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 > 沈阳市 > 水上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水上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3 03:19:34 编辑:沈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淡水湖,顾名思义是指以淡水为主的湖泊,我国拥有许多的淡水湖,大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下游地区,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最为知名,被称之为“中国四大淡水湖”,不过这其中之一的洪泽湖相对要低调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洪泽湖在哪里。洪泽湖,地处江苏与安徽的边界、淮安与宿迁境内,目前为淮安与宿迁共同管辖,其中洪泽湖南边为淮安、北边为宿迁。唐宋之前的的洪泽湖原本是一片小湖群,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公元1855年,黄河在淮阴以下夺淮河河道入海,长达700多年的 历史 ,加之黄河河道较高,河水倒灌至淮河,淮河水位不断抬高,原本并不相连的小湖泊因水流的增加而连成一片,形成了洪泽湖,当然后来建造的洪泽湖大堤阻拦淮河水,才是洪泽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洪泽湖还是淮河流域的大型航运枢纽,渔业、水产品等非常发达,有“日出斗金”的美誉。而且洪泽湖? 历史 悠久,湖面辽阔,自然景观、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 旅游 观光,我这次前去的是位于淮安一侧的洪泽湖。这次淮安洪泽湖主要游览古堰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为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景区内拥有洪泽湖大堤、水釜城、勤廉教育馆、渔人湾及欢乐园等景点,是一个集休闲、生态、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 旅游 景区,由于来这里的游客相对较少,多了一份宁静与悠闲。洪泽湖大闸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苏北地区“淮蟹”的代表,并于阳澄湖大闸蟹并称“南北双雄”。在勤廉教育馆我们看到了洪泽湖大闸蟹的卡通形象“朋朋”和“谢谢”,取自“螃蟹”二字的谐音,其中红色的“朋朋”寓意未来的洪泽湖大闸蟹产业红红火火,绿色的“谢谢”则代表着洪泽的绿色生态无污染。在卡通形象一侧为淮安洪泽“金堤永固”勤廉教育基地,位于渔人湾景区内,金堤永固值得是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重要的防洪屏障,有“水上长城”的美誉。教育观内一共分为五部分:?水乡春秋、治淮润泽、蚁穴溃堤、正风肃纪和警钟长鸣,主要介绍了 历史 上重要的治理淮河的勤廉事迹,同时也警醒现在的管理部门对于未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价值观,让“金堤永固”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是一处教育观,我认为这里还是比较值得一去的,对于了解淮河、了解洪泽湖有很大的帮助。来到洪泽湖古堰景区,重点是游览洪泽湖大堤这项重要的防洪工程,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码头镇南至蒋坝镇,全长70多公里,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有乾隆御碑、信坝遗址等景观。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 历史 ,之后经历多个朝代的不断修建,尤其是明清时期,将最初的土堤逐渐建成石堤,期间历时200多年 历史 ,目前洪泽湖大堤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那个时期建成如此的防水工程,堪称奇迹。特别是洪泽湖大堤的直立式石工墙,据介绍是用多达6万多块千斤重的石块以及糯米石灰浆浇筑而成,整体规模统且做工精细,其工艺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使得淮河下游免于水患,有“水上长城”的美誉。站立堤头极目望去,岸边树木葱郁的绿植,构成了防御水患的重要天然屏障,更远处则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洪泽湖,?风从湖里拂面而来,秋天的凉意让人顿觉舒爽。在洪泽湖畔还建有许多座休闲打卡的地方,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观湖,增加了趣味性。如果来到江苏或者淮安 旅游 ,洪泽湖记得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下如今洪泽湖的魅力。

