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生活了十几年,宜昌的消费水平真的不是很高。亲爱的读者,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宜昌人,在宜昌一天20块钱就足够了,早上一碗热干面4元、中午和下午炒个素菜各8元,由于人民币贬值,钱真的不值钱了,笔者认为,随着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长江三峡区域水库综合治理的国家战略再次提上日程,以宜昌为区域中心成为必然,宜昌的政治地位升级亦成为可能。
1、宜昌要成为省会了吗?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宜昌有建特区和三峡省的消息,曾挂牌成立三峡省筹备小组和筹备处。那是妥妥的正省级,现在宜昌市是湖北省一主两副的副中心之一。笔者认为,随着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长江三峡区域水库综合治理的国家战略再次提上日程,以宜昌为区域中心成为必然,宜昌的政治地位升级亦成为可能,当然,至于是否再次可能成为省会,那就要看党和国家的决策了。
2、为什么感觉在宜昌招个合适的人很难?
宜昌,三线城市,却有着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作为雇主,力求薪酬低,做事多,随时能出差,能适应倒班,能主动加班的员工作为劳动者,力求薪酬高,工作单一轻松,能双休,无夜班,五险一金,离家近而两者之间期望值不对等,雇主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还有“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的无耻理论,充当资本家,招个清洁工还想全日制大专,不接地气;劳动者眼高手低,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登天,而忽略了自己究竟几斤几两值多少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此山望着那山高。
3、宜昌消费水平给人感觉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亲爱的读者,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宜昌人!在宜昌生活了十几年,宜昌的消费水平真的不是很高,记得读初中的时候中午1.2元的热干面都能吃饱,2元的花饭会有些好、3元炒菜会更好。由于人民币贬值,钱真的不值钱了!这是趋势,而形成物价偏高、而显示出宜昌消费水平高,在宜昌一天20块钱就足够了,早上一碗热干面4元、中午和下午炒个素菜各8元。
4、宜昌为什么人口不多?
我是正宗的宜昌人,西陵、伍家和点军三个区都生活过,我还应该算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我是从2006年开始用心工作的,在家乡已经连续工作15年了,工作了15年,我的社会保险居然还有好些年的资金缺口,凭我个人能力无力补上。按常理,工作15年,社保也应该已经缴满15年,但在宜昌,这绝对是个奢望,宜昌人囗不多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农、工、商三大基础产业的就业质量不咋地,平均不到3年就要失业一次。
工资低不说,代缴社保的工作还忒难找,物价还居高不下,更恼火的是:有的单位打着国企的招牌,居然还明目张胆地漏缴失业保险。更有甚者,连国企的招牌都没有,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不给代缴社会保险,我2020年失业在6月,2021年失业在2月,上次失业是2016年4月,最近三次失业累计只隔了5年10个月的样子。这样的就业质量-平均每次失业相隔的时间不超过3年,就业质量如此糟糕的城市能靠什么增加人口?青壮年都养不活自己的城市挂个水电明星城市的招牌有什么用?青壮年就业质量如此之差的城市挂个文明卫生城市的招牌又有什么用?我觉得单纯用登记失业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准并不科学,更并不能如实反映调查区域的国民经济的真实发达程度,
我觉得用《某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某(城级)市最近20年内基层劳动者就业质量的调查报告》比较能真实反映调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也就是说,要用基层劳动者就业质量作为衡量调查区域内国民经济的真实发达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报告主要内容有:最近240个月内有多少基层劳动者(不算班、组长以上级别干部)实际工作时间累计达到240个月;最近240个月内有多少基层劳动者已经缴足了240个月社会保险;最近240个月内有多少基层劳动者非完全主观因素累计失业超过24个月的;最近240个月内有多少基层劳动者非完全主观因素累积失业次数超过10次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