场还有诸葛亮雕像、诸葛亮城、诸葛亮纪念馆、汉街、汉墓等景点,以汉历史文化为主。同时,沂南县也是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三国志诸葛亮传》写的很清楚,“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诸葛家在琅琊也算是望族,家族里不少人在外为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泰安市副市长,
但是没有带妻儿赴任,诸葛亮兄妹生活在老家阳都县。在诸葛亮8岁时,父亲病逝于泰山,叔叔诸葛玄当时是刘表的手下,他请假回家先去泰山安葬了诸葛珪,然后又回老家探望侄子侄女,当时正逢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琅琊一带,诸葛玄就把年幼的诸葛亮兄妹带上,准备接到自己那里去抚养长大,哪知道,就因为他请了会假,原本留给他的南昌市委书记兼市长(豫章太守)一职被别人取代了,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兄妹去荆州投靠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