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需求高不是深圳缺水的主因,真正使得深圳缺水的原因当属境内水库。第二个是个95后小伙,厌恶深圳的高房价,在深圳看不到留下来的希望,要回去也要趁早,回武汉去找工作了,从上面的几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来离开深圳有两大原因,再一个,虽然深圳处在珠江流域,大部分人都认为深圳可以获取珠江水,但其实珠江流域的三大干流都不流经深圳,距离最近的北江流经惠州、东莞后,就汇入珠江口了,所以深圳自身的蓄水能力并不强悍,一旦遇到像今年这种特殊气象,连续几个月无有效降雨,就很容易出现缺水现象。
1、对于要去深圳生活、工作的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一,第一份工作追求平台多余追求收入,月薪5000和月薪7000本质上并无区别,好的平台可以在你下一次跳槽获得更好的议价条件。第二,同一个平台工作两到三年,可以考虑争取内部晋升或者外部跳槽机会(如果内部无法晋升),第三,35岁前要让自己保持狼性,莫忘初心,记得自己来大深圳是为什么,是想闯出一片天,不是来享受生活。
2、深圳是缺水的城市吗?为什么?
近段时间,深圳遭遇建市以来最严重的缺水危机,这使得全国人民视线迅速聚焦到了深圳,毕竟深圳是我国知名一线城市,按照地理方位讲,深圳位于我国华南,而华南一直是我国富水地区代表,所以深圳缺水似乎显得很不可思议,但其实抛开华南气候不讲,只从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上来衡量深圳是否缺水,那可以肯定地讲--深圳是缺水城市。
深圳的缺水主要体现在用水需求量大、境内大型水库缺乏、无大型河流流经等方面,先说用水需求,虽然深圳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不是工业用水大户,但深圳却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不含港澳台),每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人,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如此高密度的人口,日常生活用水需求量可想而知,尤其是深圳长时间气候炎热,且外来人口7成以上是南方人,日常冲凉、洗澡比北方更加频繁,再加上工业用水、市政用水等,综合以上深圳的用水量一直居高不下,
不过,用水需求高不是深圳缺水的主因,真正使得深圳缺水的原因当属境内水库。深圳本身的面积就不大,且境内山地、丘陵地形遍布,这综合使得深圳的土地是寸土寸金,有限的可开发土地基本都建设了高楼大厦,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区可修建水库,所以深圳的规模水库数量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蓄水主要靠深圳水库、梅林水库、铁岗水库、西丽水库、石岩水库等,且这些水库基本都为区域汇集型水库,没有稳定的上游活水来源,
以最大的深圳水库为例,虽然属于东深供水的枢纽水库,但东深供水是优先保障香港,然后才是深圳、东莞,像今年深圳长时间不下雨的情况,势必也出现在隔壁香港,所以东深供水入香港的水量只会增不会减。再一个,虽然深圳处在珠江流域,大部分人都认为深圳可以获取珠江水,但其实珠江流域的三大干流都不流经深圳,距离最近的北江流经惠州、东莞后,就汇入珠江口了,所以深圳自身的蓄水能力并不强悍,一旦遇到像今年这种特殊气象,连续几个月无有效降雨,就很容易出现缺水现象,
3、如果在深圳工作的湖南人,湖北人,江西人都离开了,结果会如何?
深圳的高楼大厦,地铁公园,几乎城市所有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都是外来人员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起来的。据我观察,深圳的外来人员,大部份都是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河南,东三省等地方的人员,前三个省至少也有四百多万五百万。如果这三个省都离开了深圳,深圳的四面八方,就会失去一面,就会少掉两方,深圳的GDP三万亿就会变成两万亿,
更不能想象的是,如果湖南,湖北,江西的人都撤离深圳,形成人员移动的破窗效应,那样的话负作用就太大了。各省的人都撤离了,剩下四百万户籍深圳人,人气没有了,工厂关门了,房子空置了,出租婆伤心了,突飞猛进的深圳速度,深圳GDP也会倾刻坍塌,突飞猛退了,拥有几套甚至多套深圳房产的富豪们也会无所适从,悲痛欲绝,悲惨世界了。
4、只身一人去深圳找工作,那里没有亲戚朋友,有何建议?
我在深圳上班15年,对于一个人来深圳找工作,我的建议是:一:先找一个住的地方,我建议在汽车站附近找一家便宜的小旅馆,30-50块钱左右的,这种便宜的小旅馆在深圳很多,当然你经济条件好就当我没说,二:找工作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在深圳每天的开销很大,每天住宿最便宜50块钱,吃个早餐五块钱,中晚餐随便吃个快餐各2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