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2,天下第一口我脚下的九门口水上长城

今年夏天出奇的热,眼见九门口长城下的江水已尽干涸。缓缓的青龙河水刚刚没过脚踝,没有几株水草,却有小小的黑鱼儿游来游去。 登上重新修砌的港洞城墙,一色青砖整齐,白灰勾缝,城墙顶部平平坦坦。 站在这里,仿佛看见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鸣锣击鼓,明总兵吴三桂的旌旗招展,统帅八万铁马轻骑的清摄政王多尔衮威风凛凛。可以想见,在这里,枪戟斧剑,万马嘶鸣,腾腾杀气,激烈惨痛。 这里,称为天下第一口,确实是从古至今的兵家必争之地。 记载中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遥远的北齐。经沧海桑田,历时空变换,此时脚下的一砖一石,敌楼碉堡,已满满是明朝那些血雨腥风的痕迹。 烽火台上凉风习习,仅容一人上下的两层城堡与燕山山顶一比高低,古战台四方宽阔,一米一个垛口,相隔七八十米,便有一座敌楼,据说有12座之多。 九龙口长城,关隘防御军事设施完备,布局相当严密。站在高高的城堡垛口,迎着燕山阵阵的风,满目青岭,险峻陡峭,层峦叠嶂,松柏葱茏,山花烂漫,苍墨如海,谷深峡邃。 青龙河水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向远方。没有了战事惊掠,不再暴涨咆哮,没有了江流湍急,缓缓地,悄悄地,太平盛世,岁月静好。这座长城南临渤海,北枕燕山,为京东首关。远古北齐时代建筑时并没有如此磅礴气势。是明朝,徐达大将军修复“天下第一关”,又督军于此,发挥聪明智慧,做到既有高墙抵敌,又可放洪水通过,便在长城河谷处扩建了这九门口,即今天我脚下偌大的关城。 远远望去,九座巨大的拱形水门巍然耸立,一字排开,雄距在两山之间深壑的峡谷之上。水门下用一片片石英条石铺出的河床,好像一片巨大的板石,在中央门洞的顶楣上,书写着“一片石”三个大字,故有百年前决定东亚大陆历史格局关键的“一片石大战”。 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三番割据,各自争雄。李自成率领十万农民军,与明吴三桂、清多尔衮,也有十余万人,浩浩荡荡,排山倒海般地在这巨石强森、河谷幽幽的隘子口,拉弓射箭,摇旗呐喊,兵戈铁马,挥刃冲杀。打得昏天黑地,乌云骤起。 李自成亲自督军奋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九门口长城壁垒森严,吴三桂和多尔衮抓耳挠腮,久攻不下。 正在吴三桂等苦思如何取下九门口之时,一个明朝士兵说:九门口长城修有一条水下隧道,直通关内外。 就是这条徐达秘密修筑的山体隧道,改变了历史,清军派一部分人潜入关内,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九门口。李自成节节溃败,最终大势已去。 可惜我此次来,那条隧道已经关闭,没有一探深浅,只是趴在水牢门口看了又看。 长城万里绵延,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但九门口长城的独到之处,是遇山不断,遇水不绝,形成城在水上修,水在城中走之势。也是唯一的“水上长城”。 我脚踏九门口长城,一城跨两省,长城内,燕赵大地,秦皇岛外打鱼船。城门外,大豆红高粱,绥中苹果十里香。 遗憾的是,迤逦的九门口长城只给游人开放了中间修砌的一部分,沿峭壁而上的,危险,不能再向前。我猛然发现一位穿着白T恤的小伙子,越过拦着的铁网,踏着破碎的城砖,寻着古人的脚印,去探险。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我抬头仰望,山顶上长城垛口处,有白影在晃动。是好汉,也真的危险。 站在来时路,回望登楼处。万里长城,有如人生,浴风沐雨,看尘寰历变。登上长城,做回好汉,观青山依旧,看江水九曲回环。2018年,七月流火,秀尔游历于此,并在记忆中永存。

