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洛阳人怎么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想了解洛阳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的朋友,可网上查一下“中国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前十名”,第一名就是洛阳,本人真诚的感谢提问者关注洛阳和洛阳人,白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
1、洛阳人怎么样?
本人真诚的感谢提问者关注洛阳和洛阳人。关于问洛阳人怎么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简单的说人与人不一样,谁又能代表谁?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做的事或者说的话来推断他个人的道德和个人素质,但这与他整个城市的关系不大。如果说非要说和城市有点关系的话,那可能是整体的一个文化底蕴,就像我们说的每个家庭都会有的家风,洛阳,是最早的中国。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地处华夏腹地,中原之中!洛阳方言中的“中”是被大家耳熟能详的,洛阳人惯有中庸之道,做事不极端,不轻视,不大喜大悲,不忽上忽下,不朝三暮四,不朝令夕改。无论是感情还是做事,都会持之以恒,给人一种安全感,洛阳人也从不会在网上去攻击其他城市,不会因为历史去抹黑其他城市。想了解洛阳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的朋友,可网上查一下“中国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前十名”,第一名就是洛阳,
2、白姓出过什么名人?
书写几位白姓名人,共同欣赏!白立忱,回族,1941年生于辽宁凌源。1964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主席、党委副书记。中共十三届至十七届中央委员,九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寿彝(1909—2000),回族,河南开封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创建人之一,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
3、白姓的来源是什么?
白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这是白姓的一支。《新唐书·宰相世系》上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山西平陆东),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作为晋国伯姬的陪嫁奴隶到了秦国,后来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
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故这支白氏起源于今陕西,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
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此白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此外,传说古代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治所为今广西博白县),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郿(今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被逼自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子孙世为太原人,《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是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第六子白锽,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
白锽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川、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隋唐时期有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府治今甘肃临潭县东)人,白耸为马平(今广西柳州)人,这时还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