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检测中包括血清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和C13或者C14呼气试验,前者比较简便,适合大规模筛查,但不能反映目前感染状态,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后者是幽门螺旋杆菌最经典和最普遍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反映全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等优点。
一早刷朋友圈,嫂子到医院复查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无功而返,检测室门口贴着“C13呼气试验现在停止”,那么还有什么手段能够准确的检测到这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细菌呢?今天我们不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来聊一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意义众所周知,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胃淋巴瘤、胃癌都伴随着它的大名,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大致分为有创检测与无创检测,顾名思义,有创检测都要通过胃镜,取到胃粘膜组织,经过试剂染色,或经过细菌培养,实践证明,有创检测的可行性与操作性都不是很理想,假阳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无创检测中包括血清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和C13或者C14呼气试验,前者比较简便,适合大规模筛查,但不能反映目前感染状态,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后者是幽门螺旋杆菌最经典和最普遍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反映全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等优点。呼气试验检测前,应停用抗菌素、铋剂4周以上,停用“拉唑”类药物2周以上,此外,呼气试验中,检测结果如接近临界值,结果是不可靠的,如C13或者C14呼气试验临界值为100时,不能认为检测值为102即存在感染,检测值98即不存在感染,应排除影响因素后间隔一段时间复查或换用其他检测方法,
2、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哪个更准确?
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就马上跟胃癌联系起来,说感染了这种细菌,容易得胃癌。幽门螺杆菌确实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幽门螺杆菌感染列为I类致癌物清单,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病风险,不过呢,倒也不必过于恐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一定会得胃癌,而且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非常高的,我们要做的是:注意饮食卫生,从源头上尽量减少感染机率(想绝对避免是不可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不是一定会产生不良后果,更不是一定会得胃癌;对于有症状的感染者,视情况考虑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去检测幽门螺杆菌,也不是所有人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一定会进行清除治疗,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呢?常用的几个检测方法是:1、呼气试验(UBT),包括碳13和碳14,这是最常见的检查手段。碳13和碳14两者准确度差不多,但碳13放射剂量更小,因此更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和哺乳期以及孕期妇女,
检查结果如果阳性,表示现在有感染,但检查结果阴性,也不等于一定没有感染,因为有假阴性,一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假阴性的发生。2、抽血化验检测Hp(幽门螺杆菌)抗体,这是对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也就是说,检测结果阳性,表示曾经感染幽门螺杆菌,但不能确定现在是否仍感染,因此,只要你曾经感染过,即便你进行过清除治疗,现在没有感染了,做这个检查仍提示阳性,
不过,如果检测结果阴性,那么可认为你没有感染过,因此,它的阴性结果更可靠,而且这项检测不受近期用药和胃内局部病变影响。3、快速尿激酶实验(RUT),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接受度较差,这项检查就是做胃镜,然后胃镜下取胃粘膜组织在专用试纸上检测,4、还有一种粪便Hp(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SAT),操作较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安全,更适合依从性差的儿童。