天下第一口我脚下的九门口水上长城

3,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是蓟镇长城上的一个关隘,原称“一片石关”,自明末万历年间修了九座水门之后又称为九门口关,山海关以东的第一个重要关隘,因此古称“京东首关”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景泰和万历年间都复修过。1985年辽宁省人民响应邓小平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集资500多万元修复九门口,根据清理城墙基础时发现的九门口建筑档案石碑的记载,按照石碑上的数据进行了修复,使这段长城基本上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  九门口,明代以前就是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交通的重要门户。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兵曾在这里展开著名的“一片石之战”。   1922—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在此进行拼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古今战场轶事使九门口长城更加著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九江河上的过河桥独具特色,在百米宽的河道上,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8个梭形桥墩,形成9个水门,城桥上部是高峻的城墙,亦如其他长城墙体。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当地人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境内长城分为两段:一段位于家堡、永安堡、加碑岩三个乡的西南,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属明万里长城主干线。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锥子山向东南的金牛洞,全长13公里。长城巍峨壮观,优美的自然环境如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吸引着广大游人。此外,还有前所明代古城,妙峰寺双塔等省级风景区,长城一年四季都可拍摄。春天、秋天拍摄长城是最佳的时节,摄影人可根据情况选择最佳时间拍摄。    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九门口长城依山势起伏盘旋升腾,九道水门横跨两山之间,建筑结构独特,防御设施密集,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城在城下流之势,称之为“水上长城”。   九门口长城下九个水门,雄伟壮观,在整个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修筑长城历来是遇山而断,雨水而绝,因为凭山水之势可以阻兵。在九门口长城,可见遇山而断景观,更可见雨水而不绝的奇观,上有长城九门,下走九江河水,可谓别具一格,独具风采。   九门口是明长城重要关隘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和吴三桂、直奉两军阀以及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之中,都在这里生死拼杀。修复后的九门口长城,巍然屹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再现历史风姿。九门口长城是蓟镇长城上的一个关隘,原称“一片石关”,自明末万历年间修了九座水门之后又称为九门口关,山海关以东的第一个重要关隘,因此古称“京东首关”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景泰和万历年间都复修过。1985年辽宁省人民响应邓小平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集资500多万元修复九门口,根据清理城墙基础时发现的九门口建筑档案石碑的记载,按照石碑上的数据进行了修复,使这段长城基本上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   九门口,明代以前就是京奉之间的交通要道。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修筑长城后,一片石关被九门口关代替,成为关内外交通的重要门户。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兵曾在这里展开著名的“一片石之战”。   1922—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在此进行拼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也曾浴血激战九门河谷。古今战场轶事使九门口长城更加著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1月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作为长城的一部分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九江河上的过河桥独具特色,在百米宽的河道上,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8个梭形桥墩,形成9个水门,城桥上部是高峻的城墙,亦如其他长城墙体。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当地人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境内长城分为两段:一段位于家堡、永安堡、加碑岩三个乡的西南,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属明万里长城主干线。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锥子山向东南的金牛洞,全长13公里。长城巍峨壮观,优美的自然环境如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吸引着广大游人。此外,还有前所明代古城,妙峰寺双塔等省级风景区,长城一年四季都可拍摄。春天、秋天拍摄长城是最佳的时节,摄影人可根据情况选择最佳时间拍摄。    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九门口长城依山势起伏盘旋升腾,九道水门横跨两山之间,建筑结构独特,防御设施密集,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城在城下流之势,称之为“水上长城”。   九门口长城下九个水门,雄伟壮观,在整个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修筑长城历来是遇山而断,雨水而绝,因为凭山水之势可以阻兵。在九门口长城,可见遇山而断景观,更可见雨水而不绝的奇观,上有长城九门,下走九江河水,可谓别具一格,独具风采。   九门口是明长城重要关隘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和吴三桂、直奉两军阀以及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之中,都在这里生死拼杀。修复后的九门口长城,巍然屹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再现历史风姿。

九门口长城

4,细说九门口水上长城历史悠久的往事

我不喜欢 旅游 ,因为我恐惧人山人海的景致,也打怵疲于奔命的观览,这让我对各个地方的名胜古迹较少了解,可谓孤陋寡闻。早就听说故乡有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水上长城,我却从来没有去过,多少有些惭愧,所以暗下决心,再回故乡时一定去看看。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清明节回乡扫墓,办完计划的事情之后,离返程还有一天时间,外甥说要陪我去九门口看看水上长城,这正合我意。于是,我与大妹妹及外甥三人一起驱车出发,开始了一次探奇之旅。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境内,距山海关约十五公里。走近九门口,或许是清明节刚刚过去的原因,游人寥寥。人气的凉薄,倒让 历史 的气息浓厚起来,燕山余脉上的蜿蜒长城被千年的云霞凃抹得古肃威严,九江河上的城桥垛口被 历史 的烽烟熏染得冷凛青森;水上长城那八个包砌着花岗岩条石的桥墩,犹如八艘古老的战舰,静静的泊在河水中;九个巨大的门洞仿佛是张开了的九张大口,吐纳着悠远岁月的风云,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 历史 的沧桑,倾吐着远古的情怀。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公元479一5O2年),距今己有一千五百多年的 历史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奉旨重修和扩建了九门口长城,使其成为了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全长1704米,其中跨河城墙长达一百多米,九江河从九道水门直流而过,形成了"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的奇特而壮观的景象。九门口长城是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在不足两公里的范围内,设施密集,工事完备,共有敌楼十二座,哨楼四座,城堡一座,战台烽火台各一座。整个工程设计巧妙、布局严谨、建筑坚固,是一座在世界军事史上都难得一见的山水要塞。观览九门口,它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的独创性。走在九门口长城上,古人的奇思妙想随处可见,它承续着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风格,却又不是任一关隘的模仿和复制,它的每一处重要设施都是独一无二的创设,独创所以才不朽。这让我想起了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其实创造本就是我们民族曾有的擅长,不知为何今天竟需要用大词来唤醒?说到九门口长城的独创,应当首推城桥。城桥是九门口长城最核心的部分,所谓水上长城应该就指这里。了解长城的人都知道,长城一般是遇山连绵不绝,遇水中断不接,而九门口长城据说则恰恰相反,它是遇山中断,遇水不绝。由于九江河较浅,而这一河谷自古就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必须在军事上采取封堵措施。于是,古人们便创造了城桥这一独特的军事建筑。九门口长城的关隘就建在九江河之上,在百米宽的河道中间,古人用八个巨大的梭形桥墩,隔出了九道水门,上砌与长城一样的城墙,城墙顶端即是防御工事,也是一座宽阔的桥。从前面看,九门口是一座宏伟的城,而从两侧的山上往下看,它又是一座跨河的桥,这种城与桥的结合无论在建筑史上还是在军事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站在九门口关前,我似乎觉得这独特的关隘好似一只巨大的振翅欲飞的九头大鸟,城桥是它的鸟身,两侧山上蜿蜒伸展的长城就是它准备腾起的两翼。城桥所引起的惊叹还仅仅是开始,当我的目光从九门关口收回,投到城桥下水里的那些巨石时,惊奇又像某种幻术定住了我的眼神。我看到九门口城下的河里,是一片平展展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巨石铺就的河床,这里当是九门口水上长城的另一种独特,这就是著名的″一片石"。当初古人在建设水上长城时,为了保护长城不被洪水冲毁,他们用了一个朴拙却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桥墩的四周及上下游的河底,铺砌了连片的花岗岩条石,铺砌的面积达七千多平方米,用石一万两千多块。一片石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严谨细致思虑缜密的认真精神。为了保证铺就的条石不被洪水掏空掀起,古人在所有条石上都凿出燕尾槽,然后用铁水浇铸成银锭扣,把条石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一万多块条石变成一片完整的石底,形成了一个石铺河床,看上去好似一片整块的巨石,所以九门口关又被称为一片石或一片石关。一片石关的叫法在 历史 上极有名气,甚至超过九门口的称呼。九门口长城还有一处独特的设置,它就是“围城"。在九门口长城门洞的两侧,各有一座方形的建筑,它突出于城桥和两侧的城墙,看起来好像两座把守着城桥的桥头堡。从它的上口往下看,它好像一座竖井,井内用砖砌成,底下有圈门和向外瞭望或射击的孔口;它的外侧是用石砌就,与城桥和城墙浑然一体。这就是九门口长城著名的围城,俗称"水牢"。围城是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水上长城修复时加建的,此时距徐达最初督建水上长城之时己过245年,为什么要加上这样两座围城?我想这一定是对实战中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最终确定的。所以这一设计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军事智慧,也反映了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从围城里向外观察,一下子就消除了水上长城的观察与射击死角,即使敌人突进到城桥之下,也逃不过围城里的观察视线,同样也逃不过围城底下射孔发出的箭矢的射杀。围城与城上的桥楼、箭楼及垛口形成交叉火力,组成立体的绵密"火网",有效的杀伤突近城下之敌,让进攻之敌无处遁身,这大大提高了整个防御体系的效力。围城的设计在万里长城所有的关隘中,据说也是独一无二的。九门口长城最为精彩的独创,应为那条独具军事智慧的长城隧道。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徐达奉旨修筑的九门口长城完工之后,又根据九门口险要的地理位置,设计开掘出一条从长城内侧校军场不通过九门口城关而秘密直通关外的山中暗道。这条隐藏在长城下山体中的暗道全长1027米,在长城内设有两个入口:一个在点将台,另一个在老的一片石关古战场;其出口只有一个,在长城外侧。隧道规模庞大,功能完备,可以屯兵两千多人,内有二十九个大小岩洞,分别为中军室、驻军室、号钟室、兵器室、练功房、炮室、存粮库、伙房、水井房、碾房、茅房(卫生间)、禁闭室、刑具室,甚至还设有佛室、关公与山神祭拜室等等,俨然一座完整的地下军营。为了保证隧道内部队长时间屯驻,还开凿有水井,水质清澈见底,甘甜凛冽,据说可以供0两千人饮用;洞内还设计了排水系统和通风孔,以保证洞室中士兵们的正常生活。隧道即能屯兵又可以成为隐蔽兵员的场所和运送兵员的通道。战时,守城部队可以从隧道突发奇兵至攻城之敌身后打击敌人,与城上部队形成夹击;还可以利用夜暗派出小部队潜入敌营袭扰,甚至直接突袭敌营或重要战役节点,为防御部队提供了出奇制胜的选择和机会。正因为如此完备的作战功能,这个奇妙的隧道被誉为"城下城"。九门口长城的这诸多独有的创造,反映了古代军事家建筑家超常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在那段不足两公里的长城上,垒砌的不仅是青色的城砖与褐色的岩石,还有古人闪耀着鲜艳光芒的智慧和思想。恰恰是这一点,让我对九门口长城的兴趣更浓了也更持久了,我决计要写写它。于是回来后我查阅了大量有关九门口长城的资料,在这些材料中,我发现九门口关不仅独特而且神奇,甚至神奇得令人震撼!在 历史 上几乎所有发生在这里的重大战役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凡是控制了九门口关或顺利通过九门口关的一方,都将赢得整个战争的最后胜利,及至获取全国政权。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掌握了它就打开了通向胜利的大门。这样的发现或结论无疑是我此前无法想象的,所以我用了“神奇”二字。这首先要从明朝末年的"山海关大战”说起。1644年四月(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与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部及清军,在山海关发生了一场大决战,史称″山海关大战”或“两石大战"(石河、一片石)。在这场战役中,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与吴三桂部战于山海关西之石河一线,吴三桂自知不敌,便暗投清军,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知吴三桂己降清,为了断吴退路,遣部将唐通白广恩率兵两万出一片石关立营,没想到与正要从一片石关突入的清军遭遇,双方激战,李自成部大败退入关内,清军顺势入关,由此即挫败了李部包围山海关的图谋,也使清军通过此关迂回到石河战线李自成部翼侧,从而与吴三桂部形成了对李部的夹击。三方从四月二十三日辰时(早8时)一直战至下午申时初(下午3时),大顺军溃败,大将刘宗敏身受重伤,军兵死伤数万,李自成率残部退回北京。此一战使李自成的大顺朝昙花一现,很快退出北京;明朝则走向彻底覆亡;而清军入主中原,建立了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可谓"一战定三朝”。此战中一片石关虽非主战场,但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表现九门口关在战争中重要作用的另一场战役,是民国时期的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从山海关、赤峰、承德三个方向向直军发起进攻。负责攻击山海关直军的是奉军张学良部,张部虽然进攻勇猛,但激战数日却未能得手。后侦知九门口关守卫薄弱,遂转攻九门口,主战场从山海关转至九门口。双方战至十月七日,奉军终于攻克九门口,使直军的长城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此后,两军虽经二十多天的反复争夺,双方死伤上万人,但最终奉军站稳脚根,大部队直趋关内,将山海关秦皇岛直军包围,致直军崩溃,死伤被俘数万人。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惨败告终,从此直系军阀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九门口关的神奇并未到此为止,它在我军的 历史 上,也曾继续地演绎过同样的一幕。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进军东北,最早出关的是曾克林率领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的两个团。因当时山海关为两千多日伪军把守,他们拒绝向八路军投降,为避免纠缠,曾克林率部从九门口出关。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曾部在绥中的前所车站与占领东北的苏联红军一个侦察分队会师,遂决定双方联合攻打山海关日伪军。他们首先派人向敌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投降,敌人百般搪塞拒不投降。傍晚时分,中苏两军发起联合攻击,经两个多小时激战,消灭了山海关之敌,解放了山海关,为八路军大部队挺进东北打通了道路。从此,解放军在东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经辽沈战役消灭了东北国民党军,东北全境解放。三年以后,东北野战军又一次控制了九门口和山海关,百万大军从这两处入关,发动并赢得了平津战役,致平津和华北解放。从此,蒋家王朝土崩瓦解。 历史 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让你不得不惊叹九门口的神奇。九门口关的神奇我想绝非偶然也并不诡异,它应该与九门口关所处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有密切关系,因为在 历史 的硝烟中我们屡屡看到这样的事实:九门口关陷落,山海关则不保,继而京津不保。这个残酷的链条说明了九门口"京东首关"的称誉,绝非浪得虚名。
文章TAG:水上长城

最近更新

  • 蝙蝠侠图片,蝙蝠xia:黑暗骑士(2005年)

    Nolan蝙蝠Xia三部曲蝙蝠Xia:侠影之谜(2005年6月15日上映,全球票房3.52亿美元)蝙蝠Xia:黑暗骑士(2005)扩展信息:蝙蝠黑暗骑士三部曲_百度百科《黑暗骑士三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6

  • 负隅顽抗的负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的负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是什

    负隅顽抗的负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是什负隅顽抗(fùyúwánkàng)【解释】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0}2,负隅顽抗的负隅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6

  • 诗经伐檀,诗经伐檀的翻译

    诗经伐檀的翻译2,伐檀出自诗经中的3,关于诗经中的伐檀4,诗经伐檀原文和译文1,诗经伐檀的翻译砍伐檀树叮叮当当,把它放在河岸上,河水清清泛起皱纹。你们既不播种田又不收割,为什么拿走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

  • 张养浩,元代散文诗人张养郝丢钱还给人

    史张养郝(1270-1329),汉族,字锡盟,又名,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冉浩跟在他后面,把钱还给了那个人,张养郝发现的时候,丢钱的人已经走远了,张养郝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

  • 美女性感头像,性感头像

    性感头像旳是吧用QQ拼音打di然后找。。{0}2,找几个性感点的头像真无聊、{1}3,好看的女生头像舒畅非常漂亮哦她演的宝莲灯里的华山小妖火影里的日向雏田{2}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

  • 蓬荜生辉的意思,蓬笔生辉的意思是什么

    蓬笔生辉的意思是什么解释】蓬:用蓬草编的门;荜: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以“蓬荜”借指穷苦人家。“蓬荜生辉”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

  • 怎么破解wifi密码,怎么破解无线密码了

    怎么破解无线密码了一般简单的数字密码,用wifi万能钥匙可以的,复杂的密码,是很难破解的,能破解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密码。网上应该有教程的2,破解wifi密码有什么办法破解wifi密码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

  • 猪粉肠怎么清洗,猪粉肠的清洗方法

    猪粉肠的清洗方法用少量的减擦洗2次,再有醋洗1次,再用清水洗2-3次用葱和姜丝和少量盐揉擦此方法去异增香。做汤时先将水烧开放醋1调味勺放盐,鸡精,胡椒粉,加入主料沟米汤芡即可猪小肠 ......

    沈阳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